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读者多多少少都接触过盗版书吧。
儿时条件不是很便利,买书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去镇上买。镇上有几家书店,几乎卖得都是盗版书,那时候不知道好坏又加上贪读,因此买了不少。
现在还印象深刻的一本盗版书是某部儿童小说,封面上写着十几个故事,买回家一翻书才发现少了两个,拿着书跑去问老板,老板想了想告诉我说,书其实和人生一样,总不会是尽善尽美的,还让我不必太过在意,重要的是其他内容。
我问她能不能退,她说那不行,货已售出,概不退换。
大学期间有了版权意识,条件也方便了很多,不说校内的图书馆,校园内外也随处可见书店,读书买书不再需要走个几十里路,甚至走路这步也可以省略了,鼠标轻轻一点,各大正版书店便能直接送货上门。
然而就是这样,我也有几次买书“翻车”的经历。
某次极想得到川端康成的一部集子,翻遍线上线下也未能如愿,后来终于在某知名二手书网站觅得一本,便欣然下单。然而到手后左翻右看,总觉不似正版,再去询问商家,商家一口咬定假一赔十。半信半疑之下,我欲申请官方客服裁定,商家立马告诉我不满意可以包邮退货退款。
还有一次,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了一本自己喜欢很久的书正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心动之余马上出手,不过在最终付款之前还是犹豫了片刻,跑去询问店家客服是否为正版,客服倒也坦荡:“书是正版印刷,保质保量。”“何为正版印刷?”“就是用正版书印刷的。”
后来买书多了,也总结出了几个避免买到盗版书的经验:一是只买官方大店,官方大店注重信誉,进货渠道有保障,从源头上就不会有盗版书出现。二是不要贪小便宜,书的成本毕竟摆在那里,定价几十块的书,几块就能买,这种质量必然要打个问号。
也学会了一些鉴定盗版书的方法:可以闻味道——盗版书通常采用劣质油墨印刷,所以味道会很刺鼻;可以看印刷——盗版书大多采用翻印正版书的方式制作,因此文字用墨常常深浅不一。可以看装帧——盗版书商为了方便,精装会改成平装,有时候版权页也会省略掉,腰封甚至干脆会直接印在书上……
但有时还是防不胜防,某次和书友闲聊,他提起了某套绝版书籍,向我们炫耀最近溢价收到了一套。我们羡慕之余也有些怀疑,后来陪他多方求证,发现竟然都是盗版货!
这套盗版书是书贩子精心制作而成,装帧极好,书页洁白,单看外观与正版书几乎无二,普通人不小心之下,真有可能就着了道。幸亏有我们这群嫉妒心极重的书友,才让他避免踩坑,免受损失。
庆幸之余他也感慨,盗版书做得和正版书差不多,难道只要沾上了“书”这个字,骗子也会长出一丝“匠心”吗?有位书友告诉他,其实只要沾上了“钱”这个字,流氓也愿意变成“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