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小镇乌什有“半城山色半城泉”之美誉。县城三面被雪山包裹,每当清晨睁开眼,透过窗户望去,雪山就跳进了你的眼眶。在这里居住多年,除了登过闻名全疆的燕子山,对周围的高山只有仰止,而没勇气攀登。这就像我对泉的认识一样,只知道燕泉公园的九眼泉,而不知道柳树泉、开锅泉、将军泉。一次和朋友到杏花村去赏花,误入一山脚下,哪儿清泉潺潺,清澈见底,如小河流向远方。听朋友说这是水源地,全县城的自来水都是用这里的泉水。听说水源地有好多泉眼。我很惊讶,在乌什生活工作多年,竟然不知每天的生活用水竟是沁人心脾的泉水。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每当我在大街上徜徉的时候,喜欢哼唱这首歌。这里的泉水遍布城乡,有无数个泉眼,水质特别纯净,可直接饮用。还记得十多年前,我带着学生在乡下勤工俭学,挖糖萝卜,有个学生带了一口锅来。原来那块地里有个泉眼,汩汩向外冒水,形成了好大一片水域,泉眼里有鲫鱼、狗头鱼等。学生们一休息,从泉眼里掏出很多鱼,在锅里盛满泉水,把鱼清洗后,架起火在锅里开始炖鱼,汤汁熬成了牛奶一样。鱼是冷水鱼,肉细腻,品质非常好。当一锅鲜美的鱼炖好时,田野上飘着浓浓的香味。学生们让我先品,鲜美的味道直冲脑际。我给学生们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尝到的最好的美味。”有一天上午,一个女学生没有到,也没请假。于是,在两个学生带领下,到了她家。她家住在城边几公里处的一块几十亩菜地里。当我落座后,这学生拿了一个大瓷水杯,走到路边的渠道边舀了满满一杯水,递给我喝。我愣住了,不知说什么好。她看出了我的难为情,说那是泉水。杯子的水清无色,我喝下一口,甘甜沁心,渗凉浸腹,顿觉全身透凉。我一口气喝完,站起身走向泉眼,躬身一看,一股泉水从渠旁的石砾中汨汨而出,阳光下泛起的水波粼粼发光。据后来了解,这不是渠道,是不知由多少泉眼流水而形成的溪流。
在乌什,不知有多少条自然形成的溪流,也不知有多少人在饮用泉水。城区就有好几条溪流,说溪流有点小,说河流有点大,叮叮咚咚流向城外,有远见的人就在泉水边上,绿荫树林边建起了农家乐,小木屋就搭建在小泉河上,夏季在小木屋喝酒,吃肉,清凉无比,也真是惬意。城边的柳树泉,水域面积很大,泉水清得像一面镜子,水量大,像一条小河常年四季淙淙流淌,灌溉着十万亩土地,周边农村的人都饮用。有人说它是一双乌什的眼睛。离柳树泉不远的一个地方,有个开锅泉。泉水很有趣,似乎能听懂人话,你静悄悄走近看她,总是含情脉脉,泉眼泪汪汪,你大声喊一声,或咳嗽一声,或脚步重一点,她感知到来人了,欢快地开始冒水,像开锅的水那样欢腾,难以掩饰自己激动地心情。据说,开锅泉周边几个村子的人祖祖辈辈都在饮用开锅泉的水。泉城最大的、也最有名的泉应属于九眼泉,位于燕泉山公园,燕子山下,一字排开九个泉眼,嘟嘟往外冒水,绕过景区流入刚改造过的燕泉河,和从远处而来的泉水汇聚,穿城而过,波光粼粼,浩浩荡荡流向那一大片绿洲。在乌什辽阔的土地上不知有多少无名的泉眼在滋润这这块绿洲,数也数不清。这些泉水最终流向托什干河,使河水变得清澈。站在高处看河,碧绿碧绿的,蜿蜒盘踞在大地上,流向远方。
《乌什县志》记载的有北山泉、柳树泉、九眼泉、喀赞布拉克泉(即开锅泉)、苏盖特布拉克泉。其中,仅北山泉就有6个泉眼,包括阿吐孜泉、沙拉木泉、排孜艾格孜泉、比得力克泉、一道沟泉、三道沟泉,位于英阿瓦提乡北20公里处。在乌什与阿合奇交界处,还有将军泉。
乌什的泉水无数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竞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绘。“真水无香”,就是说自然的水,滋养生命,滋润万物,视之无色,嗅之无香,然而却源远流长。做人也应该向这真水一样纯净,甘愿处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争,始终如一的永远付出。泉城乌什水无香,不就是对边疆泉水的最好赞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