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彰显人生——书法家陈秋明先生印象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方寸之间见天地,字里行间现人生。我与陈秋明先生素昧平生,但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又感到很熟识,仿佛是陌生的熟人,或者说是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吧!
陈秋明先生擅长行草书法,他的书法作品不仅被印刷出版作为中小学生的书法字帖,而且被悬挂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会议厅和人民大会堂,特别是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那幅《木棉花歌》书法作品,是目前惟一一幅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广东书法作品纸本。这既是陈秋明先生的骄傲,更是广东人民的骄傲!
陈秋明先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离不开他的长期刻苦勤奋。他曾经入伍参军,后到工矿企业工作,虽然没有科班出身,但他热爱书法,努力勤练,加上天赋,从而成就了陈秋明先生。他说他在工矿企业当电工时,随身携带《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只要有空,就会把字帖贴在电柜门上,用毛笔蘸水临写,十多年不间断。
字如其人,谦谦君子。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窥见他的品格、为人和人生态度。
在他的行草书法作品中,可读出他的不拘一格,善于创新的品格。他说他临帖都要以上上品作为帖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开始就要占据高点。这样做可以少走弯路,这是“因循”。更可贵的是陈秋明先生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出新”,所谓“取法其上,所得其中”。他说他临写《圣教序》不是机械化的记忆写熟用笔结构,而是研究它的上下左右,字里行间,发现其中的优缺点,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陈秋明先生的行草书法传统功底深厚,能将书法传统的“轻重、方圆、枯润、大小错落”等元素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最终体现出他自己的书法风格——格调清丽飘逸,布局浑然天成,有浓浓的书卷味,可登大雅之堂。
从他行草书法的风格,还可以看出他的为人做事的格调。陈秋明先生为人低调、谦和,不拘小节。正因为如此,在2010年春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是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要请他写一幅书法时,他没有拒绝,也因此有机缘把他的作品悬挂在省府会议厅和人民大会堂。也应了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陈秋明先生还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为秉承传统,崇古尚新,求进书艺,他自费创办尚雅书社,培育新人,弘扬传统文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自书社创办以来,陈秋明先生一直坚持义务为书社和书法爱好者传授书艺,点评书作,举行公益讲座,为营造一个与“书”相邀约的学习交流平台而不遗余力。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大爱见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