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此前几番犹豫,最终还是拿定主意,要写一下外甥的琐碎事。他是个地道的农人,多来年没干出什么大事。然则他亲历的一些芝麻小事,又跟社会变化相关联,这才想要写他。
外甥务农那年,还不到十四岁,才上初中一年级。谁也没料到,忽然传来一条消息,农村要推行土地承包政策。时隔不长,乡政府果然派人下来,将集体的土地分到了各户名下。他家有六口人,分到了十八亩土地,一家人挺高兴的。以往集体农活分门别类,按人的能耐大小分开来干,谁能干啥就去干啥。一分田单干,情形就完全变了。谁家的土地,谁家必须亲手去种,锄草浇水收割,才能收获果实。户户自顾自,家家忙种地。还缺犁地牛,也缺拉车马,更缺干活人。他家也是那种情形。父母多么希望有个帮手,能为他们干点杂活。该去哪找这种人?一时没有头绪。
某一天,外甥放学一进家门,就向他妈要钱,说是学校统一定了校服,明天学生到校,必须要交清服装费。家里正好缺钱,他妈就厌烦地回了一句,钱在地里还没长成,等到秋天挖出来再给你吧。外甥一听就来气,不满地扭头就走了。他爸就嘟囔,娃仔已经十四了,就知道上学,贪玩,还时常要钱,一点忙也帮不上,可真伤人脑筋。他妈就叨叨,娃仔就是上完初中,也当不了干部。还不如趁早退学,干活挣钱。可外甥就是不同意,就跟爸妈闹别扭。闹来闹去,最终还是他回心转意,主动退学回来,心甘情愿搭帮爸妈干活,还道出一番心里话:“我是兄妹的大哥,已经长大了,就该懂道理,做榜样,分担家庭责任。往后好好干活,多多挣钱,让弟妹好好上学,将来都有好工作。我嘛,天生笨脑子,就不是上学的那块料,就该安心种地。”
外甥就先做爸妈助手,边学边干各种农活。从种到管到收,各个环节都有窍门,他就虚心地学,用心地记,一次没学会,就反复练习,一次没记住,就反复回味。还告诫自己,该掌握的诀窍,可得学会记牢,随时都能用,不然你就是在混日子。还再次向爸妈道出心里话:“我可不想一年又一年瞎混,一定要用心掌握各种诀窍,用上两到三年时间,能够变成种地行家,好让你们放心。”经过两年多磨炼,他果然说到做到,已经能熟练地干各种农活,而且干得挺出色,就得到了爸妈的认可,旁人的夸奖,让他特别高兴。
就在那天,他心头冒出一个好想法,七月初,冬小麦一收完,就抢时间把麦茬地清理出来,复种大白菜,秋后就可再挣一些钱。爸妈听完他的想法,一时谁都不吭声。少许,他爸干笑一声才说,娃仔的点子怪好的,可事情并不好干。怕就怕咱们把菜种子撒进地里,土地爷不开恩,满地出不了几棵苗,白忙一场不说,还会浪费钱财,太不划算。他妈就紧接话茬说,这事谁也没干过,倒是应该试一下。要是弄成咧,可就多了一个来钱门路。他爸只好说,要不就先种一亩试一试,看情况再说。外甥却不同意,还说他想试种三亩,就执拗地干了起来。一家人起早贪黑干了几天,硬是把那件事干完了。此后,天公作美,隔三见五就会下小雨,白菜苗就出得挺齐全,长势挺有劲头,每天都往上跳窜,短短几天就长高一截。三变五变就有了白菜模样,开始卷心,由低到高,越卷越紧。最终,棵棵大白菜都冒出嫩生生菜心,一色浅黄,呈现一片美景,景色颇为迷人。就像是从天空落下一群小精灵,听从口令排好了队伍,随时准备出发,要去树林里玩游戏捉迷藏。
