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马岛名不虚传,不仅藏着实打实的养马场,那片海边浴场更是让人一见倾心。暑假尾声,暑气尚未完全消散,我便带着妻子与儿子李开心,奔赴了这场与烟台养马岛的约定。这座被誉为“中国马尔代夫”的海岛,果然不负盛名——澄澈如洗的蓝天缀着棉絮般的白云,蔚蓝大海翻涌着粼粼波光,海水浴场的水清澈得能看见水下细碎的沙粒。环岛公路沿途的雕塑、开阔的浴场、幽秘的山洞、嶙峋的礁石与独特的观景台,一步一景,皆入画来。
此行最有趣的当属赶海。对于久居内陆的我们而言,这两个字充满新鲜与诱惑。车近养马岛,行至跨海大桥旁,妻子突然瞥见路边的“赶海”路牌,眼睛一亮,立刻让弟弟靠边停车。我们兴冲冲地奔向路边小摊,购买两套“赶海神器”:小夹子、小铲子与小水桶。在家乡两元店就能淘到的物件,在这里身价翻倍,10元一个。虽觉溢价不少,但转念一想,若折返家中取用,油费加高速费远超800元,实在得不偿失。贵有贵的便利,比起金钱,我们的时间更为珍贵,更何况孩子们眼中满是期待,哪里会在意这六十元的开销。
循着一条狭窄的路口蜿蜒而下,海滩上的淤泥瞬间裹满鞋底,鞋子彻底没法穿了,我只好一手拎着鞋,另一手抱起弟弟家的小侄子童童。滩涂不仅泥泞难行,散落的石子还硌得人脚板生疼,可即便如此,成百上千的游客仍顶着烈日,在退潮后露出水面的“小孤岛”上兴致勃勃地“挖宝”。好不容易登上“小岛”,只见身旁游客的水桶里战果颇丰:小鱼、海螺、还有小螃蟹,看得我们心痒难耐。我寻了块未被涉足的区域蹲下,挥起小铲子开挖。童童见了也跃跃欲试,我便将工具让给了他。可小家伙力气太小,挖了两下就泄了气,乖乖站在一旁看我操作。我留意到一个薄皮小洞口,形似“金蝉”出洞的痕迹,两铲子下去,果然出现一个较大的洞穴。再往下挖了两下,一只小螃蟹慌慌张张地往侧边洞穴逃窜。“童童,快用夹子夹住它!”我急忙喊道。童童反应迅速,一把夹住螃蟹,正要往水桶里放。我连忙制止,先到旁边盛了半桶清澈的海水,才让他将螃蟹放入桶中。“我抓了一只小螃蟹!”童童激动得大喊大叫。不远处,在海水中捉鱼屡屡落空的李开心闻声赶来,探头一看,却撇了撇嘴嫌弃道:“这么点儿!”话音刚落,坑里突然冒起一个水泡。“还有一个!”李开心眼睛一亮,童童也手疾眼快,立刻用夹子夹住另一只小螃蟹放进桶里,再次欢呼起来:“我又捉了一个小螃蟹!”。李开心见状也找了个洞口开挖,虽没挖到螃蟹,却收获了一只小海螺。妻子站在浅水区,看着几位中年妇女坐在水中用小筐子筛捡海螺,恍然大悟道:“原来夜市上吃的海螺,都是这么采来的。”没过多久,李开心也成功捉到一只小螃蟹。
此时烈日当空,妻子实在酷热难耐,提议上车去旅馆休息。我举了举手中的遮阳伞:“咱有这个,我帮你撑伞。再说咱们才挖了两三个小螃蟹,塞牙缝都不够。”妻子无奈笑道:“别逞强了,你们挖到天黑也凑不齐60块钱的海鲜,就像你上次带李开心捉金蝉,捉金蝉的人比金蝉还多。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就行,晒伤了可就麻烦了。”
我们驱车前往提前预约的胖嫂鱼家乐,卸下行李后才发现,80元一间的房间小得可怜,上下床搭配一个狭小的卫生间,面积还不及标间的一半。没办法,谁让我们是穷游呢?前一晚380元的标间实在超出预算,本想着住得近方便看日出,即便贵点也值得,结果凌晨三点多就起床赶往海边,才发现前方横亘着一座小山,根本看不到日出,只能在黄金海岸逛了逛,看了会儿海鸟。之所以没先提黄金海岸,是因为前一天下午我在那里“遭遇意外”——刚踏入海水就踢到一块大石头,脚指头至今还阵阵生疼,大脚指甲也青紫了一大块,真是倒霉!既要照看几个调皮的孩子,又带着伤,游玩的兴致难免打了折扣。更糟的是,阴天让我们迷失了方向,误以为黄金海岸正对着东方,没曾想还隔着一座山,真是隔行如隔山,闹了个不小的笑话。千里迢迢赶来拜见“大海母亲”,却被“母亲”小小的“惩罚”了一下,好在受伤的是我,妻子、弟弟和孩子们都安然无恙,否则既要照顾伤员,旅途怕是要泡汤了。我就这样,在疼痛中陪着孩子们尽情玩耍。
言归正传,养马岛的风景确实值得称道。占地7万多平方米的天马广场上,一尊白马雕像凌空腾飞于铁塔之上,尽显天马行空的豪迈气势,这也是养马岛的标志性景观。十二生肖雕塑惟妙惟肖,神态各异;五六米高的秦皇雕塑,俨然再现了当年始皇帝君临天下的雄姿。孩子们看到养马场里的马匹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在我们临西,马匹十分罕见,偶尔见到的也只是马戏团里的马。有一次,马戏团为了宣传,骑手骑着马在公园里巡游,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我小时候曾见过有人赶着车拉砖,车速飞快,马蹄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后来才知道那拉车的不是马,而是骡子。