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星吾的头像

李星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小舅家的那棵枣树

小舅家的那棵枣树,就长在他的屋后。那是他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栽下的,掐指算来,至今已有八十余年了。

小时候,每次去小舅家,那棵枣树都是我眼中的焦点。它粗壮的树干,需两人才能合抱,树皮粗糙,布满了岁月的沟壑。树冠庞大,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小院撑起一片清凉。每年的 6月,是枣树的花期。细碎的黄绿色小花,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一种淡雅而清新的香气。这时候,小舅总会站在树下,抬头看着满树的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嘴里念叨着:“今年这花不错,看来又能结不少枣子咯。”我跟在小舅身后,仰着脑袋,好奇地问:“小舅,这花什么时候能变成枣子呀?”小舅摸摸我的头,笑着说:“快啦,等你下次再来,就能看到小枣子冒出来啦。”

到了枣子收获的季节。枣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枣子,有青中带红的,有通体泛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那些熟透的红枣,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小舅会拿来一根长长的竹竿,轻轻敲打树枝,枣子便噼里啪啦地落下来,像下雨一般。我兴奋地在树下跑来跑去,一边捡着枣子,一边往嘴里塞,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散开,那滋味,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小舅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道:“慢点儿吃,别噎着,这树上的枣子都是你的。”

1975 年冬天,寒风凛冽,我家准备盖新房,可那时候家里经济拮据,人手也不够,父亲因工作关系不能请长假回家,母亲整日愁眉不展。小舅得知消息后,二话不说,在一个飘着雪花的清晨就赶来了。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头上戴着顶破旧的棉帽,脸被冻得通红,可一见到我们,就露出了爽朗的笑容,说道:“盖房子可是大事,我来给你们搭把手!”

建房的那些日子,小舅忙得不可开交。天刚蒙蒙亮,他就已经在工地上忙碌起来,和泥、搬砖,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有力。他一边干活,一边耐心地指导着民工和帮忙的邻居,还不时地给大家打气:“大伙加把劲,这房子很快就能盖起来?”有一次,母亲看着小舅忙碌的身影,满是感激地说:“兄弟,这次多亏了你,不然这房子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小舅挥了挥手,笑着说:“姐,说哪里话,都是屋里人,这点忙算什么。”

我那时年纪小,也想帮忙,就在一旁做小工。小舅见我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便把我拉到一旁,从兜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红薯,塞到我手里,说道:“孩子,吃点热乎的,别冻着。这盖房子的活,你干不了,在旁边看着就行。”我咬了一口红薯,香甜的味道瞬间驱散了寒意,看着小舅忙碌的背影,心中全是敬佩。

在小舅的帮助下,房子的主体结构很快就搭建起来了。可就在安装房梁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房梁太重,几个人怎么也抬不上去。小舅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找来一些木头和绳子,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滑轮装置。在他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成功地将房梁抬了上去。那一刻,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小舅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房子建好后,我们一家人搬进了新家,心里满是欢喜。小舅看着我们高兴的样子,也由衷地感到开心。他在我们家又住了几日,帮忙收拾完剩余的活才离开。离开那天,母亲特意准备了一些食材,让小舅带回去,小舅推辞了好久,最终还是在母亲的坚持下收下了。临走时还说道:“姐,以后有困难,尽管开口。”

小舅名叫舒锡祥,家住临湘市江南镇新洲村二组,他生于 1941 年,“文革” 前高中肄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的学业被迫中断,但他的智慧和对知识的渴望却从未消退。小舅有文化,在村里算是个“知识分子”。他聪明睿智,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总能想出办法解决。村里的人遇到什么不懂的事情,都会来找小舅帮忙,他也总是热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

高中毕业后不到一年,我在村里担任了民办教师。那时的我,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小舅看出了我的心思,有一天,他把我叫到那棵枣树下,神情严肃地对我说:“孩子,现在恢复高考三年了,你不能一直就这样当民办教师,你有文化,应该回学校补习,参加高考,去追求更好的未来。”我有些犹豫,担心自己考不上,又害怕放弃了民办教师的工作会一无所有。小舅拍了拍我的肩膀,坚定地说:“别害怕,你要信自己。我当年要是有机会,也想去考大学。你现在有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就算考不上,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要是考上了,那你的人生就不一样了。”在小舅的鼓励和规劝下,我辞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回到学校补习。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小舅的话一直激励着我。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小舅那坚定的眼神和枣树下的谆谆教诲。终于,在 1980 年我成功考上了学校,吃上了国家粮。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舅。我跑到小舅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小舅高兴得一把抱住我,激动地说:“我就知道你行!你看,只要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小舅39 岁那年,当上了村支书。这一干,就是十年。他工作踏实肯干,每天早出晚归,为村里的大小事务奔波忙碌。为了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他四处奔走,争取资金修路;为了提高村民的收入,他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耐心地教村民种植技术。那棵枣树下,常常成为小舅和村民们商讨事情的地方。村民们围坐在树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村里的问题,小舅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小舅的带领下,村里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因工作出色,小舅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后,被乡政府安排在新洲脑电排站工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小舅因为大儿子洪波超生,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受到了牵连,不得不回家务农。当时他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但并没有抱怨。他依然像往常一样,精心打理着家里的农田,照顾着那棵枣树。

我从湘阴调岳阳工作后,有一次小舅来到我的单位找我。他的脸色有些憔悴,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原来,他种的大白菜遭遇了市场价格暴跌,亏损了不少钱,生活上遇到了困难。看到小舅如此窘迫,我的心里一阵难过。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小舅,小舅推辞了一番,但最终还是收下了。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感激地说:“孩子,多亏了你,不然小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看着小舅,说道:“小舅,您别这么说,您对我的帮助我一直都记在心里。这点钱不多,您拿去应急吧。”

小舅年纪大了以后,我每年春节都会去看他,给他拜年。每次去,小舅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还会拿出他珍藏的好酒。我们坐在桌前,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回忆起小时候在他家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有一次,我们都喝醉了。小舅拉着我的手,含着泪说:“孩子,小舅看着你有出息,还当了官,打心底里高兴。”我也泪流满面,说道:“小舅,您是我最敬重的人,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2022 年 9月22日6时许,小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3 岁。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仿佛被重重地击了一下,悲痛万分。我赶到小舅家,看着那棵依然挺立在屋后的枣树,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枣树依旧,可小舅却再也不在了。

每次想起小舅,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棵枣树的身影。那棵枣树,承载着我和小舅之间太多美好的回忆。它见证了小舅的一生,见证了他的辛勤付出,见证了他对我的关爱和期望。小舅虽然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谆谆教诲,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如同那棵枣树,深深扎根在我的记忆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