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树森的头像

吴树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7
分享

兴安深处的蓝色精灵

蓝莓又称为都柿、笃斯或笃柿,为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野生浆果。蓝莓起源于北美,历史久远,在古今中外都有记载,留下了不少佳话。据考证,在一千年前,我国就有了食用野生蓝莓的记载,一些种类的枝叶还被用做强身健体的药物。相传,在很久以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人们很是艰苦,长期吃不到水果和蔬菜,面黄肌瘦,疾病缠身。天宫的蓝娥不忍心看到北国的黎民受罪受难,化作一种蓝色的果实,名为蓝莓,滋养着神州北国的黎民百姓。从此,居住在大兴安岭的各民族人民,各个身强体壮,聪颖智慧,在这片广袤的大森林中代代相传。公元10世纪的丹麦国王哈拉德•布鲁图斯是一位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君主,原来国王经常食用蓝莓来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健康。小小蓝莓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从此,欧洲的皇室和贵族将蓝莓作为每日必备食品。几个世纪前,美洲发生过一场大的瘟疫,南美大部分土地上饿殓遍地,满目疮痍,而北美的人们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经过考察,发现是一种叫做“星星果”的水果帮助北美部落的人们度过了灾难,“星星果”就是现在的蓝莓,美洲人从此开始崇尚蓝莓。各种故事传说为蓝莓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蓝莓营养丰富,对人的健康极为有利,被后人视为健康之果、生命之果,长期风靡欧美各国,备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野生蓝莓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大小兴安岭林区、吉林长白山和内蒙古东北部林区。大兴安岭蓝莓多生长在海拔400~1000米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和林间空地,群落性强,在林缘、沼泽草甸以及低温疏林地带,蓝莓秧多成片,形成纯群落,群众俗称为“笃斯甸子”。

野生蓝莓对自然生长环境要求高,需要土壤、气候、环境等多种条件。大兴安岭蓝莓适应性强,抗寒能力强,可抵御-50℃以下严寒,是非常罕见的珍稀抗寒野生浆果种质资源。大兴安岭蓝莓属于矮丛蓝莓,株高一般在50厘米左右,叶片碧绿,长约2厘米左右,呈椭圆状,与同属一科的杜鹃花相似。蓝莓花形体小精致,花期较短,花蕾粉红,花朵显白,在花形、颜色上都无法与鲜艳夺目的杜鹃花相比,以至于有人认为蓝莓是一种无“花”果。看似无花矮小的蓝莓树,每一棵都结出几十甚至上百粒果实,硕果累累,这比杜鹃花要多胜一筹。在最温暖、雨量充沛的7月,幼果一天天长大,在长时间的太阳光照下,果色由绿渐渐变蓝,果实成熟后呈深蓝色,故称为“蓝莓”。

野生蓝莓是森林中的神奇宝藏,是当之无愧的“森林食物”。大兴安岭是我国野生蓝莓的主产区,主要生长在北纬50°以北森林与山谷之间平坦的湿润地带。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极适应蓝莓的生长,从最南的加格达奇,到最北的漠河都盛产蓝莓。连绵不断的原始森林呵护着一片片野生蓝莓繁衍生息。

蓝莓是大兴安岭产量最多的野生山果,经实地调查,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产量可占全国产量的90%,占世界的30%。大兴安岭生态环境良好,无任何工业污染,为难得的一方净土。野生蓝莓属于纯天然生长,自然长大成果,没有任何人工助长手段,虽然产量相对较低,但是营养价值更高。所以这里出产的蓝莓洁净、安全、口感好,为养生及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用野生蓝莓加工出来的果干、果酱和酿造的蓝莓果汁、蓝莓酒,已畅销国内外。

蓝莓果个头很小,甚至比不上草莓、樱桃,是水果类中的“弱势群体”。别看小小的蓝莓不起眼,却有很大的名气,单从营养价值来看,是一般水果无法与之相比的。近年来,蓝莓以其优秀的营养价值,被世界各国所追捧,甚至在欧美等国家,蓝莓被誉为“生命果”。蓝莓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十大最佳营养食品之一”。

生长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野生蓝莓,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几十倍,被誉为中国“浆果之王”,故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经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检测,果实含有大量维生素B、维生素C、多种氨基酸、花青素以及植物碱等。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黄金浆果”。野生蓝莓浓缩了植物果实的营养精华,把食与补集于一身,把品与赏集于一起,成为了水果中的极品,被众多爱果人士誉为“水果皇后”。

