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本源的头像

马本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6
分享

又是一年收获节

今年的收获季节就是不一样,老是绵绵的秋雨。

绵绵的秋雨催黄了金秋的水稻,在雾气横秋的天幕下掠过大雁的哀鸣。草儿都变了颜色,由青翠逐渐变黄。远处湿漉漉的群山笼罩着湿漉漉的树木,几片枯黄的树叶从树上重重地落到马路上啪的一声,秋风袭来,又阴凉又悲怆,这个季节有太多的冷漠与惆怅。偶尔从树叶上滚落的水珠在秋风里摇落着一片哗哗声。一只松鼠从地上爬到了树上,咕噜噜的眼睛格外闪光,不时瞅着来往的人群。爪子轻轻地抱着光溜溜的树干,又前进一步。地里全是枯黄潮湿的玉米杆子。偶尔从地里探出头来的的拐枣树,托着沉甸甸的拐枣,枝丫交错,果实乱窜,又粗又大,像交错的犬牙,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收获:看这个季节,我又丰收了,是我表现的时候了!

湿漉漉的田埂显得更加清洗和泥泞了。一根横着一根像一根巨大的栅栏围着一片片收获的稻浪。一束束金黄的稻穗都弯着腰,低着头,稻穗上明显带着几滴晶莹的水滴。由于连续好多天的降雨,谷穗有的已经发白。臃肿的快要破壳而出似的。

山头的雾又黑又重,生怕秋会凉坏小山,将其紧紧地包裹,一层接着一层,十米之外看不见人影,树影,只有重重的山,模糊的影。只听见喔喔的鸡叫,牛的哞哞,羊的咩咩,还有汽车车轮碾过马路的水花声。偶尔听见人们的叹息声和朱鹮飞过天空发出的嘎嘎的叫声,倒像是从河里刚刚飞起的水鸭子。

人总是昏沉沉的,迷迷瞪瞪的,谁却睡不着,醒了又想躺下。而且浑身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力气。在看别家院子里的石榴一点猩红,倒应了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情景。而身体却愈加的清凉,倒觉得好寂寞,好孤独,到有一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将息”之感。再看看窗外,满是密密麻麻的秋雨,落叶遍地,天潮潮,地湿湿,却有着“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之感,只有忧愁,只盼这秋雨早点结束。别淋坏了果实,淋坏了庄家。可秋雨就是不见停歇,密密麻麻的,淅淅沥沥的,眼看着庄家愈发的黑,白菜苗被下烂了,油菜苗被下化了,就连原本绿油油的葱地也散发着一股霉烂的臭气。

这情景,连牛都不愿意出牛圈,无论放牧人怎样抽打,就是不出牛圈,哪怕饿的皮包骨头,也不愿跨出大门去品尝新鲜的野草。羊就更特别了,站在羊圈的石头台阶上,蹦着,跳着,就是不肯出去,放牧人没法子,只好从地里砍一堆一堆包谷杆放在牛圈里,任凭牛羊啃食。可养蚕人就不一样了,无论路再滑,地再湿,也只好背着背篓,冒着雨,去采摘桑叶。因为蚕正是赶吃桑叶的时候。可这倒霉的雨,却从来不可怜那些勤劳辛苦的农民!让他们得到的只有一个“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风清气和的日子,赶紧畜牧牛羊。加紧采摘桑叶,可田里的稻谷经过绵绵秋雨的袭击,却瀛弱不堪,倒了一大片。得赶紧收割稻谷。于是,田里响起了“碰擦,碰擦”的声音,没有欢笑,只有镰刀的呼呼喘气声。田里的泥头早已被雨水下化了,一脚捅下去扯都扯不出来,人在田里走,像是在赶趟儿,划船,又像在摇橹,或者是一个醉汉摇摇晃晃地走着,满脸满脚都是泥,那狼狈的样子弄得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而在半桶的呼响声中,依然奏起了和谐而优美的旋律“碰擦,碰擦”。这时候,打谷机也派上了用场,奏响着一片轰隆声。人们的衣服都湿透了,汗水浸泡了人们的衣衫。人们用力地挥舞着,只等早点抢收完田里的稻谷。这场面如其说一场收获,不如说一场战斗。

不宽的院坝里晒满了稻谷,人们不停地翻着,用扫帚扫掉稻絮。风车在不停地转动。尘土飞扬,好似黄沙漫漫。当然,也有快乐。那就是收获完稻谷的打谷酒。

这时候,人们辛苦了一年的庄稼,终于晾晒在院子里,期盼着颗粒归仓。从春耕,耘田、插秧,施肥,灌水,到割谷打谷。终于等到收获,劳累百日,静等此时。没有谁不大松一口气,没有谁不感到喜悦的。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家家户户都白酒设宴,邀请老师和朋友,亲人来共同分享说这一美好节日。女人们在家里炒上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熨上一壶甘洌清香的美酒。核桃,花生,板栗、大枣,大家欢聚在一起,大家举杯把盏,划拳猜令,尽情欢乐。饭后虽然杯盘狼藉,却打牌的大打牌,唱花姑子唱花姑子。当然,有的老人唱起了哀伤的孝哥,也引起了大家的赞扬。

当然,政府也不会放过这以美好时刻与民同乐,定期都会举办打谷节,有拔河、摔跤等游戏。最重要的是比谁在单位时间打得谷多。大家欢歌笑语,共同庆祝这一美好节日。商家们也会乘这一时机,推销各自的商品。打谷节现场规模宏大,热闹而壮观,只需尽请期待。

当太阳落山,院子里响起了风车的声响,无论再累也要把晒好的稻谷,车晒干净,装进粮仓。接下来赶紧喂蚕。

忙完该干的活,月亮已经升得老高,银白的月亮照得地面一片皎洁。赶忙洗了个澡,上床睡觉,这一夜睡得像个死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