到了晚秋,外甥试种的大白菜全都长成了,看上去个个有如胖乎乎的女娃,着实招人喜爱,全家人都高兴得跳蹦子。他妈就逗趣说,咱们可不能光看风景,傻高兴,还得抓紧时间,把这一群女娃全嫁出去,把彩礼全收回来,才能安心过好日子。一阵笑声过后,外甥就说,他先将大白菜拉到堡子街上零卖。星期日一到,就去县城农贸市场卖个好价钱。他卖的全是上等大白菜,谁看到都喜欢,愿意花钱买一些,那白菜就卖得挺顺利,不到半个月就全卖完了,一算账竟然挣了三千多块,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外甥由此看到了致富希望,就打定主意,下年可要复种七亩大白菜,争取挣回八千块。到时候,把家里的毛驴车便宜卖掉,亲手置办一个新马车,到时候,车厢就可装更多大白菜,去更远的地方卖个好价钱。他只是那样想,丝毫也不愿声张。下一年,他果然那么做,经过一番苦干,流了不少馊汗,七亩大白菜果然挣回八千多,真将毛驴车换成了新马车,本村年轻人都很羡慕,想要撵上他。
二
外甥可有了新的目标,一定要更加卖力种好大白菜,挣回更多辛苦钱,最好能在两三年内买回四轮拖拉机。有了那种机车,随时就能拉运杂物,去县城买生活用品,还可装满大白菜赶往远处去卖。皇天不昧苦心人,他一年接一年苦干,一年又一年攒钱,到第三年卖完大白菜之后,总算凑够了那笔钱,就将时风牌拖拉机买了回来,成为本村首个有机车的人家,可给他爸妈争了光,就让全村人高看一眼。他就更加有信心,下一年又多种了几亩大白菜。事后他就有了一种想法,大白菜越种越多,全都长成之后,天气已经变冷了。半个月之内,不可能卖完那么多大白菜。要是顾不上拾掇,还长在地里,十有八九就会冻坏,全烂在地里。这可咋办?思来想去他就有了好主意,干脆及早动手挖个菜窖,到时候,将所剩的白菜全放进去,就一棵也不会受损。他就赶紧动手干起来,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将院外大菜窖弄好了。
有了那个大菜窖,也使他有了新想法,索性把卖菜方式也变一变。现有的白菜只卖多一半,所留的少一半全放进菜窖。等到了腊月里,人们置办年货时节,见天将窖藏的白菜拉到县城去零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他就抓紧时间,先卖那一批白菜,见天都在东跑西颠。堡子街上人少了,他就往县城跑,持续卖上几天,眼见来买白菜的人一少,他就去别的乡镇找销路,要是卖得好,就多跑几趟。若是情况不好,就赶紧去别的地方碰运气。他还半夜就出发,赶往邻县去卖大白菜,寻找更多销路。只要能将大白菜变成现钱,哪怕要跑再远的路,要吃再大的苦,他都不在乎。
在本县偏远山区,他还遇到了几种情况,有人很想买他的大白菜,可手头没现钱,要拿粮食兑换,他当即就回话,没问题,我满足你心愿。有人很喜欢他的大白菜,可一时没现钱,要用土豆兑换,他爽快地搭话,可以跟你货换货。还有人要拿活鸡兑换他的大白菜,他就笑嘻嘻说,我可占你便宜了,真不好意思。他采用灵活方式卖菜,每年所种的大白菜都能卖完,得到的收入就一年比一年多,他家的日子就越过越好,就让一些人羡慕。还夸他肯吃苦真能干,确实是个好小伙。
三
因外甥有好名声,就有人主动上门提亲,要把他亲戚家姑娘柳娟介绍给他。他认识柳娟,心想她体格挺好,踏实肯干,能够成为他的好帮手,就应下了那门亲事。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柳娟这才道出一个想法,从今往后,他们一起使劲干多挣钱,年年攒钱,等攒够了买楼钱,就去县城买一套楼房。到了冬闲时节,能够过上城里人日子,外甥没任何意见。他们就按照约定,愈发卖力地干活,希望一年比一年挣来更多钱。除了复种大白菜获得一笔收入,冬闲时节,他们还去甜菜基地干零活,额外获得一笔报酬。但凡有挣钱机会,他们就一起去干杂活,增加一些收入。
