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穆海峰的头像

穆海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8
分享

游朱雀国家森林公园

乙巳蛇年五月二十七日周日早上六点,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我的心一紧。与朋友约好的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一日游能否成行,成了一连串的感叹号加问号。又过了半小时,雨声渐小,妻子鼓足勇气,既然景区已于前天约好,我们何不驱车赶它这一遭。大不了来个雨中登山,只要景区放行,这雨中的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也许会有另一层不一样的景色哩!我电话直直打给朋友,朋友立即手机重约,我们匆匆准备行囊,约好七点老地方会合,准时从豁口上高速直奔景区。

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路上雨儿时断时续。好在车子进了山口,雨已无意再下。八点二十,我们来到朱雀景区大门口,望着昨夜雨后的朱雀森林公园,满目的翠绿包围着我们,空气清新,山色如洗。看来,我们的运气还是不错。

通过手机,我对朱雀有了一定的了解。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西安市户县南部,秦岭北麓,东涝河上游,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天然森林为主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公园地处万顷森林腹地,沟道开阔,森林茂密,山水神奇,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温度二十七摄氏度。在千层绿浪中有三河六溪八瀑十八潭,形成五大景区,一百零五个景点。无数奇岸怪石掩映在密林巨树奇花异松之中,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景区距西安七十三公里,面积两千六百二十一公顷,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六以上,山势雄伟,水石奇异,林幽景秀,其“冰晶顶”之雄,“龙潭子”之奇,“奇秀峰”之险,“芦花河”之秀,“秦岭梁”之幽,“挂天飞瀑”之壮观,各具特色。

听朋友讲,这里的五大景区即秦岭梁景区、芦花河景区、龙潭子景区、奇秀峰景区、冰河翠景区。秦岭梁景区和芦花河景区在公园前段,沟道开阔平坦,山环水绕,森林茂密,为游人休闲避暑之胜地;龙潭子景区以水景为主,奇秀峰景以山景为主,冰河翠景区以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和冰川遗迹为主,属游人观光揽胜的主要景区。

计程车将我们一直拉到龙潭子景区。通过道边景观标识,我对龙潭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龙潭子景区以水景为主,龙潭河蜿蜒曲折,穿山越涧,忽隐忽现,瀑布、潭涧如飞龙串珠;挂天飞瀑,落差八十米,如银河倒挂,仰望蓝天白云,平视绝壁飞瀑,如诗若画,壮丽异常。

我们跨过龙潭河,走上通往索道的一段山路。山路在绿树灌木丛中蜿蜒而上。不远处河水哗哗流淌,树上时有鸣蝉高歌,山风习习,凉凉爽爽,好一个避暑世外桃源。

走不多远,道边有一粗壮的刺栎(俗称黑铁匠)树生长在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之上。枝繁叶茂,长青不凋,好似一巨大的自然盆景立于道边,这就是“石盆长青”。有诗云:

奇木参天五百年,

龙盘虬枝青常在。

春花艳映彩云间,

秋果丰盈珍珠悬。

我们很快来到索道,上了索道,望着眼前一辆辆徐徐拔高的各色缆车,我们的心早已飞荡在那些丛林崖壁里。揽车不断拔高,透过小小的窗户远远望去,山崖上的云雾一层层地升腾起来,远山在云雾的笼罩下是那样的仙风道骨。昨晚这里明显落了雨,雨后的朱雀公园,崖壁更加高冷,树木异常丰茂鲜美。那些不断升腾流动的云雾依山就势,似巨蛇,像银练,若白沙,紧紧地缠绕在我们的心头。我们不断地惊呼,手中的相机不断地变换着角度,怕失去这难得的空中俯视朱雀山景的一瞬间。

“快看,缆车飞进云里了!”妻子惊呼。我望着前方不断爬升的缆车,真的,前方的缆车依稀可见,更远的缆车已隐隐约约,我们的缆车也在一步一步飞向越来越厚白纱一样的云雾里。我们庆幸遇到了好景色,要不是昨晚这里的的一夜好雨,要不是今天突然的一时冲动,那此时的我们还不是呆在床上玩手机,那能看见这样仙界一样的美景哩。我激动得不得了,一边摄像,一边不由自主地唱起陕北民歌来:“大白蒸馍红点点,妹妹长个圆脸脸,红萝卜白萝卜切片片,妹妹在哥心尖尖!”一时之间,歌声穿过窗户回荡在丛林山川,回荡在云雾崖壁间,也久久回荡在我们激动跳跃的心坎坎。

“快看,瀑布!”。我高声地叫起来。透过窗户,只见左手边的一面崖壁上,一道银色的瀑布在黄褐色的岩壁上高高悬挂着。你看看,四周绿树灌木丛生,只有那片裸露的崖壁,一股瀑布飞流而下,上天独感这一片绿色美景,就在这崖壁之上,来了这大写意的一笔纵横恣肆,痛快淋漓,成全人间美景,又破了这一片单调的绿色,让瀑声呼啸而下,让山野阵阵和鸣,与飞鸟合奏,给山色添景,岂不快哉!

