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酣睡,它就是我想象中的桃花源的模样,青山绿树,小桥流水,黛瓦白墙,在悠长的岁月里,轻声吟唱着舒缓的歌声。游人纷至沓来,喧嚣声把沉睡中的乡梦吵醒了。朴实的村庄并没有因此而恼怒,而是缓缓睁开眼睛,用清冽的山泉洗一把脸,露出纯真的笑容,莞尔一笑,热情接待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客人。
村边一池清水,湖畔绿树环绕,浓荫蔽日,树影斑驳。一条石径穿过湖心通向村庄,游人纷纷越过石径上的拱桥,红男绿女的身影倒映水面,随着水面上的涟漪荡漾,清冽的池塘,顿时变成了五彩池。湖畔人家的黛瓦白墙红楹联,以岸边的石板路为中心线,水中的倒影拼成了流动的画卷。远方的山峦投影在湖心,山影在湖面上浮动,顿时觉得村外的青山增添了一种妩媚的神韵。
池畔树下聚集着百余名文艺青年,他们依次排列,挤满了池塘南岸,一个挨着一个,个个安坐在折叠椅上,支起画架,铺开五颜六色的调色板。一只手扶着画板,另一只手轻握画笔,蘸着墨彩,一涂一抹,临水写照,捕捉古老乡村的诗情画意,描绘出最美的乡村画卷。他们是美的捕猎者。
村中心的月沼是一名明镜,蓝天白云在水中飘荡,飞鸟展翅轻轻掠过,日月星辰在清波上闪耀光芒,岸边高墙老屋汇集成一幅水墨画,古老的乡村在这里延续着宁静的好时光。月沼也是一面魔镜,任凭人世更迭,世事风云激荡,数百年来,它依旧清波荡漾,不竭不枯,汩汩如泉,它似乎深不可测,但又清澈见底,它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将宏村的数百户人家凝聚在它的周围,耕读传家,知足常乐,安静地度过漫长的时光。月沼是宏村的心脏,给这座古老村庄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新鲜血液,给村子里的人们增添生命活力,它是宏村人的灵魂,离乡者永恒的牵挂和乡愁。
月沼旁的汪氏宗祠是村中规模最庞大的建筑,其中的乐叙堂更是气势恢宏,屋宇敞亮,雕梁画栋,粗壮的梁柱支撑着屋顶,依旧显示着往昔的奢华,从中可以看出其辉煌的历史。村中仍完整保留着几处老屋老宅,散布于村街各处。敬修堂、承志堂、德义堂、树人堂、务本堂、志道堂、万氏故居及汪大燮故居等,均保存完好,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伫立在村街上,这些老房子的主人,不知换了多少代人,一代一代的后人,继承着先辈创造的这份珍贵遗产。他们精心维护,及时修缮,忠诚守候着世代流传的祖传家产。如今,这些老宅更是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这座古老村庄的历史兴衰,在新时代焕发出历史的荣光,一变而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让宏村焕发出崭新的容貌,旅游激发出宏村蓬勃的乡村活力。
走进宏村,显而易见,旅游给宏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每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上万名游客,顿时人潮如涌,涌进了街巷狭窄的村庄。本来只有数百人的小山村,如今到处都是人,一下子就蜕变为喧嚣的游乐场,把往日乡村的宁静都挤走了,整座村庄陷入旅游的狂欢浪潮之中。万千游客远道而来,兴致盎然地走进这座山水怀抱中的村庄,原本是为了体验那份恬静的乡村生活,但转来转去,却只能看个热闹。不尽财源滚滚来,山村诗意何处寻?