经过十年苦干,逐年积攒,他们手里总算有了九万多存款。柳娟就笑嘻嘻说,买楼钱总算攒够了,一起去县城买楼吧。外甥没意见,他们就乐颠颠赶到县城,支付八万元买到了一套新楼房,柳娟的心愿得以满足,就使她特别高兴。高兴之余,她就道出另一个想法,要不索性再买个门面房。过几年,都不想再种地了,就在县城开个杂货商店,挣钱过安稳日子。外甥粗略一算,剩余的钱只有一万多,买一个门面房得花三万,还差一万多。他不想拉账,就说钱不够了,过两年再买门面房吧。而柳娟执意要买,还说好机会一错过,可就再没有了。就是贷款两万,也不算啥负担。外甥害怕误了好事,媳妇要跟他闹别扭,以后日子不好过,只好勉强同意,买下了那个门面房。
那年,到了冬天人都闲下来,外甥和媳妇就赶往县城,住进自家楼房过城里人生活,心情特别畅快。无事可干,他们就一起高高兴兴出门,这个商场走一走,那个超市看一看。事先说好只饱眼福,决不能乱买东西,谁也不许坏了规矩,也就只看不买。有一回,柳娟一进家门就嚷嚷,看上了一件新潮衣服,很想问一下最低价,可又一忍再忍,硬是没敢出声。外甥想了想,就不动声色说:“那笔贷款一还清,就给你买好衣服。”媳妇只好说:“那行吧。”此后,他们几天才出去转一圈,顺便买些日常用品。空闲时间他们在干啥?面对面坐定,一门心思下跳棋,消磨时间,调养身体。那样玩耍了一段时间,外甥就有些心虚,照实对媳妇说:“我们成天下跳棋,浪费时间,太不像话。应该找个临时工作,挣点零花钱。”媳妇就忙说:“要是挣得多,就给我买那种新潮衣服。”外甥就随即点头答应,他们就跑了出去,四处打听,最终也没有遇上好事,算是白忙一场。
第二年,他们再次进城住在自家楼房过冬,不再随意玩耍。每次出去闲逛,都要去小饭馆,或是小商店找挣钱门路。这家不行就去那家,一家接一家碰运气。他们认定只要心诚,总会遇上好机会。忙了一个多月,总算遇上了好事,有一家拌面馆愿要柳娟,要让她在店里洗盘子,干杂活,就把她高兴得笑眯了眼。外甥可不愿在家吃闲饭,就继续在四处转悠,希望能遇上好事。某日,他总算在一个货场找到了工作,从此,他们就各干各的差事,不觉其就忙到了年根。外甥没吭声,就辞了那份工作,一门心思置办年货,就使柳娟挺失望。她就埋怨外甥是个冒失鬼,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真不该想辞就辞。应该好好干,给老板留个好印象,能够让他在货场长期干下去。那话并不难听,却把外甥惹烦了:“这两个多月,我一上班就是卸货,装货,卸货,天天都是老一套,简直太挼搓人,我已经招架不住咧,才要辞职……”
“总比种地要好吧。”柳娟嘴不饶人地说,这些年来,每到夏天最热时节,外甥都要扒掉上衣,光着上半身,顶着大太阳,在庄稼地里狠劲干活,脊背晒得黝黑发亮,看似快要脱一层皮。大汗也从头上流下来,直钻眼窝,连眼睛都睁不开,真让他遭罪。外甥可说:“我早就习惯咧,算不上遭罪。”柳娟就又说,这些年来,每到秋季,地里大白菜长成以后,外甥都会犯心急病,总爱半夜爬起来,开着拉菜车东跑西颠,要把所有的白菜变成现钱,又苦又累。现在,他已经苦够了,应该早下决心,撇脱庄稼地,在城里干清闲工作。外甥却直摇头,说他可没文化,不会写写算算,在城里只能干粗笨活,要么卸货装货,要么推车搬砖,把人累得够戗不说,还挣不来多少钱,真是不划算。柳娟可说,就是卸货搬砖,也比种地轻松,名声要好。城里人最看不起的,就是种地的人。外甥可说:“我才不管那么多。我凭本事种出瓜菜,粮食,换成金钱,自己养活自己,活得自由自在,心里踏实。”柳娟就不满地抱怨,外甥真是个犟驴,犟得能把她活活气死。外甥就苦笑着说,他在城里打工,总让老板吆来喝去,活得还不如一头小毛驴。