二十多分钟后,我们下了缆车,开始一路台阶拔高。爬高约五十多米,回头远望,好美的云海啊!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你看看,近山苍翠,远山碧透,白云一团团或大或小,或聚或散,在山顶上依依偎偎,自由自在地飘荡,一直伸展到西天上去,与天地合而为一,统一在这蓝白色的“海”里。而幸运的我们,这时似乎站在大海边上,成了真真正正呼风唤雨的“神仙”了。

再回头看,那一个个不断拔高穿梭在长空里的各色缆车,它们不正是这天地之间不断变幻着的音符吗。这时候,几只炭黑的乌鸦不时在长空云雾里低飞鸣叫着。它们是这里的主人,它们也许正以另外一种方式欢迎着我们这远道而来的朋友哩!我们不由自主地也“啊啊啊啊”地回了几声,它们的呼应之声很快的就啊啊啊啊地传来。它们好友善好客气啊!在这山野之上,在这长空之间,它们是天地之间的灵性之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它们才是这仙境朱雀森林公园里真真正正的神仙哩,我真羡慕它们啊!

我们继续拔高。很快,我们来到有名气的“双龟探路”。传说有两只神龟在此修炼,爬行登上悬崖之巅,探寻通往仙山之路,以拜众仙。有诗为证:

双龟居山久修炼,

欲拜众神望成仙。

经途奔波赶此地,

诸神会散已升天。

抬头远观那巨石,只见岩崖高啄,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在更远处的云雾缭绕青山映衬下,那双龟高抬着头颅,正虔诚地探寻着仙路哩。你看看,它们多么虔诚,这一修行不要紧,一不小心就是多少个一万年啊!我相信,只要它们一心向佛,一定会感动天地和菩萨的,一定会有出头成仙的那一天的。

我们顺着铁制台阶向上爬,右手边的一面黑色崖壁上,泛着一层湿漉漉的银光,不时有银珠水流在石面上滚动流淌,远处的层状崖壁湿漉漉的,崖壁边上的草色也湿漉漉的,空气里流动着一层湿漉漉的水汽,可见这里,昨晚是怎样的狂风骤雨啊!

我们很快来到醉仙峰,只见一山峰经千百年水蚀风化冰融,岩体千奇百态,似鸟、似兽、似桃。据传当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曾登临此山,醉迷于此,宴请众仙,至今还留有足迹哩。有诗为证:

万年雕就玲珑山,

众仙聚会迷此间。

眼前盛景让君醉,

遥望飞瀑挂前川。

这里海拔两千三百八十米,我们在标有“趁现在勇攀登;海枯石烂,我们永不散”的牌子前合影,脚下数百米外云海正在翻腾,我们留下了人生中最为激动快乐的一瞬间,此刻,我们就是这朱雀森林公园的神仙啊!

继续向上走,道边有一巨岩,岩石上有各种弯弯曲曲的肠状岩脉,这是因浅色的花岗岩岩浆沿着岩石中的裂缝后期灌入而形成,同时又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发生塑性的褶皱变形,它属于变质岩。这就是肠状混合岩。看来,这朱雀公园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生命的,它们是一首首静寂的诗,岁月静好,美在无言。

走出不远,我们就来到千仞壁。只见一面灰黑色斜石壁冷冷地立于我们的身边,崖面似刀削斧劈一般。壁面上正泛着一层明晃晃的水珠,苔藓依依鲜嫩,石缝芳草萋萋,好不气势威武。观道边介绍,又涨了一层见识哩。看来这千仞壁是有来头的,这是岩石的一组节理面,节理是一种有不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面平直,延伸广,沿着此面形成倾角近乎直立的断崖陡壁。

再向前走就是畅远台。登上顶峰,芳草铺地,花繁似锦,巨崖悬空,松绕山面,远山近景,美不胜收。山峰陡峻层层叠叠,经长期水蚀,其貌丑怪,形成群龙翻腾,远眺挂天飞瀑竟在脚下,景致让人叹为观止。有诗云:

