搜索
萧火杉的头像

萧火杉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9/04
分享

血与火铸就的黎明·九三阅兵礼记

黎明的霞光如融化的金箔,缓缓流淌过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汉白玉碑身。

这座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的巨石,

在秋日的晨曦中,仿佛具有了生命。

我隔着屏幕伸手触摸碑体,

指尖传来的不是石头的冰冷,

而是温热的震颤——

那是三百六十万英灵的心跳,

是历史在石头深处不曾停止的呼吸。

天安门城楼苏醒了。

琉璃瓦吮吸着晨光,将光线

酿成金色的蜜液,沿着飞檐缓缓滴落。

金水河泛起粼粼波光,

每一道涟漪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长安街静卧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

等待着用履带和脚步书写今天的史诗。

我闭上眼,耳边响起1931年松花江的呜咽。

九月的江水格外寒冷,北大营

的枪声撕裂了夜的寂静。

杨靖宇将军在林海雪原中艰难前行,

胃里的棉絮和树皮,支撑着他一直向前。

他的眼睛如同北极星,

在黑暗中为这个民族指引方向。

那些棉絮后来在历史中发芽,

长成了今日广场上如海的鲜花。

卢沟桥的石狮永远保持着惊醒。

1937年的露水,凝结在它们眼角,

像是永不干涸的泪珠。

台儿庄的墙壁早已修复,但那些弹孔

化作了无形的嘴巴,

仍在夜深人静时,背诵带血的诗篇。

我曾走过这些地方,脚下的土地

松软如海绵,

吸饱了太多鲜血与泪水。

黄河的怒吼从未停息,但它学会了

在愤怒中孕育生机。

长江的波涛依旧汹涌,但多了

载舟前行的温柔。

平型关下的山谷里,回声

经过八十年的沉淀,

变得如同钟声般浑厚悠远。

在重庆的防空洞遗址前,

我仿佛还能听见那位母亲的心跳——

她用胸膛为孩子阻挡爆炸声,

自己的心跳却成了战争中最坚韧的鼓点。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的海风格外轻柔。

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

墨水在投降书上晕开时,像是太平洋上

消散的最后一片阴云。

麦克阿瑟用了五支钢笔完成签字,

每一笔都划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远在重庆的防空洞里,一个孩子,

第一次看见了完整的天空。

翌日,9月3日。中国的胜利日。

旗帜升起的姿态,

让我想起母亲张开的手臂。

那些幸存的老兵抚摸身上的伤疤,

忽然发现,这些伤痕

不知何时已经长成了地图上的山河脉络。

在延安的窑洞里,

毛泽东的烟灰缸里积了厚厚的烟灰,

每一粒都是不眠的思考。

1949年10月1日。

周总理看着稀疏的机群说:

"飞机不够,就飞两遍。"

于是,天安门上空,

战机画出的圆圈成了一个民族的誓言。

那些螺旋桨搅动的气流,

在八十年后依然推动着新时代的云朵。

1978年的春风,吹过南海边陲,

深圳河泛起金色的涟漪。

上海浦东的稻田里长出钢铁森林,

吊车的长臂如同巨笔在天空作画。

望远镜不再用来瞄准敌人,

转而凝视璀璨的星空。

科学家的实验室里,烧杯中的溶液

正在结晶出一个民族的未来。

2008年8月8日晚8时,

鸟巢里飞出的白鸽,翅膀上承载着

整个世界的目光。

高铁如银线穿起珍珠般的城市,

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

而前进的速度永远快于回忆。

嫦娥飞船在月面着陆时,溅起的月尘

含着五千年的梦想。

蛟龙号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带回来的不仅是样本,还有

对深蓝的重新定义。

在互联网的海洋里,汉字正在用

新的密码书写文明的篇章。

2025年9月3日清晨,晨曦微露。

受阅官兵已经站立成一片移动的钢铁森林,

他们的肌肉记得每一个动作,

就像山河记得每一场春雨。

额角的汗珠反射着八十年来的每一个黎明,

从烽火连天到和平发展,

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

千人军乐团开始演奏,《义勇军进行曲》

的旋律让所有人变成了历史的读者。

八十名礼号手站在最前排,

他们的铜号在晨光中闪闪发光,

像是被擦亮的记忆。

当《松花江上》的旋律响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突然挺直了

佝偻的脊背,他的眼睛变得明亮如少年。

战机群划破长空,

尾烟在蓝天写下透明的诗行。

"要多少就有多少",周总理,您看见了吗?