大兴安岭素有“中国野生蓝莓之乡”称号,从2009年起,大兴安岭地区每年都举办“中国·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野生蓝莓资源是大兴安岭主要经济作物,已成为林区百姓致富的“金豆豆”,成为大兴安岭首屈一指的地方特色产品,各种野生蓝莓产品达几十种,应有尽有。生活在大兴安岭人们真有好口福,每年7月中下旬,蓝莓果开始成熟,8月份大量上市,它的成熟期为40天左右,在这一到两个月都可以吃到蓝莓鲜果。在蓝莓刚成熟时,有些人抵挡不住深山里的诱惑,心急似火地进山采摘,先行品尝最新鲜的蓝莓。在采摘季节,由于市场价格高于收购价格,人们就把新采的蓝莓拿到市场上卖。每天下午,采山的人们提着刚刚采摘的蓝莓涌进市场,一排排一桶桶摆在农贸市场,或街道两旁,晶莹剔透的蓝莓鲜果珠圆玉润,色泽鲜艳,芳香四溢,十分诱人,仿佛就像从远古走来的大山的小女儿,清新、美丽,一身柔情,一路芬芳,成为林海山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成熟的蓝莓可以直接食用,不需要剥皮吐仔,新鲜的蓝莓散发着一股怡人的清香,初次品尝时有种怪怪的味道,涩涩的酸,淡淡的甜,慢慢地你就会很喜欢吃了。蓝莓有种特质,不像其它水果吃多了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它属于温性的水果,老少皆宜,既不会上火,也不用担心凉性太大。在我们小的时候,很难吃上水果,只有品味野生山果,在蓝莓成熟采回后,常常端着一大碗新采蓝莓,伴着白糖,大口大口吃着,津津有味,有的孩子吃的极其过瘾,嘴上、脸上都粘满了红色果汁。在大兴安岭,如果夏季没有吃到新鲜的蓝莓,就会感觉这个夏季有些乏味。

蓝莓对于很多大兴安岭人来说,是童年的酸甜味道和珍贵回忆。一直以来,林区人都把蓝莓习惯地称为“都柿”,就像一起玩大的小伙伴,互相叫着小名,听起来颇有亲切之感。兴安蓝莓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它是大兴安岭的骄傲,是大兴安岭人的最爱。天然、野生、纯绿色,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他们看到珠光宝气般的蓝莓,一见倾心,那娇小玲珑的样子,又让人有些怜香惜玉,不忍心吃下。品尝之后,赞不绝口,把它作为首选礼品带给亲友。

当今,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新时尚,颇为“袖珍”的蓝莓,成为拉动旅游的“宠儿”,成了大兴安岭生态旅游的一道景观。蓝莓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极高的颜值。它芳容楚楚,人见人爱;它鲜嫩娇柔,垂涎欲滴;它味道甜美,回味无穷。来到青藏高原有哈达,来到蒙古草原有马奶酒,来到北国雪原有野生蓝莓。生活在大兴安岭的人们对蓝莓情有独钟,把它视为不可多得的果中珍品。本地导游和做山产品生意的店家们,都会把蓝莓果、蓝莓干首推给游客。每当有远方贵客到访时,好客的林区人就会端出一盘绝对是拿得出手的新鲜蓝莓,热情款待,如数家珍地讲起蓝莓的各种益处和动人故事。

隐居山里的兴安蓝莓,它不与傲气凌人的青松争锋,不与招蜂引蝶的果树媲美,不羡慕城市百花盛开的景象,它默默地根植在远山之中,把最精彩的一面全部留给了果实。兴安蓝莓果像是天仙洒落在深山里的瑰丽宝石,闪耀北极,物华兴安;像是银河中的繁星降临凡间,宛若天使在树枝上、草丛中、溪水旁闪烁;它又像是在绚丽的极光下,修炼成果的蓝色精灵,装点着浩瀚壮美的林海;它更像是幽静山谷中跳动的音符,倾情演绎着绿色森林华美的乐章。兴安蓝莓集天地冰雪之精华,采兴安山川之灵气,汲黑土宝地之养分,取北国蓝天之色彩。它是大自然留给大兴安岭最好的礼物,千百年来,采之不尽,取之不竭。紫红色的蓝莓果汁就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躯体,润泽心肺,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失的能量。

为保护蓝莓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区各地政府择地选优,建立了多个蓝莓基地、蓝莓采摘园,既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又方便观赏采摘。游人既可以品尝自己亲手采撷的原生态的蓝莓鲜果,又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原汁原味,物必所值,心入甘甜,情必所触,品尝到如此珍贵的人间仙果,真是一种超级的享受啊!

