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王海川参加工作来到常村煤矿。初入煤矿,艰苦的工作环境让他萌生退意,但在身为退休煤矿工人的父亲激励下,他决心在这平凡岗位干出一番事业,并见证了《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在常村煤矿的施行。他拜机电队长为师,钻研技术。面对工作难题,创新制定工艺流程,推出大量创新成果。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其创新成果在助力矿区高质量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5年1月1日起,新《能源法》开始施行,常村煤矿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煤海中的一员,王海川积极响应,坚守初心,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立志继续攻克更多的能源新技术难题,带领大家从“产业工人”向“能源管家”转变。
人物设计
王海川父亲:退休煤矿工人,朴实坚毅,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儿子。
王海川:主人公,从对煤矿工作退缩到成长为行业佼佼者,不断追求进步,为煤矿事业贡献巨大。
工友王某:与王海川一同下井的工友,见证其初期的迷茫。
班长赵某:工作认真负责,信任并支持王海川。
机电队长韩某:技术精湛,愿意传授技艺给王海川。
工友李某: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向班长汇报,与王海川共同工作。
新工人尚某:新入职员工,对矿山的新变化和新员工充满好奇。
新工人程某:新入职员工,和尚某一起讨论矿山的转型及新员工情况。
剧本正文
镜头1:2001 年,常村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
时长:约1分钟
景别:中景
画面:刚刚入井的王海川满脸疲惫,对着身旁沾满煤泥的工友王某说道,声音带着一丝沮丧。此时的王海川用手按压着自己酸痛的后背,一脸苦相。不远处,采煤机发出嘈杂的轰鸣声。
台词
王海川:没想到,也想不到,煤矿工作这么苦,真不想干了。
工友王某:人随奈何走啊!
音乐/音效:井下采煤机的轰鸣声、通风设备的呼呼声,以及王海川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拍摄地点:常村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模拟场景
镜头2:晚上,王海川家中
时长:约2分钟
景别:近景
画面:家中灯光明亮,王海川和父亲相对而坐。父亲满脸关切地看着儿子,王海川不由地躲避着父亲目光。父亲语重心长的谈话,脸上带着回忆的神情。王海川听着父亲的话,皱了皱眉,心事重重,扭头望向窗外,外面的星空格外明亮。
台词
父亲:海川啊!今天第一天入井,有啥感受啊?
王海川:我不想在煤矿上班了......
父亲:一点小困难,就受不住了?我做煤矿工的时候,哪有啥机械化,全凭一双手。我就一个念头,我要养活一家老小,要让你们生活得更好!现在,你就没有啥想法,就没有一个目标吗?
音乐/音效:舒缓的音乐
拍摄地点:王海川家客厅布置场景
镜头3:队组会议室
时长:约2分
景别:中景
画面:王海川坐在队组会议室里,值班队长正在召开安全工作例会。王海川心思不定,父亲的话一直脑海中萦绕。他的目光慢慢坚定下来,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给自己看。镜头聚焦在他逐渐紧握着拳头的手上。
台词
王海川(内心独白):父亲说“养活一家老小”,但《煤炭法》让我明白,煤矿工的使命更是“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
音乐/音效:会议室讲话的声音逐渐变小,直至剩下王海川内心独白的声音
拍摄地点:队组会议室
镜头4:井下综采工作面
时长:1分30秒左右
景别:近景/特写
画面:井下综采工作面,班长赵某焦急呼喊王海川,王海川迅速跑去呼叫机电队长。不到3分钟,机电队长韩某赶来排查问题,边操作边解释,王海川认真记录笔记,镜头特写笔记内容,班组十多人围在旁边,看着魏队长熟练的操作,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台词
班长赵某:海川,快去喊机电队长过来,采煤机机控箱出问题了。
魏队长:《节约能源法》要求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此次故障是因为系统没适配新型储能模块。你看,加装这个传感器就能实时监测能耗……
王海川:魏队长,你真牛,三下五除二就给解决了,我跟你学艺吧!
