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海的头像

北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3
分享

固执

我的父亲十分固执,甚至到了近乎执拗的境地……

前些天的某个早晨,父亲突然说要重拾北沟的那块地。他计划把土地平整好,种些三年生的苦参。用他的原话说:“这玩意儿,至少比种庄稼来的钱多。”可我对此并不乐观。其一,他已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实在不该再这样辛苦;其二,家里这段时间并不宽裕,整地要钱,买种子要钱,粗粗一算便是好几千,而家中余钱,也不过如此。

我把顾虑说给他听。父亲呷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嘟囔了几句,大意无非是:“我意已决,不再更改。”我不愿同他争辩,深知言语从来动摇不了他的心。于是上午刚做的决定,下午他就请人整了地;第二天又一早赶去买种子,俨然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我无可奈何,只得顺着他的意愿,多帮他做些农活,也算略尽心意。实话讲,北沟那块地我向来觉得不宜耕种:四周土坡环绕,一旦下雨,积水便横冲直撞,卷走地表泥土。久而久之,那里只剩奇形怪状的石头裸露在外,像大地沉默的骨骼。

可父亲不信这个邪。他照样花钱整了地,就等雨后天晴,撒下苦参的种子。

天公仿佛也在戏弄人——整地刚毕,当晚就落了雨。父亲喜形于色,连连念叨:“整得真是时候。”可雨并没有停的意思,愈下愈猛、愈下愈急。我心里隐隐发沉。果然,第二天晚上叔叔打来电话,说我家那块地被雨水冲出了一道三米多宽的大豁口。

父亲挂掉电话,默不作声。等我问起,他才轻描淡写地说:“没啥大事。”第二天下午,他还是带我去了北沟。

自然的力量远超想象。一亩地,被一道深壑粗暴地撕裂,蜿蜒如伤疤。有一边几乎不见泥土,全是碎石;沟底的地硬得锄头都啃不动。我劝他:“这地种不得,万一三年苦参又被大水冲毁,岂不是血本无归?”

可他依旧抡起锄头,一锹一锹把高处的土拨向石滩。我也只好跟着忙活。

半晌,天又飘起细雨。父亲嘴里说着“走罢”,人却往地南头踱去。他立在那里良久,忽然下定决心似的,将散落的大石头一块一块垒在地头,指望它们能挡住下一次水袭。

我忍不住又泼冷水:“这些石头不就是上次被冲垮的堤吗?这样做治标不治本。”

他像是被我的话刺到了,语气陡然严厉:“有用!”

我不再吭声,也弯腰帮他搬石头。坝堆好了,天又掉了几点眼泪。父亲望望天,终于说:“走了走了。”我收拾东西往北走,回头却看见他仍蹲在地里,一颗一颗捡着石头。

那一刻,我心底涌起一阵失望,甚至愤怒。我本是这样的人:认准的事,必会认真做到底;可不认同的,一丝力气也不愿多费。于是我搁下锄头,坐在把上,望着他的背影磨起了洋工。

我不理解他的固执,正如他不明白我的放弃。我们之间,早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我呆呆地坐在雨意朦胧的地头,看父亲弯腰捡石头的背影,恍惚间耳边响起了李健的《父亲的散文诗》。才听几句,便觉得烦闷,掐灭了歌声。

那个下午,他就坐在那头,我坐在这头,彼此无话。他抽烟,烟雾呛人;我发呆,脑中空荡。半晌,他犹豫着开口:“来,帮我把这块地搂一下。”

我低应一声,抡起锄头,用尽全部情绪锄向大地。

天愈来愈黑,他终于说回家。我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抬头见西天一轮血红色的落日,正半倚着地平线,沉默地下沉。

归途上,我一语不发,父亲也沉默。但他偶尔会找些话问,我只用“嗯”作答。他问:“还做饭吗?”我说:“不。”他说:“下馆子吧。”我答:“不去。”于是他独自一人去了。

我瘫在家里的沙发上,心如死灰。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门大概也对父亲关上了。

我知道这不能怪他。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将怨气抛向他——自从初中家里为哥哥买房欠了十几万债,我的世界就始终蒙着一层“欠钱”的阴影。我努力活得乐观,即使高中三年很少见到母亲,即使每次放假回家都是独自做饭、生活。我崩溃过无数次,哭完又咬牙告诉自己:要坚强。

就这样一路撑进大学。四年间家境稍有好转,当听说债务只剩两万时,我高兴的几乎跳起来——我终于能帮家里减负。从去年冬天起,我没再向家里要一分钱。

可命运仿佛以捉弄人为乐一般:奶奶、父母接连做手术住院,家里再度掏空,只能重新借钱度日。

我恨自己无能。考上了研,却不能立刻赚钱反哺。父母已年过六十,家中却无人可倚仗。我不知道这日子何时是尽头,只能默默告诉自己:一切会变好的。

其实我何尝不知,父亲对土地的执拗,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他知道家里暂无收入,就想在日落之前,再为这个家做点什么。

我何尝不知,他以我为荣。那天拿到录取通知书,他强装镇定地拍照,可我明白,他心里一定漾满了成就。

我又何尝不知,父亲的固执与我的坚持并无不同——他认准的事,再难也要走到底。有时候,固执何尝不是一种迎难而上?

我开始有点懂了。也许多年之后,当我也有了孩子,当我同样固执地把我的道理、我的经验加诸于他,用我熟悉的方式去爱他——他或许也会像今天的我一样,本能地抵抗。

因为每一个时代的人,终究要面对独一无二的成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