四
下一年,外甥不想再次进城打工,只是那样盘算,可不愿把话挑明。柳娟以为外甥妥协了,就备好了两人所用物品。到了要走的那天,外甥怎么也打不起精神,行动就有些疲沓,也懒得多说话。就使柳娟有些心烦,毛毛躁躁就说:“你可不能拖拖拉拉,扭扭捏捏,该走就走。”外甥就苦笑着回应:“老牛不想喝水,可不能强按头呀。”柳娟就笑骂:“你真是死没出息,让人恨得牙痒痒,真想咬你几口,给我告饶。”外甥一看苗头不对,就马上那样想,要是跟柳娟死杠,两人关系闹僵,往后日子可不好过,只好那般说:“看样子你实在离不开我,那我就随你走,走一步看一步。”进城以后,柳娟依旧去那个饭馆打杂,如鱼得水,每天都很高兴。
外甥则进了一家粉条加工厂,硬着头皮干重活。丝毫也没料到,某一天上午,在往卡车上装土豆麻包时,他猛地一使劲,不慎闪了腰,腰际就倏地发疼,当下他就没一点劲了,两腿直打颤,只好无奈地坐下,连声苦叹。缓了一阵,腰际不甚疼了,就再去干活,稍一用劲,扭伤的部位就特别疼,疼得直钻心,就使他锁死了眉头,一忍再忍硬是没有乱叫。外甥已成病人,无法继续干重活,只好在家养伤。就趁柳娟不在家,偷偷跑回古城村,打探一条消息。总算弄清楚,本县真要在城南修建番茄酱厂。一开春就让农户多种番茄,到时候给番茄酱厂提供原料。外甥就此有了新打算,那你干脆留在老家,抓紧时间拾掇好一个暖房,在里面繁育一批番茄苗。到时候,将小苗全都卖掉,就可得到一笔收入。就及时赶回县城,将那个想法告知柳娟,她无话可说,只好那般回应:“你认定育苗能挣上钱,那就专心干吧,我不拦你马头。”
外甥很快拾掇好暖房,种下了头一批番茄小苗。暖房必须有稳定的温度,才能使番茄苗尽快出土,逐渐长高,能够适时移栽。外甥的心就被拴在暖房里,定时往火炉加生炭,不让温度下降,也就没法再去县城。过了一些日子,柳娟风风火火赶了回来,看了看暖房,抓紧时间做好了饭菜。一起吃完午饭,柳娟就要回县城。外甥要留她住一晚再走。柳娟可说,明天可得早早上班,非得当天赶回去,外甥只好放她走了。这一走就是几个月,总是不见柳娟回家来。外甥有些不放心,就抽空赶往县城,想要弄清柳娟一直也不回来,到底有啥原因。他先去自家楼房打探柳娟在不在,就见房门被锁得死死的。就掏出钥匙想要打开门锁,进去歇一歇脚,门锁却死活打不开。实在没招,他只好去那家饭馆寻找柳娟,却扑空了。就向周围人打听,这才得知饭馆魏老板承包了仙客来餐厅,早就搬了过去。外甥就赶紧跑到了那边,这才见到了柳娟,暗自松了一口气。
外甥一时性急,就照实盘问柳娟:“好长时间,你都没回去,到底咋回事?”柳娟一愣,就不耐烦地回话:“自从搬到新餐厅,老板就让我当了领班,还让我去参加技能培训,把我忙得顾头,顾不了脚。哪有闲空回去?”外甥只好苦笑,柳娟见状就冷冷地说:“你呀,真不该跑来找事,惹我心烦,真是死没出息。”外甥碰了一鼻子灰,气得够呛,硬是忍住一肚子窝囊气,扭头就走。无精打采赶回家,前思后想一番,他就有了一个很糟的想法,柳娟可能学坏了,已经有了二心,嫌他是个种地的,死没出息。他跑去找她,真是丟尽她脸面,让她再也没脸见人,这才那样对待他。他就给自己打气,你可是大男人,可得好好干,干出名堂,还有名气。到时候,柳娟才会服你,愿意和你过一辈子。