巨灵山下奇峰峻,

芳草坪畔松涌翠。

远山近景扑君面,

云腾雾绕蓬莱境。

站在畅远台上,极目远眺,远山像一道巨大的深蓝屏障,越向天边,山色越淡成浅蓝,与远方的云天相接在一起。近处的云海白茫茫一片起起落落,舒舒展展,映衬出近处的几株松柏更加的苍翠欲滴。登高而呼,声音一浪浪传向远方,飘荡在云海上空,我们一下子忘记了年龄,个个精神抖擞,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无拘无束的孩童时光。

继续向前走,我们很快来到飞来石,只见一山峰四周如削,峰顶有一巨石,如从天外飞来。飞来峰下,有一巨形杜鹃,胸径五十公分,树冠如盖。听一游客讲,这里的高山杜鹃五月花开,艳压群芳。无疑,我们错过了观赏高山杜鹃的最佳期,我们只看到了微风中欲欲飘落的数瓣白玉一样的花瓣,和伸向长空的数条紫绿色的花蕊,这我们已经知足了。闭了眼,我们好像望见一株株雪白硕大的杜鹃花儿,正在迎风怒放,在那墨黑色的虬枝头亮相哩。

再向前走就是诗仙墨迹。只见一道黑褐色巨崖如削,壁面上道道墨迹如泼,甚是写意。传说当年诗仙李太白常来到此,激情四溢,揽景作诗,时间一久,所洒墨迹挂满山崖。

过了诗仙墨迹,就是针阔叶混交林带。只见松柏苍翠,杂生在其他不知名的杂树之间,这里高山杜鹃也比较多,灌木丛生,芳草萋萋,植被非常茂盛,与其他地方的植被垂直状况显然不同。这里是由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混合而成,是秦岭一种典型的植物垂直带谱。过了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松、云杉越来越多,这里是秦岭针叶林带,主要分布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树木,树叶呈细长针状,有很厚的角质层,广泛分布于秦岭高山区。

过了针叶林带就是望夫嘴。远远望去,只见山体上突出一崖,传说麻姑在此盼望砍樵而归的刘海,久而久之化身为石,风风雨雨,屹立于此。看来这朱雀,景景都有来历,景景面目不同,景景又都被人们赋予神化色彩,这就是高深而神奇的秦岭文化。道边不知名的含苞的黄花盛开,白鹃梅在山坡上成片地肆意开放,不知名的各色小花随处可见,云杉新芽黄嫩惹着你的眼,道边不时还有小溪流从崖壁上滴流下来,尝一尝,甜甜的,清凉可口。一句话,只要你善发现,只要你是新生活的热爱着敏感者,你一定会找到别人发现不了的好景致。

再向前走,只见一崖壁中间直直开裂,漏出一道石缝来,道路就从石缝中穿过。崖壁险恶,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封仙台。传说刘海在秦岭山中砍樵,逢遇吕祖,授以金丹,修道成仙,于此受封。

过了封仙台,就是有名的石海了。石海发育于冰缘区山顶夷平面或缓坡部位的巨大块石堆积物。岩石存在裂缝,在水分冰结膨胀情况下,岩石破裂成许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的膨胀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及岩屑,在地面平缓的条件下,大多岩屑在原地残留下来,形成碎石覆盖地面的现象。听朋友讲,终南山在距今数万年前曾经有冰川覆盖,在冰川外缘堆积了石海和石河,集中分布在两千五百至两千六百米的二级夷平面上。它们对研究秦岭第四季古地理环境和冰川发育有重要意义。

望着眼前的石海是这里的第一片海,它虽然规模比较小,它已经让我们激动万分,我们摆着各种动作与眼前的石海合影留念。这经历了数万年才孕育而成的石海啊,这是岁月沉积的海,更是天地之间大自然的千雕万凿而汇成的海。它的岁月生成不容易啊,细细品来,还真有一种无声的滋味在里边哩!