魏队长:可以啊!但必须肯吃苦、肯钻研、肯努力。
音乐/音效:采煤机运转的嘈杂声,队长讲解时的专业术语声,王海川记录的笔记声。
拍摄地点:常村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模拟场景
镜头5:宿舍
时长:30秒左右
景别:中景
画面:宿舍里,王海川趴在书桌旁记笔记,桌上有科技类书籍,灯光照在他专注的脸上,发出的光似乎比往常格外亮了一些,桌子旁则放着他以往的学习计划和技术要点。
台词:无
音乐/音效:安静夜晚环境音,以及王海川不断念叨着的正在难解的问题。
拍摄地点:宿舍布置场景
镜头6:地面综采车间
时长:约1分钟
景别:中景/特写
画面:王海川身上背着一个帆布书包,里面装着综采设备的各种说明书、图纸等。他神情专注地研究着每一台设备,不懂的地方,就问身旁正在工作的老师傅。老师傅耐心解答,王海川边听边点头。镜头特写帆布书包内的机电设备书籍。
台词
王海川:师傅,这个地方我不太明白,您给讲讲。
老师傅:好嘞,你看啊……
音乐/音效:车间里机器运转的声音,王海川与老师傅交流的声音。
拍摄地点:地面综采车间
镜头7:2008 年的一天,井下工作面
时长:约1分钟
景别:中景
画面:工友李某焦急地向班长赵某汇报问题,赵班长一脸凝重,准备向生产调度汇报。这时王海川挺身而出,一脸坚定地看着班长。赵班长看着一直努力的王海川,充满犹豫的眼神,立刻变得坚定起来。
台词
工友李某:赵班长,1200型皮带机尾出了问题?现场机电工无法处理,怎么办?
赵班长:赶紧向生产调度汇报,继续做好其他工作。
王海川:班长,能让我来试试吗?我也相信我自己,咱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更好吗?
赵班长:行,你来,我们都相信你!
音乐/音效:井下设备的嘈杂声,工友们焦急的讨论声。
拍摄地点:常村煤矿井下工作面模拟场景
镜头8:会议室、电脑旁、综采车间等场点
时长:约1分钟
景别:多景别切换
画面:王海川在会议室里对着图纸沉思,在电脑旁不断画图、测量、汇总数据;在综采车间拿着工具进行模拟、试验等。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坚定。经过几天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新的工艺流程设计,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图纸。
台词:无
音乐/音效:紧张背景音乐,键盘敲击声,工具碰撞声。
拍摄地点:会议室、办公室电脑前、综采车间
镜头9:2009 年夏天,王海川家中
时长:约1分钟
景别:近景
画面:家中客厅,父亲和王海川相对而坐。父亲看着儿子,一脸欣慰。王海川看着日益苍老的父亲,心中感慨。窗外微风吹过,大树枝叶摇曳。
台词
父亲:参加工作快9年了,看着你一天天进步,我也感到欣慰。人呀,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乏精气神。
王海川:爹,就是你曾经说的,一点小困难,只要受住了,那都不是事。
音乐/音效:轻柔的家庭背景音乐。
拍摄地点:王海川家客厅布置场景
镜头10:画外音
时长:约1分钟
景别:无
画面:屏幕上出现文字介绍,同时画面闪现王海川在各个工作场景忙碌身影,以及正在安培中心教室继续学习宣讲2025年新颁布的《能源法》和一些荣誉证书和创新成果展示。
台词:无
画外音:接下来的10年里,王海川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化学地质能源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共推出创新成果 128 项,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奖项 31 项,为矿井节约资金3500余万元。其中“大溜盖板防掀预警闭锁系统”“转载机液压自动调心挡煤装置”等15项荣获国家专利,填补了煤炭行业空白。王海川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煤炭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荣誉称号。
音乐 / 音效:激昂的背景音乐
拍摄地点:无(后期制作添加画面)
镜头 11:井下工作面
时长:约2分钟
景别:中景
画面:刚入职新工人尚某和程某一边工作一边聊天,周围是忙碌的工作场景。他们小声讨论着刚刚到他们队组的王海川,脸上带着好奇和疑惑的神情。
台词
尚某:听说,咱们这批新工人里招了一个40多岁的人。
程某:是不是托关系进来的,还虚报年龄了呢?
尚某:听说他叫王海川。
程某:咱们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他好像给咱们上过课吧!
尚某:想起来了,讲智能综采设备的那个老师。
程某:对啊,脸黑黑的,挺严厉,像包公。
尚某:他咋来咱们队工作了?
程某:听说在咱们队已经工作3天了,比咱们还早2天呢!
尚某:对啊,王老师昨天讲《能源法》时说,这叫“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
拍摄地点:常村煤矿安培中心楼负一层。
镜头 12:王海川劳模工作室
时长:约30秒
景别:全景/特写
画面:王海川劳模工作室里,王海川正在拿着新版《能源法》给职工们宣传并讲解着。
台词
王海川:矿井就是我的“母土”,我永远都是一个新工人,年龄不是问题,而奋进的心永远是年轻的。国家让我们从“产煤工”变成“能源管家”,并强调以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多能互补,为以科技创新开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造能源产业新增长引擎提供了法律支撑。
音乐/音效:充满激情的背景音乐
拍摄地点:王海川劳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