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新松的头像

卢新松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9/20
分享

阴雨绵绵话凉秋

立秋以来,天仿佛漏了一般,雨水绵绵不绝。雨丝如织,细密地笼罩着城市,将高楼大厦、街巷弄堂都浸在湿润的氤氲里。清晨推开窗,一股清冽的气息扑面而来,气温竟降至十五度,凉意如薄纱般裹住周身。雨滴密密匝匝敲打在水泥地上,宛如琵琶弦被无数指尖拨动,奏出低沉而悠长的乐章。这秋雨,是季节的信使,携着凉意与诗意,悄然叩开了秋的门扉。

秋雨最是缠绵,它不像夏雨那般暴烈,倾盆而下后迅疾退场;也不似春雨那般温润,带着催生的急切。秋雨是慢节奏的,是悠长的,像一位絮絮叨叨的老者,将故事娓娓道来。它从云层中垂落,如银丝,如牛毛,如细针,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湿润的网。落在树叶上,叶片便轻轻颤动,抖落几滴晶莹;坠入水洼中,涟漪一圈圈荡开,仿佛时间在波纹中流转。街道上,行人撑着各色雨伞匆匆而过,伞面在雨中摇晃,如一朵朵移动的蘑菇,点缀着灰蒙蒙的街景。雨声、脚步声、车声交织,谱成一首独特的城市秋曲。

这连绵的秋雨,是天地间的调色师。它将草木染出斑斓的色彩:银杏叶褪去青绿,渐染金黄,在雨中摇曳如金箔;枫叶则由青转红,红得热烈,红得深沉,仿佛将积蓄了整个夏天的热情在秋雨中迸发。而菊花,却在雨中昂首绽放,黄的、白的、紫的,如繁星坠入人间。秋雨亦是一位勤勉的清洁工,它冲刷着城市的尘埃,洗去夏日的浮躁与喧嚣。街道被洗得锃亮,水泥地泛着湿润的光泽,连空气也格外清新,带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沁人心脾。

漫步雨中,思绪不禁飘向古人的诗篇。李商隐在巴山夜雨涨秋池时,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情;白居易在秋雨后感叹“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道出了秋雨带来的爽朗。杜甫更在雨中见万物凋零,发出“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的慨叹。秋雨,在文人墨客笔下,是思念的载体,是萧瑟的象征,亦是新生的预兆。它承载着千年的情思,流淌在时光的长河中,与今人的心境悄然共鸣。

科学解读这秋雨,亦有一番趣味。华西秋雨,是四川盆地及邻近地区的独特气候现象。因盆地地形特殊,暖湿气流进入后易滞留,遇山地抬升成云。白天云层遮日,温差小,对流弱;夜间云层上冷下暖,对流活跃,故多夜雨。这地理的奥秘,造就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自然奇观。而气象学上,立秋后副热带高压南撤,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交锋,便催生一场场秋雨。每次雨后,冷空气占据主导,气温便随之下降,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谚语。十场秋雨过后,冬意便浓,棉衣也该登场了。

秋雨对农人来说,是喜忧参半的。绵绵细雨,滋润了土地,为秋播作物提供了墒情,小麦、油菜得以顺利出苗。老农蹲在田埂,捻着湿润的泥土,脸上漾起笑意:“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雨水让稻穗更饱满,玉米缨络更翠绿,高粱火把更昂扬。然而,连日的阴雨也带来烦恼。成熟的果实若不及时收割,易霉烂发芽;低温寡照,作物生长延缓,霜冻的威胁亦悄然逼近。农人需抢抓雨隙,清沟理墒,排除积水,与天争时,守护丰收的希望。

