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给人纯洁,给人素净,让人不戒不燥。淡雅给人生命的活力,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栀子花的光洁,鲜亮,凝聚了生命的纯洁,让心灵可以尽情地修养,从而营造一种素洁的范围,不再狂热,进而集中心思,铆足全身的力量,让全身的精气神集中在一起,开始学习,开始生活,所谓安之若素,大概如此。而栀子花的白,是一种银色的白,白的光亮,白的娇嫩,白的娇贵,白的华丽,白的光滑,华贵而不雍容,让人震慑于他的大气,她的高雅,从而屈服于它强大的气场。黄色象征着富贵,高雅,而栀子花的黄,却细腻光滑,鹅眉凝脂,快要滴出油来,温润光滑,不骄不躁,让心灵得到修养,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计算、背诵。因为栀子花生就了黄色和白色,加之花瓣肉色光滑,细腻,摸起来很有质感,很吸引眼球,神兽文人墨客的喜爱。
“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 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明.丰坊《题栀子花题画》”。写的就是黄色的栀子花。“”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唐刘禹锡《咏栀子花》。唐·杜甫 则在《栀子》中写道:“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写的是红色的栀子花。但无论描写的是那种栀子花,文人墨客都被栀子花那高尚的气节所折服。志存高远,注重修养。提升文人骨子里的那股傲气。 明代的黄朝荐 在《咏栀子花》“ 兰叶春以荣,桂华秋露滋。 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 松柏有至性,岂必岁寒时 幽香无数据续,偏于静者私。解酲试新茗,梦回理残棋。宁肯媚晚凉,清风匝地随。”直接写出了它的颜色和习性,直接点名了它的气节胜过岁寒三友。也突出了它的温润、沉着。
正因为如此,它经常被人们掐枝折断,盛在瓶子里,放在柜台、卧室抚养。“有花堪摘直须摘,莫道无花空摘枝”,写的就是栀子花要在含苞欲放的时候采摘。告诉人们干什么事要抓好恰当的时机。人们养栀子花,一来是因为它比梅花还要素洁。给人一种高雅的气质,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卧室里有几朵盛开的栀子花,一定花清心寡欲,坚定自己的信心,认真工作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说:“金桂花开,十里飘香” ,那么栀子花开则香飘百里了。桂花以他的淡雅,芳香闻名。而栀子花开则香气溢远。让人赏心悦目,文思泉涌,充满才情。因此,无论是干会计的,还是搞写作,书桌上,总会放一瓶插满栀子的花瓶,让芬芳馥郁的栀子花的清香来净化人的心灵。只不过,因为栀子花人们种的太少,所以只能远远观赏,而不能香飘十里了。
如果说芙蓉花开是千朵万朵压枝低,那么桂花和梨花则是花团锦簇,锦上添花了。而栀子花开,则亭亭玉立,茕茕孑立一身了,显示其最早独立的个性。每一朵栀子都有独特的个性,他孤傲,正直,安之若素,因而一任群芳妒。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型,让人惊叹,折服。孩童时代,母亲总是在我的书房和卧室里,放几个瓶子,瓶子里插几朵栀子花。我的卧室里时常是“香气弥漫” ,蚊子进不来,虫子进不去。可见她对我们倾注了多少爱。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习比任何孩子都要专注,也没少受老师的夸奖。作文也能写的长。
其实,无论男人或者女人,男生或者女生都喜欢在卧室或者阳台,摆一瓶栀子花,领悟独特的芳香,感受生活的静谧。享受生活的真谛。平淡的生活虽然翻不起大浪,却也过得有滋有味。而更让人欣喜的是:栀子花的花朵会吸收水分,会从花苞上开出花来。然后,让满屋子芳香持续,直到花瓣完全凋谢。则又是另一番风景。
为了养好栀子花,我们将瓶子灌满水,再插上几朵花枝,再在瓶子的底部撒上一层的土,让栀子花的花枝刚刚浸在土里,这样泥土刚刚能为花枝提供养分,让芬芳持续长久。让人满目都是赏 心的绿,赏心的白。等到花瓣完全凋谢,枝条也不会干枯。从枝条的的底部会长出很多根须来。把它小心地移栽在花盆里。来年的夏季,它必将开出许多芳香的花朵。
栀子花的香气特别浓郁,具有醒脑,安神等作用。能降除燥热。因为芳香的香气能够弥漫一个小小的空间,能够将各种难闻的气味所掩盖,因此,经常用来除臭,净化空气等。因此越来越受到城市里居民的喜爱。因而,市场上经常有叫卖栀子花的,而且价格不菲,几块钱一朵。买上几朵插在瓶子里。就是买了一屋子清新的空气,深受人们喜欢,也经常被用来献花。表达友谊的纯洁和品格的高贵。当然栀子花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
我爱栀子花,爱它的纯洁,爱它的朴素,爱她的芬芳。爱他的默默无闻,乐于奉献。我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朵有栀子花精神的奉献者,生有夏之浪漫,春之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