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龙翔的头像

龙翔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08/21
分享

瘦下来的村庄(组诗)

1.春天里

       剪一缕老屋晨光里

慢慢升腾的炊烟

缝进母亲细密的针脚

鸟鸣滴落的乡音

沿着山垭岗岭一路萌芽

       麦田是乡间厚实的福报

一季接一季用心书写着乡人

质地过硬的想法

以及最虔诚的守望

       码着土地驾着犁地机

的乡人,来来回回勾画着

   乡间最有质地的曲谱

崭新的日子,一页页

慢慢翻开,又慢慢合上

       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的心,一忽儿放飞

又一忽儿收紧


       2.瘦下来的村庄

       在春天,老家的人们都起得很早

忙碌着这个季节该忙的农活

锄草翻地、起垄移苗、积肥下种

将每一项农事,都依次写进

农历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那些年,村里的小伙伴背上父母过年时

许诺的新书包,欢天喜地的走在

低洼不平的泥石路上

不知何时爬上柳梢的红嘴小鸟

一路唱着。油菜花在山野间次第铺展

河水清亮亮地流

那些年,村子对面山腰的红杜鹃白杜鹃

一季一季地开。村里的叔伯姑嫂们

一季一季翻地、下种

然后一茬一茬收割,热辣辣的汗水

从前额流过眉间,穿过脸颊

然后重重地扑打在地上。尘土飞扬

那时父母亲正值中年,我和弟妹们

走在乡间时而干裂时而泥泞的山路上

像承包地里一季季拔节的

苞米稻禾,让父母的希望

时而熊熊燃烧,时而隐隐灼痛

而今,山路上的蒲公英一边开着小花

一边在风中轻轻飘散。村里的年轻人

一茬接一茬走出来,然后天南地北地飞

留在村里的老人,便一茬接一茬减少

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穿村而过

在那些逐年变高变亮的新楼旁

村庄瘦了下来。每次回村

       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隐痛。如同站在

村头昔日风生水起的枯井旁

整个人像丢了魂一样

       

