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本源的头像

马本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6
分享

立冬了

秋风卷着最后几片残叶掠过窗棂像一群黄蝴蝶飞过,我忽然想起,马上立冬了,今年的立冬落在了阴历九月,是老辈人说的“早立冬”。意味着这个冬季将会何其漫长!冬季怎么过,我心里叨念着,冬季的严寒年年考验着我,因为我身体虚弱,经常犯病,可以说因季节而伤感的人。

而檐角的菊花静静地开着,那么细腻,那么金黄,活像冬日里的一轮轮暖阳,让我的心稍加安慰。仿佛母亲那慈祥而又和蔼的笑容浮现在眼前,母亲对我微笑。我家的立冬总是伴随着母亲的慈爱和勤劳让人暖意融融。

“冬吃萝卜,夏吃姜,来年不用开药方”,母亲把这句老话挂在嘴边,立冬的这一天,一早就提着竹篮从市集买回水灵的白萝卜和新鲜大肠。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厨房里奏响了锅碗瓢盆进行曲,成了冬日里最暖的风景。母亲把萝卜切成滚刀块,大肠反复揉搓清洗,在砂锅里加了八角、桂皮慢炖,咕嘟咕嘟的声响里,肉香混着萝卜的清甜,渐渐漫满整个屋子。等炖得软烂入味,盛在粗瓷碗里,我们兄妹几个围坐桌边,烫得直呼气也舍不得放下筷子。母亲总在一旁笑着添汤,一遍遍叮嘱:“多吃点,暖和,天寒了,多穿件衣裳,上学别跑太快,当心着凉。”

院子角落的瓦罐,藏着立冬的另一番滋味。母亲会拣选秋日里摘下的青柿子,仔细擦去表面的绒毛,一个个码进坛中,倒入凉白开,撒上几把粗盐,再用保鲜膜仔细封好坛口,放在阴凉处。十来天后,便是最期待的时刻——揭开坛盖,酸甜的清香扑面而来,泡得金黄透亮的柿子,咬一口汁水四溢,酸甜爽口,恰好解了冬日肉食的油腻。邻里间也常互相馈赠,你家一碗我家一碟,那酸甜的滋味里,盛着邻里最淳朴的温情。

冬日干燥,家里的大白瓷茶壶总泡着热茶。要么是晒干的杭白菊,要么是带着清香的金银花,冲上滚烫的开水,焖泡片刻后,茶汤清澈透亮,入口是淡淡的甘甜回甘。母亲说,这茶能清热润燥,冬日里多喝些不易上火。我们围坐在方桌旁,捧着温热的茶杯,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无论窗外的风多么凛冽,我们的屋里也暖融融的。

校园里的立冬,同样也是暖意融融。随着“今宵寒较昨宵多”的寒意渐浓,学校总会让食堂阿姨熬起一大锅姜汤,生姜的辛辣混着红糖的甜,在大铁锅里翻滚,香气飘遍整个校园。下课铃一响,同学们便端着杯子排起长队,双手捧着温热的碗壁,喝上一口,浑身的寒气瞬间消散。嬉笑打闹间,一碗姜汤,成了学生时代最温暖的冬日印记。

初入中专的校园恰逢立冬,一位漂亮的师姐来到我们班教我们唱流行歌曲《冬季怎么过》,我也不知道歌曲是谁做的。只记得歌词是:“冬季怎么过,在心里生把火,单身的被我,冬季来临的时候,我总是想到我,明天是否一个人生活,我究竟在害怕什么,是不是寂寞,明天依然一个人生活”,师姐教的忧伤凄凉,而我们男生春心萌动,唱的那个热烈,师姐的脸红得像团火,而我们依旧意兴盎然。那个冬天我们老是唱着这首歌。虽然大雪纷飞,依然不觉得冷。

如今母亲已不在身边,校园的姜汤也成了遥远的回忆,师姐早已再无联系,学友门市各奔东西,但那些立冬的温暖,早已刻进了骨子里。如今又到了立冬的时节,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在厨房里炖萝卜汤,在角落腌制泡柿子,也会泡上一壶菊花茶,在出门前仔细添衣。就像钱时诗中“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那些藏在烟火里的叮嘱与滋味,那些邻里间的温情与校园里的欢笑,早已化作心底最柔软的力量,支撑着我走过每一个寒冬。

冬季怎么过,在心里生把火,又是一年立冬,我情不自禁地哼着这首歌,清寒依旧,暖意涌上心头,那些与立冬相关的时光,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温柔,如同冬日里的一束光,照亮了往后的每一个寒夜,让平凡的日子,始终满是温情。

冬季怎么过,照顾好自己,珍爱身体,好好锻炼,快乐的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