走出不远就是伏龙岭。只见左手边一山梁苍松翠柏,如一巨形苍龙起伏腾跃,巨口大张,给人无限遐想空间。站在伏龙岭边上,回头再看那云雾,白压压的像一面面河蚌的巨舌,从数百米之外的山谷里伸展开来,所到之处,云雾缭绕,松柏隐形,岩崖不在,似有仙人从远方飘飞而来,好不痛快。

我们来到高山杜鹃林。查阅手机得知,在朱雀森林公园海拔两千二百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分布着秦岭北坡密度最大的大叶高山杜鹃,其为杜鹃花科高山常绿灌木,每年四月下旬至五月底,高山杜鹃争相竞放,魅力多姿。那时的你置身花海,清风徐吹,香气飘飘,花白如雪,你会陶醉在无边的花香里。可惜的是,我们错过了赏花期。有幸的是,在这里的道边,我们看到了一只玲珑可爱的小松鼠,你看它跳上窜下,黑褐色的条纹,圆溜溜的小眼珠,毛绒绒的大尾巴,在草丛石缝里穿行,遇人不惊。它们是这里的小主人啊!你看它多么热情,它正以自己的方式在迎接我们哩!

鼓足精神继续前行,我们终于到了石头的河流石河。听当地人讲,冰融作用形成的大片巨石角砾,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谷向下缓慢移动,这就是石河。这里的石海、石河景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远远望去,整面山谷都被大大小小的石块覆盖着,远看像一群群遍布山野吃草的绵羊,那些规模不一的石块堆积在较平的地面形成石海,在峡谷坡陡的地段形成大小不一的石河,好不气场十足。望着眼前的石海、石河,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用了数万年啊,用岁月的冰刀风雨,用上苍的雷电苞雪,才成就今天这磅礴恢弘的大气象。这是大自然的大写意作品,是上苍奖励给人类的一幅绝品山水画卷。

再向前走,十来分钟后,我们很快就来到高山草甸营地。查阅资料得知,高山草甸是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其植被组成主要是冷中生的多年草木植物,常伴生杂类草,群落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生长密集,植株低矮形成平坦的植毯。朱雀高山草甸海拔两千六百八十米,此处距冰晶顶只有一千五百米,距龙潭沟口五千二百八十米。

站在高山草甸之上,环视四周,寒风习习,我们不禁裹紧了衣服。这里与山底的温差很大,景色也出奇的美。回头望着距此一千五百米的冰晶顶,整个山体都被笼在一片白茫茫的云雾里。这里的云杉低矮,个个生长得很精神,坡梁草甸一下,翠翠绿绿。而坡梁草甸以上,长相就没那样俊美了,你看看死的死伤的伤,看得人心里总不是味儿。这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山坡梁顶上风儿大,雷电雨雪对于树木的灾灾难难就大。其二,人为露宿草甸梁顶,人类的行行走走滋扰和破坏,无疑是最为直接的原因。其三是各类专家及景区守护人员,应该对于一些比较脆弱容易死亡的树木早早发现,尽可能早地进行必要的各类人工干预,以减少各类树木病虫害的发生。

高山草甸很美,绿莹莹的就像是大地的一道道毛毯,它保护着水土牢锁着泥沙,让这大美秦岭又多了一道另类的模样。静静地坐在草甸上,就像坐在绵软的沙发里。闭了双眼,微风吹着,尤其是在繁星满天的晚上,望着满眼银色的星星,身边林木阵阵,与家人一起聊天说地,谈古论今,这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

只恨我们的运气太差,原定要蹬顶冰晶顶的愿望由于昨天晚上的天降大雨,今天山上雾气又太大,景区工作人员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考虑,而封闭了草甸营地到冰晶顶的最后一千多米的路程。看来这冰晶顶,只有等到那个秋日红叶满山,或者等到那个冬日银装素裹的时候,再来领悟它的俊美与飘逸了。同样,由于考虑登顶的强度,我们买了上下缆车计程车票,从山下到下缆车处的好多步行的小景点也与我们插肩而过了。

有得必有失,世事那有那么多的完美哩。也许正因这不完美,才给了我们下一次登顶冰晶顶的勇气哩!这次游览,我们收获满满,我们看到了好多晴日没有看到的人间大景。尤其是那些云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终于让我们给赶上了。手机里的近二百张照片可以作证,相机里的吼秦腔唱陕北民歌的视频可以为证。那朱雀公园里的每一刻,我们是快乐的,我们是抒情的,我们是这大秦岭里最最快乐的神仙啊,这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哩!

回来的路上,得《游朱雀森林公园有感》小诗一首记游:

骤雨初收晓气清,云涛翻涌踏歌行。

千峰半隐蓬莱境,万壑全遮阆苑情。

草甸凝珠摇翠影,石河叠浪碎琼声。

登高欲揽烟霞色,醉倚苍崖看鹤征。

2025年6月3日于灞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