这盛世如您所愿。

歼-20的隐身涂层上反射着云朵的倒影,

如同翱翔的银鹰披着朝霞的锦衣。

空中护旗梯队呼啸而过,旌旗猎猎作响,

仿佛在回应八十年前的呐喊。

仪仗方队高擎红旗,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

他们的步伐如此整齐,仿佛大地本身在呼吸。

         战旗方队的血色旗帜在风中飘扬,

每一面旗帜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走向未来的辉煌。

这些旗帜见过太多的生死,

如今变得像天空一样深沉。

陆上作战群钢枪挺立,气势如虹。

铁甲奔雷,火炮昂首,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

从机械化到信息化,

这支军队的转型之路如同凤凰涅槃。

九辆坦克组成的箭矢形队形,

正是这个民族攻坚克难的象征。

海上作战群方阵走来,

他们步伐稳健如舰艇破浪。

白色的军服像极了海鸥的翅膀,

蓝色的披肩如同大海的延伸。

从木船到航母,从近海到远洋,

人民海军的航迹已经遍布五大洋。

信息作战群的车载设备

闪烁着幽蓝的光芒。量子通信设备,

正在加密传输着未来的战争密码。

电磁空间的无形博弈,

不亚于任何一场实战较量。

这些年轻的科技军官眼镜片后,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无人作战群展示着蜂群无人机系统,

这些精巧的飞行器

如同被赋予生命的金属蝴蝶。

地面机器人方阵行进时发出的嗡鸣,

像是未来战争的序曲。

从钢铁洪流到智能先锋,这支军队

已经完成从树状结构向网状结构的演进。

战略打击群最后出场,

东风导弹车队如同移动的长城。

这些国之重器沉默地行进,

却发出最震耳欲聋的宣言:

敢有烽烟燃我境,东风一令碎黄粱。

车轮碾过长安街的路面,

留下的是和平的印记,而不是战争的伤痕。

观礼台上的外宾举起望远镜,

他们在镜头里看到的不仅是新型武器装备,

还有长城内外的新绿,和中华民族

永不磨灭的信仰。

一位外国武官轻声感叹:

"这不仅仅是一场阅兵,

更是一个文明的展示。"

白发老兵抬起颤抖的右手敬礼,

他的指尖划过空气,

连接起1945年的弹道与2025年的彩虹。

那些牺牲的战友们,

他们的笑容定格在年轻的时光里,

却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永生。

当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端,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投影

正好连接金水桥与英雄岗,

完成了一个天地间的闭环。

这个瞬间,

过去与现在相遇,

牺牲与继承相拥,

记忆与未来相融。

鸽群从城楼飞向纪念碑,

它们的翅膀织就光的通道。

这些和平的使者衔来太行山的泥土

和南海的浪花,轻轻放置在纪念碑前。

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土壤和海水,

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完整与统一。

当最后的战机掠过天际,

当最后的方阵走过长安街,

整个中国沉默了片刻。在这片寂静中,

我们倾听着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八十年的光阴如箭,射向更远的未来;

八十年的记忆如酒,愈陈愈香。

我们从苦难中走来,走向辉煌。

手中的橄榄枝不会放下,

但腰间的剑也不会生锈。

啊,中国,

你从烽火中涅槃,

在改革中新生,

在挑战中强大。

今天,我们以阅兵的形式告诉你:

这山河无恙,如你所愿;

这国泰民安,如你所愿;

这世界大同,正在路上。

我们将继续前进,

如长江黄河,奔流到海;

如星辰宇宙,永无止境。

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

因为我们肩负着人类的明天与希望。

黄昏,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始释放吸收了一整天的阳光,

成为长安街上永不熄灭的灯盏。

这光芒温暖而不刺眼,

如同母亲守夜时的目光,

夜幕降临,长安街上的灯光

次第亮起,如同一条流淌的星河。

在这条光之河中,

我看见了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看见了三百万英灵的微笑,

看见了十四亿人的梦想。

这些光芒汇聚在一起,

照亮了人类共同的前路。

天安门城楼的国徽,在夜色中

继续守望着这片用血与火换来,

用爱与梦铸就的可爱中国。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汉白玉

将在月光下继续生长,长出新的年轮,

记录下一个八十年更加辉煌的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