五
外甥就打定主意,再也不去找柳娟。一门心思种经济作物,苦干三年,将自己变成致富能人。可要改变老一套做法,将现有耕地划成几部分,分别来种冬麦,玉米,莲花白,土豆,洋葱,大葱,辣椒,茄子,脆皮甜瓜,晚熟西瓜。冬麦快速收完,仍然复种大白菜。地里全都种上经济作物,一年下来,收入肯定会大大增加。外甥就甩开膀子苦干,常常干到昏天黑地才收工。心中满怀希望,浑身就有用不完的力气。过些日子,辣椒和茄子先后成熟了,他就抓紧时间采摘,接二连三拉到县城售卖。不久,冬麦全部黄了,他就快速收割完。尽快翻好麦茬地,及时复种了大白菜。紧接着,早熟土豆,莲花白已经成熟,可以上市了,他就将两样蔬菜拉出去售卖。此后,陆续售卖脆皮甜瓜,洋葱,大葱,晚熟西瓜,玉米,最后,连续外出售卖大白菜。
外甥成天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就到了初冬,地里的农产品已经卖完,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他就坐下来消停算细账,收入果然多了几成,就把他乐得直咧嘴,呵呵好笑。就再下决心,明年更要好好干,使收入能再增几成。进而就想到,现有耕地有些少,要能再增加一部分,那该有多好。也不知谁家愿把名下耕地拿出来,交到他手里代种?正想出去摸一下底,倒是有人主动上门来,愿将自家土地交给他代种,适当给些报酬就可以了,双方一番商议就将那事确定下来。因那人认定外甥是种地能手,能让土里长出金子,才那么痛快跟他合作。一人开了好头,另有一些人也陆续来找外甥,愿意成为他的合作伙伴。外甥明白,他们情愿那么做,主要是相信他有那种能耐。他就义无反顾地担起那份责任,把那些田地种得越来越好,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让他们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外甥积攒了一些辛苦钱之后,就拿出一部分买回一辆箱式货车,用来拉运瓜菜。那种货车既能保鲜,又很卫生,一时间就成了周围村民热议的话题。就有人很羡慕,很想赶上他。更多人则在背后夸赞,说他真是个种地行家,心肠好,肯帮人,名声好,真该好好宣扬。人们说来道去,乡领导也得知他是种地能手,古城村的致富带头人。某日,县电视台杨记者要下基层采访,乡领导就让李干事带路,一起来到古城村。
那一刻,外甥正在地里采摘辣椒。客人突然来到了地头,就使他有点紧张,赶忙向他们打招呼,两手在衣服上快速一擦,就跟他们一一握手。脑门上满是米粒大汗珠,他就不好意思抹了一把。杨记者会心一笑,直截了当就说,他是种地能手,肯定积累了不少种植经验, 他很想听一听。外甥哑然一笑,就谦虚地说,他只会种庄稼,算不上能手,真没啥经验。只是手勤快,爱干活,能吃苦,不哄地,才会有好收成。杨记者又说,听说他代种了一些承包地,肯定有很好的想法。外甥就实说,那些人家已没人种地,土地将要撂荒,让他感到很可惜,这才满足了他们的请求。杨记者就再问他,以前想没想过,要去干别的营生?他就实说,自己念书少,没文化,不会干别的,只会种地。也爱种地,就想这一辈子,可要守好老辈人留下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