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雨,总带着几分不容分说的凛冽,淅淅沥沥落下来时,竟还裹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大雾。老人们围坐炉边,望着窗外朦胧的雨雾,总会念叨起几句老话:“冬雨不湿衣,春雨不烂路”“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立冬雨挡门,正月雪堵门”。果然,这冬雨看着绵密,落在衣襟上却只留一层微凉的湿意,不似夏雨那般黏腻,也无春雨那般濡湿衣衫,倒添了几分清冽的通透,只是这雨丝里藏着的寒意,也悄悄宣告着漫长冬日的开启。雾与雨缠缠绵绵,把天地都揉成了一片朦胧的白,远处的屋舍、枝头的剪影,都在雾中渐渐模糊,只剩雨丝敲打着伞面的轻响,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往日里还带着几分“假春”模样的柳树,许是被这雨雾里的寒意惊着了。前几日还泛着嫩黄的枝条,此刻已失了往日的柔韧,雨丝顺着柳丝滑落,把叶片洗得透亮,却也加速了它们的凋零——原本浅绿的柳叶,在雨雾中慢慢褪成枯黄,一片片打着旋儿脱离枝条,有的贴着湿滑的枝干轻轻晃悠,有的干脆坠入泥中,只留光秃秃的柳丝在雾里低垂,像极了垂首沉思的老者,尽显落寞。
不远处的枫树,曾是秋日里最热烈的存在,此刻却也扛不住冬雨的侵袭。雾霭缠在殷红的枫叶间,像给每片叶子都覆了层薄纱,雨丝打在叶面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原本饱满的红叶渐渐失了光泽,边缘开始发卷、泛褐,风一吹,便簌簌落下,红得热烈,落得决绝。不多时,枝头便稀疏起来,仅余下几片残叶在风中瑟缩,枝干光秃秃地伸向灰蒙蒙的天空,萧瑟之意扑面而来。
银杏树的变化更是直白。前几日还满树金黄,像挂了一树的小太阳,冬雨一淋,大雾一裹,那些扇形的叶片便开始批量“退场”。雨丝顺着叶脉渗透,把金黄的叶片浸得有些发暗,轻轻一碰,便从枝头脱落,有的在空中打着转儿,带着雨珠的重量,重重砸在地上;有的则被风吹到墙角、石阶旁,叠成厚厚的一层。待雨稍歇,再看那银杏树,枝干早已失了往日的繁茂,光秃秃的枝丫在雾中交错,像一幅疏朗的水墨画,满是秋冬的清冷与萧瑟。
路边的花草早已没了盛夏的鲜活,冬雨落在它们枯槁的茎秆上,雾气萦绕其间,像是在做一场温柔的告别。那些曾经热烈绽放的花瓣,如今蜷曲着身子,在雨雾中渐渐消融,却也悄悄把养分还给土壤。这雨与雾,看似带着几分“雷霆手段”,催着苍老的枝叶退场,逼着萧瑟的景致登场,实则藏着最细腻的心思——它们洗去枝头的尘埃,让该落幕的从容谢幕,也为该登场的悄悄铺垫。老人们说的“烂冬”,许是冬日湿寒的漫长,可这冬雨浸润土地的模样,又何尝不是在为来年积蓄力量。
雨丝越落越密,雾气渐渐漫过脚踝,浸润着干裂的土地,原本板结的泥土渐渐变得蓬松柔软,仿佛在沉睡中舒展了筋骨。或许此刻看不见生机,但这冬雨落下的每一滴、大雾笼罩的每一寸,都是在为来年的新生蓄力。待到来年春风拂过,雾散雨歇,柳树会抽出新的嫩芽,枫树、银杏会重新缀满枝叶,那时便知“春雨不烂路”的深意,也会懂今日冬雨的馈赠,早已把萧瑟,酿成了彼时的蓬勃。至于“正月雪堵门”的期许,也藏在这雨雾里,等着冬日的厚雪,为大地盖上一层温暖的棉被。
立冬至,冬雨来,大雾漫。它没有春雨的缠绵,没有夏雨的磅礴,却以雾的朦胧、雨的凛冽,划分着季节的边界,也承载着老辈人的生活智慧,孕育着岁月的轮回。站在雨雾中静静聆听,那淅淅沥沥的声响,是冬天的序曲,也是新生的序章。
今年的冬天来得早,又是雨,可能雨雪天气较多,时间较长,我们将会面临一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冬季怎么过?我们要保重身体,注意防寒保暖,多加锻炼,更重要的是要有个乐观的心态,让每一天都过得快乐开心,把世事看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