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新松的头像

卢新松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7/17
分享

我们都是过客,花草树木才是主人

春日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庭院斑驳的砖石上。我站在廊下,望着庭中那株老柳,忽然想起那句诗:“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枝头的嫩芽正悄然舒展,仿佛从未知晓树下曾有多少离人泪、多少欢笑声。草木不言,却以年轮镌刻时光,而我们不过是匆匆过客,在它们的绿荫下短暂停留,留下些许情绪的碎片,最终化作滋养它们的尘土。

春天的魔法总在无声处悄然施展。一场细雨过后,泥土的芬芳裹挟着草籽的苏醒,在湿润的空气里弥漫。你看那墙角不起眼的野草,昨日还蜷缩在砖缝中,今日已挺直腰杆,嫩绿如翡翠雕琢的簪子。樱花树也在一夜间披上了粉色的纱衣,花瓣层层叠叠,宛如少女羞怯的脸颊。风掠过时,花瓣翩然坠落,铺就一条通往自然深处的花毯。人们总说“落花无情”,可那纷飞的花瓣分明在诉说:生命的美,不在于永恒,而在于绽放的瞬间是否足够绚烂。

走过一片新绿的草坪,蒲公英的绒毛正随风起舞,像无数小伞兵奔赴未知的远方。我蹲下身,指尖触碰草叶上晶莹的露珠,忽然意识到:草木从不计较自己的渺小,它们只是专注地生长,将每一滴雨水、每一缕阳光都转化为生命的养分。而我们人类呢?富可敌国者忧心财富消散,一贫如洗者愁眉生计无着,喜怒哀乐皆被世俗的标尺丈量。可当人站在这片绿野中,所有的焦虑忽然变得微不足道——草木从不因烈日暴晒而抱怨,亦不为风雨摧折而颓丧,它们只是以最朴素的姿态,将四季的馈赠化作蓬勃的生机。

漫步至池塘边,柳树的枝条垂入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水面上浮着几片睡莲,嫩黄的花苞即将冲破青绿的裙摆。忽然,一只翠鸟掠过水面,叼走一条银鳞闪烁的小鱼。这转瞬即逝的画面让我怔住:自然界的生死循环如此直接,却毫无悲戚。草木在凋零时并不哀叹,因为它们知道,枯叶会融入泥土,成为新芽的摇篮;凋落的花瓣会化作春泥,滋养下一个季节的绚烂。而我们人类,总执着于“不朽”,却忘了生命的真谛本在流转。

转过回廊,迎面扑来牡丹的浓香。花圃中的牡丹开得正盛,赤红如焰、洁白胜雪,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要将整个春天都裹进自己的裙裾。几位姑娘在花前留影,裙摆与花影交叠,笑声清脆如银铃。她们或许不知,千百年前,这同一片土地上也曾有过赏花的仕女,也曾有过吟诗的文人。而今故人早已离去,唯有牡丹年复一年地绽放,以同样的热情迎接每一个春天。那些留在花前的欢声笑语,最终都成了花瓣间隙飘散的风,唯有牡丹记得所有故事的开端与结局。

斜风细雨又至,我撑起油纸伞踏入雨中。雨丝如琴弦,在伞面上奏出细密的旋律。街边的海棠在雨中更显娇艳,水珠缀在花瓣上,像缀满了水晶。一位老人倚窗而坐,静静望着雨中的花园,嘴角泛起微笑。他的庭院里,一树梨花已开至荼蘼,雪白的花瓣与青苔相映,宛如水墨画卷。老人告诉我,这棵树是他祖父种下的,历经战火与变迁,依然年年开花。“人走了,树还在;人老了,花却永远年轻。”他抚摸着树干,眼神温柔如抚摸着时光本身。

雨渐停时,我进入一片竹林。竹叶上的水珠滴落,在地面汇成细流。青竹挺拔如剑,在风中摇曳却不折腰,每一节竹骨都刻着生长的印记。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诗句:“婀娜柔情的柳树啊,在沐浴中变得袅袅婷婷”——自然中的生命从不矫饰,柳树以柔韧迎风雨,竹子以刚直立于天地,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本性,将生命演绎成最本真的模样。而我们人类,却常在世俗的桎梏中扭曲自我,忘了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沿着山径而行,野蔷薇攀满石壁,粉白的花簇如繁星坠落。蜜蜂在花间穿梭,翅膀沾满金色的花粉。山腰的茶园中,新茶嫩芽已冒出枝头,茶农正弯腰采摘,指尖轻捻处,绿意落入篓。他们谈论着今年的雨水是否丰沛,却无人提及世间的纷扰。茶农说,茶树最懂感恩,你用心照料它,它便以清香回报;你若是怠慢,它便沉默凋零。草木的性情,远比人类坦荡。

登至山顶,俯瞰千里沃野。麦浪在风中起伏,如金色的海洋;桃林深处,红霞与绿浪交织,仿佛大地披上了锦绣。远处有牧童骑牛而过,短笛声悠扬,惊起一群白鹭。这画面让我想起诗中的“春心萌动”——春天不仅是草木的苏醒,更是万物心底的生机勃发。无论是人还是草木,都在这个季节里卸下寒冬的盔甲,让生命最柔软的角落沐浴阳光。

归途中,经过一座古寺。寺墙上的爬山虎已蔓延成绿瀑,叶片在暮色中泛着幽光。僧人扫落叶时,枯黄的银杏叶与鲜绿的爬山虎交织,构成奇异的对比。他拾起一片落叶,轻轻放入花坛:“落叶归根,亦是新生。”寺中的老槐树开花了,细碎的白花如雪,香气清冽。树下石凳上,几位老者对弈,棋子落盘声与风声应和。他们的谈笑中,没有对衰老的叹息,反而充满对自然的敬畏——人终会老去,但槐树的花会年复一年盛开,见证一代代过客的悲欢。

太阳落山时,我回到家中庭院。那株老柳在晚风中轻摆,枝条扫过水面,激起月光粼粼。池中的睡莲已闭合花瓣,准备迎接夜的静谧。我坐在藤椅上,望着满园绿意,忽然明白:我们不过是自然盛宴中的短暂宾客,带着各自的喜怒而来,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最终归于尘土。而花草树木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它们以沉默的坚韧,将四季轮回写成永恒的诗篇。

夜色中,细雨又至。我闭目倾听雨声,恍惚间仿佛听见草木的私语:它们在说,不必为得失忧愁,不必为生死恐惧,生命的意义不在占有,而在参与这场盛大的流转。雨水渗入泥土,滋养着看不见的根脉;风掠过枝叶,带走一些故事,又带来新的种子。我们都是过客,但灵魂可以像花香一样,在自然中氤氲不散,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一场春雨,孕育了万紫千红;一片绿荫,包容了万千情绪。当我们学会像草木一样生长——不怨烈日,不惧风雨,只是专注地扎根、舒展枝叶,或许便能触摸到生命的本质。庭树依旧在春夜里发芽,而我们的灵魂,终将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永恒的归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