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秦岭隶属陕西,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东南一隅的漫川关镇地处秦头楚尾的交界处,这儿自古曾为兵家必争之处,盛世商贾往来云集的场所,古往今来更是秦楚文化交融之地。据说源远流长的历史典故“朝秦暮楚”指的就是这里,彰显着秦楚文化独特的魅力。非遗资源、文化特色浓郁而丰富,南腔北调“双戏楼”便坐落在漫川古镇之上,见证了当年“水旱码头”的繁华岁月,印证着明清中南北商贸的鼎盛时期。
从千年古都西安出发,驱车驰骋在福银高速上大约两三个钟头便抵达漫川古镇。古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踏过一段古朴典雅的石板街,古街狭窄而曲折迂回,临街黢黑的那一扇扇木门无不见证了历史沧桑。出街口眼前豁然开朗,见一无规则的文化广场,广场不大,但散发着古朴静雅的气息。矗立在广场的左边是壮观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骡帮会馆、关帝庙和马王庙,尽显陕西现存规模最大明清建筑群。建筑恢弘,气势磅礴,风格独韵;广场右边则赫然屹立着初视宛若孪生的两座古老的戏台子。再仔细打量两个戏台方觉其样式情状又各不相同。据记载:双戏楼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此楼由陕西为代表的北方商帮和湖北为代表的南方商帮共同出资修建。双戏楼是我国唯一一座联璧式戏楼。两戏楼南北相邻,南戏楼格调灵秀精致,重檐叠嶂处停歇山顶凛然;北戏楼格调庄重大气,单高挑檐式尽显豪放粗犷。两楼中间巧妙的连接着演员休息室。双戏楼的建筑风格可谓融合南北,匠心独运。其楼顶玉瓦灰墙、兽脊飞檐各具情态,惟妙惟肖。无论是粗稳的梁柱、亮堂的藻井,还是精雕的围栏、斑斓的屏障都让游人可见其精湛的工艺。真可谓:“嘻!技艺灵怪异哉。”双戏楼和广场对面的马王庙和关帝庙一一相对,无不彰显着当年南北商帮各自的忠诚信仰!纵观这一座座非遗文物,不禁浮想当年的盛世繁华:南楼飘荡的汉剧、黄梅戏婉转悠扬;北楼响起的秦腔豪迈粗犷。一时间,汉剧《空城计》、秦腔《三滴血》等传统剧目争相亮相,各显神通。台上献艺的南北戏曲班子相互交流切磋、同台竞技;台下往来的南北商贾们摩肩接踵、行礼作揖。一起驻足耳闻台上亲切的乡音,心照不宣地欣赏着一场场“南腔北调”的表演,这壮景无不流露着多元文化共存的独特之妙,精湛绝伦,无不令人拍手叫绝。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恰逢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的季节,可悠闲自驾或乘坐便捷的高铁,兴高采烈地陪伴着妻儿老小,短短三两时辰就能漫步于康养多姿的漫川古镇,徜徉在一个古老与现代相融合的秀美温馨的小镇上:山里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踏着干净的青石板街面,轻轻掀开一面面漆黑光亮的木板门,柜台上品目繁多的土特产一览无余。回眸间,一座座古老庭院装满幽深冗长的故事。悠然前行,忽闻空中洋溢着“陕西大院”里珍馐佳肴的芬芳,不由垂涎三尺,驻足寻觅间已在眼前。一头钻入阔气的院门里,竟已是高朋满座,大家酣畅淋漓地品尝着“漫川八大件”的美食,尽情享受着漫川人家的善良厚道与热情亲切,忍不住贪饮几杯源于本地的佳酿“苞谷酒”,甘冽醇香、美味佳酿令人陶醉,瞬间忘却了都市生活的枯燥繁杂和劳碌,惬意体验着山间乡村小镇“慢生活”的节奏。无比舒心而流连忘返。
若逢每年的三月三和端午节,走进漫川古镇,你就会远远地闻见文化广场的上空激荡着阵阵鼓乐和鸣,喝彩声声。那一定是双戏楼的两个联璧戏台上同时照例在表演着“南腔北调”的传统戏曲,台上的生、旦、净、末、丑各具情态,唱、念、做、打各显其能。毋庸置疑,此刻台下已是人声鼎沸,游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伴随着四周摊贩的吆喝声,热闹非凡。乡音悦耳笑声朗朗,“黄发垂髫”其乐融融。无不沉浸式的体验着其古往今来的尘世沧桑与人间风情。
蒸蒸日上的时代,莽莽秦岭正如数家珍般向世人展览着珍贵的“非遗文化”,其间自然掩藏着中国南北文化交融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活化石”——南腔北调“双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