城市中,秋雨则带来了别样的生活图景。孩童最是欢脱,穿着雨靴在水洼中蹦跳,溅起的水花湿了裤脚,笑声却清脆如铃。年轻人撑着伞,在雨中漫步,雨丝拂过发梢,带来丝丝凉意,心中却涌起浪漫的情愫。老人们则坐在窗前,泡一杯热茶,望着窗外雨景,回忆往昔。雨中的城市,节奏似乎慢了下来,人们不再匆忙,而是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静谧。街边的咖啡馆,灯光暖黄,玻璃窗上凝着水汽,模糊了内外,却增添了几分温馨。有人倚窗读一本书,有人与友人低声交谈,雨声成了最好的背景音乐。

秋雨,亦是一味良药,治愈着夏日的燥热与疲惫。它带走了空气中的尘埃,降低了温度,让人神清气爽。此时,宜食温润之物。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暖胃亦暖心;一盅冰糖炖雪梨,润燥又润肺。古人云“秋养肺”,顺应节气,调养身体,方能抵御渐深的寒凉。家中亦需添衣被,厚实的毛毯、温暖的棉袄,此时该从柜中取出了。母亲总会在此时叮嘱:“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这朴素的关怀,藏着对季节流转的敬畏。

然而,秋雨亦不乏“暴躁”之时。当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锋激烈,暴雨便会倾泻而下,引发洪涝、地质灾害。1983年汉江流域的暴雨,2017年华西多地的洪灾,皆警示着秋雨的力量。城市排水系统需经受考验,山区居民需防范险情。这温婉与暴烈并存的秋雨,恰如自然的双面性格,让人既爱又敬。

雨中的夜晚,别有一番韵味。万家灯火在雨帘中朦胧,如星辰坠入人间。路灯下,雨丝如金线,织就一片光雾。偶尔有车驶过,车灯穿透雨幕,划出一道道光痕。独自倚窗听雨,雨声或急或缓,或密或疏,仿佛在与心灵对话。白居易曾言:“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这秋雨声,确有助眠之效,让人在雨声中沉入安眠,忘却尘嚣。

秋雨绵绵,亦在悄然改变着万物。动物感知节气,开始为冬做准备。松鼠忙着收集松果,青蛙寻觅洞穴,候鸟则整装南迁,在雨中掠过天际,留下迁徙的轨迹。昆虫逐渐隐去,唯有寒蝉在雨中偶尔鸣叫,声嘶力竭,似在告别最后的夏日。植物则进入生命的另一阶段,枯黄的落叶飘零,化为春泥;果实成熟,等待采摘。这秋雨的洗礼,是万物向冬的过渡,是生命轮回的必经之路。

漫步雨中,忽见一老者,手持竹杖,缓步而行。他驻足于银杏树下,抬头望着雨中摇曳的叶片,良久不语。或许,他亦在雨中寻觅着时光的痕迹。秋雨,是时间的刻度,它丈量着季节的变迁,也丈量着人生的年轮。每一场秋雨,都带走一些炽热,增添几分凉意;每一次雨落,都沉淀一些往事,孕育新的希望。

立秋后的这场雨,下了许久。它浸湿了城市,染红了山林,润泽了田野,也浸润了人心。雨中的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滤镜,多了几分诗意,几分静谧。人们在这雨中,感受着秋的凉意,亦品味着秋的韵味。或许,这秋雨便是秋天最动人的篇章,它以湿润的笔触,在天地间书写着关于季节、关于生命、关于时间的万千故事。

雨终会停,但秋雨带来的凉意与感悟,却会长久地留在心间。待雨霁天晴,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湿润的大地上,万物将焕发新的生机。而人们,亦会在秋雨中,学会与季节共处,与生活共舞,在凉意中寻得温暖,在变迁中拥抱希望。这绵绵秋雨,终将成为记忆中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段关于秋的、永恒的絮语。

秋雨,是自然的馈赠,亦是生命的启示。它教会我们,在凉意中坚守温暖,在变化中拥抱永恒。愿这秋雨,洗去浮尘,留下清朗;愿这凉秋,沉淀浮躁,孕育丰盈。且看秋雨过后,天地又将绘出怎样的斑斓画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