骡子常被人戏称为“废物”,但拉车、拉犁却格外有力,虽不及牛的力气大,速度却比牛快得多。上小学时,老师曾提问:“谁知道骡子和马的区别?”有位同学竟精准作答,还总结了三点:“一是骡子的耳朵比马长且宽,马的耳朵短小;二是马的尾巴修长,可垂至地面,骡子的尾巴较短,毛发也少;三是马的鬃毛浓密且长,向一侧倒伏,骡子的鬃毛短而直立。”那位同学的学习成绩虽不如我,知识面却比我广,观察也更为细致。话题扯远了,我们最终只是远远观赏了马匹,并未花钱体验骑行,主要是担心孩子们受伤。我们在路边买了半个西瓜,找了家能做家常菜的餐馆用餐——顿顿吃海鲜实在不习惯,孩子们更是光顾着玩耍,没吃几口海鲜,反而对包子、面条情有独钟。生蚝、大海螺这类食材,他们不敢吃,只拿着贝壳把玩。咨询老板后才得知,这类海鲜不能直接食用,需剔除内脏和杂质才行。一份海肠炒饭竟要90多元,价格实在有些离谱,但妻子宽慰道:“人家靠鱼家乐谋生,也不容易。”
岛上随处可见网红三轮车,尤其是带跨斗的粉色款,妻子跃跃欲试想要租一辆体验一番,弟弟却不以为然:“咱们自己开着车呢,何必再花钱租车?”无奈之下,我们只能乘车沿途欣赏风景。在海水浴场,孩子们捉了许多形似灯塔水母的透明生物,装进方便袋里让我提着。他们时而追逐戏水,时而在浅水区躺坐嬉戏,玩得不亦乐乎。没过多久,童童吵着要吃雪糕,我便去超市给每人买了一支。好家伙!在家乡只需一元一支的雪糕,在这里竟卖到八元,好吃一点的甚至更贵。不过话说回来,一口冰凉的雪糕下肚,烈日带来的燥热瞬间消散,即便清凉只是短暂的几分钟,也足以慰藉人心。浴场面积广阔,被划分成三四个区域,不时有摩托艇在各个区域巡视,尾部喷射出的巨大水柱,给附近的游客带来一场意外的“人工降雨”。乘坐摩托艇的游客不时发出兴奋的惊呼,为浴场增添了几分热闹。天空中的云朵变幻莫测,时而形似游弋的鲸鱼,时而宛如憨态可掬的大象,时而又化作连绵起伏的群山。尤其在岛的西侧,一丛金黄色的光柱从云层中垂落,仿佛打开了天庭之门,透着几分天神下界的神秘气息。
关于“养马岛”的由来,流传着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公元前219年秋,秦始皇东巡,经芝罘沿海东进。当人马行至莒岛对面时,众人已是人困马乏。忽然,一阵马鸣声随风传来,只见岛上一群骏马正在奔跑嬉戏。秦始皇见状,不禁赞叹道:“好一个养马宝岛!”便将此岛封为“皇家养马岛”。后来百姓不满秦始皇的统治,便去掉“皇家”二字,直呼其为养马岛。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初年,倭寇频繁骚扰沿海居民。为躲避倭寇侵害,莒岛居民大量迁往内陆,防倭将士便利用此地养马,养马岛也因此得名。
岛上的礁石呈现出独特的咖啡色,海水清澈见底。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将双脚探入凉爽的海水中,能清晰感受到潮涨潮落的韵律。偶尔,一朵顽皮的浪花会悄悄漫过脚踝,打湿游客的裤脚,引得众人一阵惊呼。岸边的碎石被海水冲刷得光滑平整,李开心和童童捡起扁平的石块玩起了打水漂,石片掠过水面,激起一串串圆润的涟漪。妻子和弟弟忙着给孩子们拍照留念,我望着眼前的碧海蓝天,不禁心生感慨,若是能有一首诗来描绘这番景致就再好不过了。奈何我学识浅薄,便在网上搜寻,果然找到了贾乐玉老师的《养马岛》:“明珠坠海水云开,绿壁银涛孰剪裁?天马凌空追日月,虹桥卧翠蓄风雷。翩翩鸥影随霞去,隐隐渔船破浪回。小岛春来花事盛,秦皇旧迹半尘埃。”诗句意境优美,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养马岛的神韵。我只是一个过客,还是当地的诗人体会更深刻。
此次养马岛之旅,既有满满的收获,也不乏遗憾与小插曲,更有后续的小波折。古有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今有我们“千里烟台一日归”。一路奔波,抵达家中时已近深夜一点,孩子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下车时,李开心被惊醒,原来装螃蟹的小水桶不慎倾倒,捉到的螃蟹全都逃了。他想起身去追,奈何夜色浓重看不清,加之旅途疲惫,实在没了力气,只能作罢。心想反正螃蟹离了海水也活不了多久,便任由它们去了。第二天,李开心迟迟不愿起床,还喊着浑身酸痛。我一看,他泳衣覆盖以外的皮肤晒得通红,部分区域已经开始脱皮,而且脱皮范围日渐扩大,直到一周后才慢慢好转。
这段旅程的点滴,有欢笑有疲惫,有惊喜有遗憾,却都成为了我们记忆中珍贵的片段。养马岛的碧海蓝天、赶海的乐趣、岛上的奇景,都将在时光里沉淀为难忘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