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明白的头像

明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4
分享

羊坪的故事

秦岭腹地多藏珍宝,古树奇石如数家珍,屡见不鲜且无奇不有。

羊坪,原名“卧羊坪”。乃是岭南一山腰凹陷出近百亩的平坦之地。其地势奇特:偌大一坪,坦荡如砥,三面青山环抱,山上绿树葱茏;大坪土地肥沃,红土黏润厚实,世世代代养育着祖德流芳、民风淳朴的羊坪人。这在崇山峻岭间本不稀奇,稀奇的是这大坪的中心点上不偏不倚地凸起一巨石,方圆一里,浑然高耸。巨石全以青石经年累月层层堆砌而成。这种青石接近大理石,密度大,青釉平滑,无论大小薄厚,每一块儿皆是四楞见线,方正坚固,为当地人们盖房修屋时必选的上乘基石。突兀的巨石上不生杂草树木,只在其罅隙长出一簇簇旺盛的龙须草来。更加令人奇异的是远观这座巨石样貌,活脱脱像是一只坐北向南卧于大坪里的“石山羊”,“羊头”下倒生着的几丛“龙须草”活像一缕缕“山羊胡子”,且这巨大石羊的羊头昂首张望着对面深壑相隔的“庄根儿”,情态惟妙惟肖。因而先人取名此地叫“卧羊坪”。

当年卧于大坪里的这只石山羊前方咫尺之间曾冒着一眼汩汩泉水,清甜可口,长流不息。其尾后千米之外的山根处有一棵六个成人合抱粗的大槐树,高达十一二丈,树下是庇护着几户人家簇拥的院落。更为神奇的一景是:当年曾亲临过卧羊坪且极具胆识的人攀登上这石山羊,站在高耸悬空的石羊头顶竟能眺望到下游三十里外寨垭梁上守望的那尊“观榜猴王”,实属稀奇。彼此遥相呼应,颇具灵犀和神秘感。“猴王观榜”也是大自然赋予的一座胜景,同样也是凸起的一座巨石,遥观神似一美猴蹲坐守望的神采,十分逼真,引人入胜,保留至今,已是远近闻名。传说“猴王观榜”若遇上对岸青山腰间那面石皮自然脱落将预示着当年要出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卧羊坪的石羊”若赶上那年其全身龙须草长得浓密茂盛的话,当年这里定会出个发大财者。皆因拥有奇石的这两地被众人敬仰为出“人才”和出“人财”的风水宝地。那么,是“人才”至上还是“人财”至上?故此成了当地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岁月更迭,日渐养育着近百十户人家的卧羊坪被列为一个行政村。当年卧羊坪依靠满坪肥沃深厚的红土地能高产“红薯”竟成了全乡勤劳致富的“领头羊”而出名,当时被誉为勤劳致富“模范村”的卧羊坪村纷纷引来络绎不绝的外村代表团前来观摩和学习。在那个亟需解决温饱问题的年月,卧羊坪盛产的红薯全身是宝,更解决了各家各户的温饱。至此出了名的卧羊坪被乡上列为“农业学大寨”的第一个试点村,更要打造出全乡的“样板”。于是全乡抽调数百青壮劳力在卧羊坪日夜大干一冬三个月,兴修水利,改造梯田。由于修造梯田需要大量石料砌坎,那些无知的外村人把目光纷纷盯在就近取材而省时省力的那头石羊身上,一层又一层的剥落其全身覆盖的青石头,无论大小薄厚皆能派上用场,犹如一场从不罢休的“薅羊毛”。那尊可怜的巨大石山羊,由日渐变瘦到消失全无。如今只剩下一眼水井躺在大坪中独自“泪流”。

说起那棵大槐树也是神奇多多,六个大人联手才能合抱住的树干上分叉成三股巨大树枝直指苍穹,巨粗无比,巨枝再生道道细枝嫩条,枝条绿叶缔结,大树无比茂盛。树下一户人家因地制宜,借助树干为一面墙而建修猪圈,一举两得,着实便捷省力不少。这棵大槐树树龄几何当时已经无人知晓,或许上千年,也许数百年,已无资料佐证。经年累月之后,大槐树的树干靠东边日渐干枯腐烂出一人多高的大洞,村里的孩子常常在此嬉戏玩耍,未免一番开凿深挖,树洞越扩越大,大到里面竟能放上一张小桌子也倍觉舒适宽敞,于是村里的大人常在炎炎夏日来此聚三集四,打牌行令,避暑聊天,其乐融融。大槐树尽管树洞大开,疮痍百孔,但其上依旧枝繁叶茂。春生,夏绿,秋黄,冬藏。周而复始,延年益寿。

忽一日,村人听闻大槐树的洞内顶端隐约传来神似鸡鸣之声,人们闻声细细搜索发现一大蛇盘踞其上,人们只见蛇身难见其首尾。后来有老人讲偶见一回蛇头,其头顶生一鸡冠模样,便起名叫“鸡冠蛇”,奇怪的是这条盘踞在大槐树上多年的大蛇从不伤人,也不乱窜院落扰民,只在这棵大树上捕捉害人损树的老鼠吃。年长月久,鸡冠蛇昼伏夜出,夏现冬隐,本是太平。可是有一天,村中一醉汉莽夫遇上大蛇后竟将其残忍斩杀。大蛇离世后的三年之内,大槐树枝叶都长得稀稀落落,如若大病一场而奄奄一息的老人。

那时候羊坪村初建一所小学,的确解决了村中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当时条件有限,校舍简陋无比,除了几间不漏雨的房屋,教室里连张像样的桌凳都不具备,孩子们听课时都是筑一泥墩为桌,倚一横木为凳。为此,村人聚室而谋,有位年长而目光浅薄的“智叟”陡然提议砍伐掉村中那棵大槐树,纷纷又得到几位年高体迈的老者“高赞”。其实他们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声称砍倒大槐树为学校为孩子置办桌凳,其实心中却打着将来用其上等极佳的木材为自己做副寿方棺材的“小九九”,结果“智叟”的提议变成了现实。据说全村七八个木匠为此整整忙活了一年,全靠传统的木工技艺--手锯,刨推,凿眼,铆钉……木工们仅仅只用这棵大槐树的一些不起眼的边角料就制成了数十张光鲜美观的桌凳,摆在教室的一张张桌面金黄油亮,一条条凳子结实稳当。当年凭借用大槐树做的漂亮课桌凳瞬间让羊坪小学出落成全乡教学设施一流的学校。当时在全乡教育领域掀起一番波澜,各村代表纷纷前来参观,羊坪小学一时声名大噪。

岂不知大槐树最上好的“真材实料”已被村中那群鼠目寸光又自私无才的“智叟”们偷偷带到地下去了!自此,后辈子孙们再也没有机会目睹那棵大槐树千百年来的卓越风姿。

如今,这里悉知“卧羊坪”名字渊源的后生寥寥无几,更忘却了曾经藏匿着奇石古树的神奇,他们只一味地称此为“羊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