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星吾的头像

李星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3
分享

灯火阑珊洞庭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里,寥寥数语就将元宵夜烟花盛放的壮丽景致刻画得淋漓尽致,强烈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喧腾喜庆的节日氛围直抵人心。今夜,当元宵节夜幕温柔笼罩岳阳,我迫不及待奔赴洞庭南路,只为感受这座依水而兴的城市,在灯火与欢笑中焕发出的热情与温馨。

傍晚六点未到,我已身处洞庭南路。街头巷尾,岳阳小吃香气四溢。臭豆腐独特的“臭味”与糖油粑粑的甜香交织,勾人馋虫。街道两旁,红灯笼高挂,岳阳楼、君山岛的精美剪纸张贴其上,传统与地方特色相融,和节日氛围相得益彰。往来人群里,有操着地道方言的老街坊,交谈满是生活气息;也有远道而来的游客,眼中满是新奇。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对元宵佳节的热切期盼。

鱼市场广场,热闹率先开场。激昂锣鼓声起,如旋风点燃气氛。一条金色巨龙在人群簇拥下霸气舞动,龙身蜿蜒,鳞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好似被注入生命活力。舞龙者身着红装,精神抖擞,齐声呐喊,动作整齐划一。巨龙时而如蛟龙出海,奋力腾飞;时而优雅盘旋,尽显灵动。一旁的狮子也活力满满,时而跳跃,气势勇猛;时而伏地,憨态可掬,逗得众人欢笑。观众纷纷叫好,小孩子们兴奋尖叫,大人们忙着拍照。我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操着浓重岳阳口音激动地说:“咯舞龙舞狮,还是我们岳阳的最带劲!”

离开喧闹广场,我走向街河口片区。非遗火壶表演正精彩上演,表演者身姿矫健,双手舞动巨大火壶,壶嘴喷出的火焰在夜空划出绚丽弧线,像舞动的精灵,神秘迷人。跳跃的火焰与岳阳楼灯光下的倒影相互辉映,让人宛如穿越时空。一旁皮影戏场地,白色幕布上映着《柳毅传书》的精彩剪影,人物栩栩如生。老艺人独特唱腔,时而婉转,时而激昂,与现代电子合成音碰撞出奇妙火花,比四十年前文化宫的胶片电影更具生命力。演到小龙女泣珠成雨,台下姑娘们被打动,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猜灯谜区域,一盏盏写有岳阳特色谜语的灯笼高高挂起,随风轻晃,像是热情邀请行人参与这场智慧游戏。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学生模样男孩,走到写着 “洞庭波涌连天雪”(打一成语)的灯笼前,皱着眉头小声嘀咕:“这谜面啥意思呢?”这时,一位拄拐杖的白发老者微笑着说:“谜底莫不是高潮迭起?”出谜人笑着回应:“对啦,老人家,您真厉害!这糖葫芦给您。”老者接过糖葫芦,笑得像孩子,周围人纷纷鼓掌。

十二生肖花灯寻宝现场,小朋友们像欢快的小鸟,在人群中兴奋穿梭,寻找生肖花灯。他们纯真的笑脸,如春日花朵般明媚。突然,一对双胞胎姐妹异口同声喊道:“妈妈,我找到小兔子了!我先找到的。”玩累后,一家四口来到“柿柿如意”元宵摊位,点了热气腾腾的元宵开心吃起来。这元宵是岳阳特产,软糯甜蜜,满是家乡味道。看着他们其乐融融,仿佛把岳阳的幸福都吃进了肚里。

随着人流,我来到慈氏塔下。一位老师傅正耐心指导制作漂漆灯笼,他眼神专注,刷子蘸颜料在灯笼上挥洒自如,如创作艺术品。片刻,一个绘有岳阳楼、洞庭湖的色彩斑斓的漂漆灯笼便展现在眼前。一对盛装情侣要了古村张谷英图案,老师傅熟练绘制,情侣提灯左看右瞧,满脸喜悦。

剪窗花 DIY 区域同样热闹。民间艺人双手似有魔力,剪刀上下翻飞,片刻间,一幅幅饱含祝福的“福”字窗花诞生。周围观众跃跃欲试,我也在艺人指导下拿起红纸尝试,不一会儿,一个简单却饱含心意的“福”字呈现在眼前,心中满是成就感。

土楼下空地是鱼灯舞舞台。表演者手持鱼灯,步伐轻盈,鱼灯仿若活了一般,在他们手中自由游动、相互追逐。一旁的日落音乐会是年轻人的天地。歌手用岳阳方言唱民谣,质朴歌词、悠扬旋律饱含乡情,年轻人跟着音乐尽情舞动,为节日增添青春活力。

临近九点,我又移步洞庭渔火季现场。舞台上,演员们精湛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将岳阳文化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烟花秀开始,洞庭湖瞬间被点亮。烟花在夜空绽放,与岳阳楼、君山岛灯光交织,如梦如幻。人群惊叹,手机闪光灯闪烁,大家都在记录这美好瞬间。

元宵夜活动渐近尾声,我带着欢乐与疲惫踏上归途。岳阳灯火依旧辉煌,这个夜晚,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我期待着下一个元宵佳节,期待与它再次相逢,续写美好故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