       3.晒坝

       村里的老人

一茬接一茬减少

晒太阳聊天的话题

也越来越少

       晒坝的青石板换成了

水泥坝子,每到春天

坝子边齐刷刷长满

野花野草。成为季节里

爱听故事的孩子

       听众已满满落座

讲故事的人却总是缺席


       4.守护人

       午后的阳光在水面

来回闪烁

几个卷着裤腿的孩童

在河滩上追逐奔跑

嬉闹声里晃动着

我们当年的影子

       父母一开年就外出了

他们是老家

最年轻的守护人


       5.年猪饭

       把乡邻聚拢来,围坐成

故乡原有的样子

       旺子菜散发着

二十四节气的味道

还有犁铧划开泥土的

清新气息

白片肉里都是

丰收的话题

满上一碗上了年纪的

老土酒,来年的

收成和愿景,在碗底

闪着诱人的光芒

       那一道没端上桌的菜品

有人叫它家乡话

有人叫它乡音


       6.老家茶

       发小专程从老家

捎来两包白茶,说是有

泥土和乡音的味道

      不懂茶也很少喝茶的我

就将它们放在办公室的桌上

不忙着喝,也不用来待客

打算这样每天看着

       最终我还是举起杯子

将药膳植物当茶

敬落叶纷飞的秋水长天,以及

风雪彻骨的苍茫大地。也敬

人到中年的自己


       7.老井

       那双深邃的眼,常在

夜深人静的时候走进梦来

季节时而浑浊,时而清亮

细碎而亲切的乡音,由远及近

又由近及远

      枯水时节,忙活了一天的乡邻

在井沿边静静蹲守。月晕或风声

在老木桶里来来回回打旋

那清悦的乐音,三十多年来一直

萦绕在我的耳膜和脑海,百回千转

       而今,老井沉寂下来。像一头

已完成使命的耕牛,伏槽反刍

静静回味那些风生水起的岁月

       只有那位在午后用力捣衣的

邻家大嫂,一棰棰敲打着我的心房

清亮亮的珠花溅起又落下,润泽着

每一个崭新的日子


       8.《炊烟》

       我在黄昏的时候

走近老家

村子上空弥漫的炊烟

让短短的路途那么切近

又那么阔远

       如同在春天

父亲收工总是很晚

迎着炊烟、嗅着炉灶

热腾腾的饭香

瘦瘦长长的影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着走着

不知在什么时候

就走失了


        9.守望

       阳光穿过晨雾,岁月安静

而纯粹。鸟鸣是乡间

最刻骨的影像。无风的天空下 

老家的山山水水

四季分明,心存善意

       稻麦在田间一季季下种、拱土

拔节、抽穗、灌浆

母亲年复一年忙里忙外

播种希望,耕耘年成 

收割日子。收割一季季的

芬芳和幸福

       寒来暑往,风栉雨沐

大地孕育生命的馈赠和恩典

饱满的麦粒,壮实的稻穗

灿烂着母亲精打细算的日子

母乳一样,喂养着我们的

童年和少年。喂养着

乡村最温暖的记忆和

最好的我们

       冬去春来。老家上空

芦絮飘飞,母亲的满头青丝

已然暮成霜雪,在田地间

纷纷扬扬。每一个荷锄而歇的

剪影,成为我们骨骼深处

最充足的钙质。村口的每一次

       守望,缩短了我们

回乡的行程和幸福的微距


       10.菜园子

       回望老家的时候,有清脆的

鸟鸣,砸疼祖屋

菜园里,母亲荷锄而歇

透过阳光的剪影

是岁月里

最清晰最温暖的记忆

       母亲说,有菜园子

我们就不会被饿着

也才能长得

枝繁叶茂。有她在

园子就不会撂荒

草就不会爬上石阶。风水就会

久久长长

       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命里

都有一缕炊烟

随餐风饮露的日子

走南闯北

       祖屋总有一盏灯

为我们亮着。回家路上

沿途都是祥和温暖的光

每每走近祖屋,最先闻到的

也总是那冒着热气

滋养我们一生的饭香


       11.《愿景》

       风一页一页翻着黄历,翻着

烟火人间的陈年旧事

季节越来越薄。像银杏树桠上

掉落的几缕浅黄。不温不火地

扑打在过往行人的肩背上

       那个走下高铁站台的人

放慢了脚步,搁下双手的负重

用力紧了紧肩上的带子。我坚信

那沉甸甸的行囊里,一定装着

整个过冬的柴禾

       这个冬天应该会有一场雪吧

我那留守老家码着农历

过活的乡邻,一定在反复盘算着

一年来的家长里短,以及

来年的三餐四季


       12.亮灯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

母亲都会将祖屋前前后后

收拾一遍。把那些散发

民俗味道的物件,很有仪式感地

进行摆放。守望着

天南地北归来的我们

       守在祖屋的母亲

成了元夜里那盏跳动的灯影

逢年过节,大物小事

一次次将我们

迎来送往,牵心挂肠

       在滚热的日子里

将我们调制成一颗颗

肤亮色鲜的汤圆

在初春的风里

走散又聚拢。 咧开嘴

甜蜜蜜的笑着


       13.清明帖

       四月的乡村满怀泽被

轻轻一碰,就纷纷扬扬

滴下水来

       每年四月带着我们

认领先人的父亲

如今成了我们为孩子

认领的先人

隔着厚厚的农历和民俗

跟我们端杯,絮叨那些

暖心的陈年旧事

       细雨中,我看见操劳一生的父亲

在这个春天,又扛起跟他

风雨相依的犁锄,大步流星

朝着大片的麦田走去

       越走越远,最后成为

麦田的一部分

(原载2025年8月8日“诗人poet”微信公众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