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毛家美的头像

毛家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9
分享

再读《人生》

再次阅读路遥先生的《人生》,感悟和体会和往日截然不同。高加林作为农村文化知识青年,受过高中教育,教过三年书,参加过县委办工作,直到被遣退回出生地彻底为农民身份时,依旧是农村文化知识青年,但生活阅历却丰富许多。

让人感觉:农村文化知识青年的人生路怎么那么坎坎坷坷呀?其实,不光是农村文化知识青年,谁的人生都是坎坎坷坷的,不坎坎坷坷,那都不叫人生。青年人,吃点人生的苦,那才是完整的人生。就像我自己,依靠外借生活费完成中师学业,特别是第一学期寒冬,依靠一床被子度过一冬的严寒,想想即心酸又后怕。这些自我人生坎坷,今生无法抛弃!如果抛弃这些扎心记忆,怎么对得起别人对我的“寒门”称呼呢?我初三学年冬季学期,我的手背冻得溃烂流着似血非血、似浓非浓的臭味液体时,我还是坚持苦读;姐姐见着我冻伤的手哭着说:算了吧,轻巧的活路轮不着你,何必受这洋罪?回家吧。我笑着说,么啥!其实那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在哪?别人读,我也跟着读,就打算凑个热闹吧!就是肚子从来么吃饱过饭 ,常常羡慕快下晚自习就寝前教室窗外飘来炊事员5角钱一个酸菜粉条包子,我也只是闻闻香味而已。

高加林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当他被别人取代代教时,我们为他愤然不平;当他被遣返出生地为农民时,我们为他惋惜;当他拒绝秀珍的爱情时,我们似乎觉得他不地道;当他工作危机遭到亚萍抛弃时,我们为他伤感人生。

先谈谈高加林的事业吧,就读高中毕业,虽然么上大学,相比较同村同龄人,是农村文化知识青年。教过三年书,被人顶替回家务农一段时间,幻想许多,皆未实现。受自己叔叔工作关系影响,别人运作招工借调到县委办上班,24岁被人举报遣返回村为农民。事业是所有农村读书人的向往,无论是什么事业,只要有成功、有成就、有辉煌,人生就算成功。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走进大学,那个年代是包分配的,假如高加林大学毕业,就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随之而来就会有相对体面的人生。从那个年代开始,农村人读大学改变命运,是大面积年轻读书人的追求和向往。我那时的同龄同村人,有的步行60余公里到县高中求学,有的依靠破旧的自行车来回穿梭到高中求学,吃不饱、穿不暖,依靠顽强的毅力和抱负读完高中,走进大学,得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过着相对体面的生活。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诱惑!就是现在,只要孩子好好读书,家长千方百计租房买房,照顾孩子读书,家乡少数孩子走进清华、复旦大学就读,让人好不羡慕,这就是读书、读大学的魅力!

再说说高加林的爱情吧!秀珍是一块“金子”,谁得到她都是幸运的,可高加林一心追求和向往城里人生活,拒绝了秀珍真挚的爱,辜负了秀珍对他的爱。那个年代,谁可能得到金子呀,何况秀珍是活的“金子”呀。就算和秀珍结婚,也不影响高加林在城里工作和发展,因为秀珍自己会劳动,有智慧,构建中等农村人生活是不在话下的,也不需要加林为她付出什么。可高加林偏偏就要抛弃秀珍,去追求什么城里人生活,结果可想而知!机会和机遇在我们面前呈现时,我们要努力设法抓住他,稍纵即逝!等高加林再次回村时,秀珍已为人妇,过去的美好已全然不在了。和亚萍恋爱,双方是有目的和企图的,这样的爱是需要利益链接的,当利益链接断时,这种爱就不复存在。当遭到遣返,亚萍立即抛弃加林,当加林独自一人走出县委大院时,感觉人生如戏一切皆是枉然。

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的人生都在关键时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你选择对了,未来的路荆棘相对少些,就会平坦一些;当你选择不对时,未来的路荆棘相对多一些,人生就过得艰难一些。倘使加林选择秀珍结婚,秀珍会包容他的缺点,至少婚姻是幸福美满的。

再读《人生》,我们不要辜负一生中帮扶我们的人,面对人生抉择时,要慎重抉择,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异想天开的抉择,否则追悔也来不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