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悠的头像

夏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4
分享

养猫

家里养的第一只猫是只花猫。

那时候家里进了老鼠,用药总不见效果,于是便从大舅家请来了这位“师傅”。来的时候它已经是只大猫,具体年龄我们并不清楚,因为它是大舅捡回来的。

花师傅挺尽责,来了之后没多久就抓到了第一只老鼠,后来,虽然没见到它抓到第二只、第三只,但老鼠渐渐在我家绝了迹。大舅妈不是很喜欢猫,于是它就在我家住了下来。

花师傅脾气很好,无论谁摸它它都无所谓,它总是喜欢懒洋洋地趴在屋门口,人走到跟前,它就伸个懒腰,眯着眼冲你叫两句——可别被它给骗了!进屋的时候要小心注意,一不留神它就会抓住机会跑进屋子,跑进屋子倒也不捣蛋,只是要给它点好吃的,它就会乖乖再出去。

花师傅嘴馋,但家里养了鸡,花师傅却对它们没啥兴趣,它最喜欢夏天去树林里抓知了龟吃——因为吃这个,它发了福。初来我家时是正常体型,一个夏天过去后,它明显胖了很多。因为胖,它还受了罪,某天发现它卡在石头缝里,等把它抱出来才发现石头缝里还有铁丝等尖锐的东西,它的背上挂了彩,后来流了脓,最后好不容易长好,但那里却再也长不出毛了,因此,花师傅就有了一道醒目的疤。

花师傅最后死在了嘴馋上,村子西头有片大树林,里面知了龟多,也不知道花师傅怎么就知道了那里,于是时不时就去那边抓知了龟吃。但那边和我家隔着一条马路——有一天,街坊告诉我们说,可能是我家的猫被车轧了。我们急忙跑到马路上,到那里时,我第一眼就认出了它,因为它的那道疤实在是太醒目了。不过那会儿花师傅已经成了一张饼——物理意义上的一张饼,它和柏油路成了一体,身体紧紧粘在路上,想带它离开只能用铲子铲下来。

但那条路是国道,平时车子很多,我们没有办法,只能任花师傅继续在那里“受罪”。连着好几天,我都去那里看看花师傅,看看还能不能辨认出它。车子来来往往,花师傅越来越“小”,后来,下了一场大雨,花师傅的痕迹就彻底不见了。

养的第二只猫是只黑白花,用现在流行的叫法就是“奶牛猫”,奶牛猫鼻子上有个斑点,于是我就叫它“斑点”。斑点有个室友,是一条比它小一个月的小狗,小狗初来乍到,就和斑点睡在了一起,斑点反抗了几次没办法,于是便接受了这个朋友。

开始还好,小狗小,斑点吃不了什么亏,后来它越来越大,斑点就开始吃亏了。狗也不是成心欺负它,只是想和它玩,但一条狗能有什么脑子,于是打闹的时候经常没轻没重,常常惹得斑点生气。

后来斑点得了病,没救过来,死了。死了的当天,狗在窝里叫了一宿,它找不到它的朋友了。

接着又养过几只猫,但大多数都是因为我这个直接负责人看护不周,没长大就夭折了。

养的倒数第二只猫是只橘猫。这是一只脾气异常好的猫——比花师傅还要好——无论谁摸它,哪怕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它都会很友好地作出回应。

它很喜欢在院子里睡觉,从早睡到晚,每当我走近它,它就能察觉到——但就是不睁眼,只会发出呼噜声向你打个招呼,而后翻个身子,继续睡。

它是失踪的,某天出去之后就再也没回来。村子有集市,我们猜测它脾气太好,谁摸它它都很乐意,大概是被外村来赶集的人找准机会抱走了吧。

最后一只猫也是只小花猫,这个小孩子大概是离开猫妈妈离开得太早,有些规矩没学好,它活泼好动,每次跟它玩都会被它咬得很疼。后来,我接连被它抓伤了两次,去医院打针的时候,医生建议我还是把它送人吧。

村里有户人家那时候正在找抓老鼠的猫,我们觉得它应该是干这行的料,于是便把它送了过去。

如果它现在还在的话,应该六七岁了吧,许久没回老家,不知道有没有成为一只好猫。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