蓝莓的象征意义是健康、吉祥、甜美和蓝色的梦。蓝莓承载着采山人的梦想,寄托着林区百姓的希望。“采山”是林区百姓进山采摘野果、野菜活动的称名。在一年又一年的采山季,在远离城市的山野路上,在森林深处,采山一族全副武装,成群结队,一支支、一队队的采山小分队,翻山越岭,在鸟语花香中,一路欢声笑语,为苍翠寂静的森林增添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采山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多是低收入的普通百姓,采山收入是他们主要经济来源,有的人家几乎完全依靠采山收入维持生活。在多年的研究中发现,野生蓝莓产量高低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霜冻和干旱是野生蓝莓生长的天敌,光照条件决定着果实大小,采摘方式的不同也会间接地影响产量,因此,蓝莓产量和采山收入是不稳定的。

在林区有两大遭罪的苦活累活,一是冬季上山采伐,二是夏季入林采山。为求生计的人们在采山过程中不知要付出多少汗水,倾注多少心血,每个采山人都有一段一言难尽的辛酸采山经历,也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回忆。七、八月份正是高温和多雨季节,进山采摘蓝莓极其辛苦,茂密的森林里闷热无比,突如其来的山雨不请自到。忙忙碌碌的采山人每天要早早起来,有的开车,有的骑着摩托、自行车,跋山涉水,在山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公里,为了抢收多采,有时就在山里驻扎几天,留守家里的老人孩子极为担心,时时盼着他们早日回来。

蓝莓果树是矮丛植物,主要生长于沼泽地、低湿塔头甸子,采摘时要俯下身蹲坐着,蹚踩在凉湿的草地上,浑身总是湿漉漉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此外还要忍饥挨饿,忍受蚊虫叮咬,被石块拌倒摔伤、被树枝划伤是习以为常,迷山走失时有发生,最怕的是迷山后怎么也找不到回去的路,手机在这里百无一用,望眼欲穿的亲朋好友只好漫山遍野去寻找。如果遇上森林中出没的野兽,就会惊恐万分地奔逃。担惊受怕无时不有,危险之境无处不在,一旦不幸被杂草中的蜱虫即“草爬子”咬伤,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防不胜防的蜱虫是林区野外“第一夺命杀手”,许多采山人深受其害,对其痛恨之极。享有美好形象的“生命之果”,有时却要用性命来换取,成为另有其意的“生命之果”。

  在采摘中如果幸运地遇上成片长势好的蓝莓,心情异常兴奋,不顾一切地双手并用,用不了几个小时就采的壶桶满满,装的衣包鼓鼓,这才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有时没有遇到成片的蓝莓,只好到处寻找,采采停停,心情十分沮丧,唉声叹气,一天的辛苦付之一空,回到家里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只能期盼着明天会有好运气,会是一个好天气。蓝莓是浆果,果粒小,易破碎,不易采摘,必须轻摘慢放,真是放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采摘时要小心翼翼,往回搬运时更要格外小心,生怕碰破礅碎,卖不上好价钱。此时他们的眼里只有蓝莓,那是他们一天或多日的辛劳,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更是他们的血汗。身背肩扛着一桶桶蓝莓,负“载”累累,精疲力尽,饥渴交加,自己却舍不得吃上一口。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回到城区,顾不上疲劳,直奔收购站点,直到把蓝莓卖出后,数着手里的钱,他们的脸上才露出笑意。回到家里已是很晚,换下湿透的衣服,对付着吃口晚饭,倒在床上腿都抬不起来,像烂泥一样睡去。

野生蓝莓品质好,价值超群,斤斤皆上品,但每一粒、每一桶都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酸甜甘美的蓝莓果品,清醇馥郁的蓝莓酒香,饱含着无数采山人的辛勤付出和甜蜜梦想。森林是他们的家园,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不离不弃,他们年复一年,在与天争地斗中实现自己的富裕之梦。他们是最美的冰雪儿女,是最可敬、最可爱的森林之子。在我与采山人和山产品店主的接触中,每当有人拿出蓝莓让我品尝,我会感到那份沉甸甸的厚爱,那绝对是高看于我,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那份难以割舍的蓝莓情缘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我爱家乡的山水,爱家乡的蓝莓,更爱采山人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我期盼福祉兴安风调雨顺,期盼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季,更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吃上来自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野生蓝莓。


(本作品完成于2022年10月,后将部分内容修改为科普文章《森林食物:52度野生蓝莓》,2023年4月19日发表于《中国绿色时报》,《湖南日报》、国家森林和草原局政府网也予转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