宏村的最初建设者,当初选择这个地方,肯定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既要选择风水宝地,依山傍水,远离闹市,又要有地可耕,有水可饮,以资丰衣足食,长久安居。虽说是远离闹市,但又不至于太偏僻,以便于外出经商,入市买卖,谋取财富。在闹与静中取得和谐,在远与近中求得平衡。这是当初的最佳选择,但绝对没有想到数百年后的宏村,会成为一处人气爆棚的旅游度假胜地。
宏村具备整体规划,村庄布局完整,设施完善,村街曲曲折折,看似有些凌乱,但却井然有序。据说整个村庄呈一头牛的形状,月沼是心脏,南湖是牛的胃,曲折的村街就是牛的肠肚,村外跨河的四座小桥就是牛腿,而北山正是这头卧牛抬起的头。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宏村这块风水宝地,就这样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直到有人兴建了整座村庄,数百人聚族而居,数百年间,也仅是平静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和日子。宏村人躲过了兵匪战火的袭扰,避免了饥馑瘟疫的灾难,逃脱了水旱虫蝗的围困,青山不倒,绿水长流,生生不息,友爱相助,全村人艰难地维系着这座村庄的命运。
游客们纷纷挤进几户大宅院,观赏昔日大户人家的厅堂布置,感叹兴衰,触摸村庄古老的历史脉络。这些大户人家大多依靠在外经商致富,大多是明清朝代的盐商,所谓徽商也。他们在外历尽艰辛挣足了雪花银,便回乡起造屋宇,奢华程度不亚于江南富商巨贾的豪宅。在他们心目中,只有在故园建设一处高宅大院,才算有了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安乐窝。另一方面,高大宽敞的屋宇显得十足体面,足以光宗耀祖,夸耀乡邻,充分满足了心理需求。
如今,这几处古宅都成了建筑历史文物,成为整座村庄的财富,也是游客来宏村参观的主要景点。昔日古宅的后人们,都在村子里经营饭馆、民宿,生意火爆,收入可观。他们足不出户,在村中创业,日渐兴旺的乡村游,为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家家过上了富裕幸福的乡村生活。
我躲开喧嚣的旅游团,离开村中心的月沼,在曲折狭窄的村街里漫游,信步而行,观赏村街村貌。屋舍拥挤,老墙斑驳,石板路下流淌着一股溪水,潺潺伴我,走向幽巷深处,户户皆开店,家家尽经商,不是饭馆就是民宿,或是土特产商铺,恍如置身于哪个古城的商业街。忽然在小巷尽头邂逅一树石榴花,正是初夏时节,满树榴花红似火,令人喜出望外。我以为到了石榴树就没有路可通了,却从那里转个弯,走进另一条小巷,两侧几家小店颇有特色,多为茶叶店,也有的在街边摆摊出售山货。在这古朴优雅的山村里,咖啡屋显得格格不入,却又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在这小巷深处,何人能闻到咖啡的馥郁芬芳?
一位老妇蹲在一堵高墙下,伛偻低头,双手捧着一部佛经诵读,她身旁放着几瓶酸梅汤,这就是她待售的自制商品吧?很少有人来到这条僻静的小巷,当然是没有什么顾客,她似乎也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意冷清,聚精会神讽诵经卷,沉浸于内心深处恬静的精神境界。
小巷出口有一家小酒灶,橱窗陈列着多种果露酒,大约是店家用鲜果酿造的酒。店内柜台上摆放着几只酱色大酒缸,只不知缸内盛着什么酒。一位窈窕少女在门口,倚门而立,低头看着手机,她应当就是酒店的主人吧?
好酒不怕巷子深,不知村酒的滋味如何,但游客并非为酒而来,结伴而来的年轻人更喜欢这里的咖啡和饮料,看风景悦目娱心,观老宅感慨万千,品尝美食,拍照留影,流连忘返,在古风古韵的村庄里,感受别有韵味的乡风民俗,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快乐。
村口矗立着两棵大树,一为枫杨,一为银杏,皆为百年老树,树干粗壮,二三壮汉不能合抱,枝叶繁茂,直插云霄,蔚为壮观。游人在村中周游一圈,走出村街,纷纷跑到大树下乘凉歇息。从北山流下来的溪水,在村口桥下流淌,夏风清爽怡人,水声悦耳动听,顿时令游人恋恋不舍离开。
游客们像候鸟一样,飞来又飞去,只有到了晚上,众人散去,宏村才恢复了往昔的宁静。待到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的时候,皎洁的月光照拂着朴实的村庄,抚慰着村民的心,让他们沉入甜美的梦境。月亮在月沼的池心里随波荡漾,群星在南湖的清波里熠熠生辉,岸边几点灯火,几多迷离,宏村的夜晚比梦境还多出一份诗意。
有的游客留下来了,住进村中的民宿,享受一顿风味可口的乡间晚餐,夜晚三五好友聚拢在寂静的院子里,饮酒品茶聊天,惬意十足。夜半仰头观赏满天繁星,便可重温乡愁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