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宝伟的头像

张宝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6
分享

北方的秋雨

很多人都对雨有特殊的情愫,我也是。在秋季的一个雨天,我突然想到,“喜欢”应该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准确地讲,我喜欢的“雨”其实指的是北方秋天的雨。

在华北地区,秋天的雨多是小雨,却又和春天的细雨不同。春天的雨断断续续、遮遮掩掩的,给人的感觉总是不那么爽利,想来是为了维持“春雨贵如油”的人设,它是很难俯下身子来和我们交心的。秋天的雨还带着一丝凉意,却又和夏雨的凉不同;夏天的雨急急匆匆、莽莽闯闯的,刚来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点欣喜,时间长了就会让人觉得讨厌!它有时还会像不懂事的孩子,在正式到来前先哭闹一阵子,给人的感觉恰如夏雨来临前的憋闷。

而冬天,北方是极少下雨的。

北方的秋雨在平和中带着一丝灵性,少了缠绵和暧昧,多了舒畅与清爽。

在我居住的小城里,沂河、沭河、白马河纵向排列着贯穿南北,城市建设者们沿河修建了几处绵长的滨河公园;得益于此,如我这般喜欢在北方的秋雨中到公园里走一走的人很多。区别在于,有的人打伞,有的人不喜欢打伞;有的人走个不停,有的人则喜欢在河边驻足;有的人只是为了放空,有的人则沉浸于思索。

我也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

小的时候,一想到秋天,马上联想到的是果实和收获。人到中年时,金黄的稻穗和清香的瓜果在心中的分量就没有那么重了,雨也莫名其妙地成了新的代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悄悄地住了进来;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同样都有一个“秋”字,二十多年以来一直魂牵梦萦的“乡愁”哪里去了?

记忆中,老家的村子到205国道有800多米的一段土路,顺着这条土路往村子里走,靠近村头的地方有一个土拱桥,桥北一条两三米宽的水沟一直通向村西北的机灌站,桥南却有一大片水面宽阔的石头塘;在国道的西侧紧靠着的是一条名为“李墨干渠”的小河,小河上也有一座桥,站在桥上往西远眺,不远的地方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宽厚河堰,河堰上高耸的杂树很多,给人一种郁郁葱葱的感觉;而下了河堰就是承载了童年无穷乐趣的沂河......

遗憾的是,最近几年回老家却再也找不到那种浓浓的情怀了;联排的沿街房已经让村庄连接到了国道边上,和土路一起消失的不仅有池塘,还有回村前那800米的急切与喜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当你离开这方水土太久的时候,也许心中隐隐约约的还会残存一点淡化后的乡愁;可若是连这方“水土”也都变了模样,充斥情感的一定会变成别的东西。

比如,这秋天的雨。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这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写的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做《秋雨夜眠》。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的意境。人年纪大了喜欢安静,加上历经沧桑后的心境变得恬淡,聆听秋雨反而成了助眠的一种幸福。很显然,我还没有达到白居易当时的境界,至少年龄上还差了许多;不过,若能够在这秋雨中偷得一丝闲暇去品一杯香茶、读一本小说,那也是再惬意不过了。其实,人到中年,能够触发内心情感的东西越来越少,不是人变得冷漠或者坚强了,而是变得更加脆弱了,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敢再轻意往心里增添东西。

秋天的雨恰如收获后的平静,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追忆一下被时光抚平的印记,把一切的过往都变成一种淡然的享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