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老家友人闲谈,话题在波动的油价间辂转,不经意间,便落到了车上。友人说起四年前购置的那辆油车,至今行驶里程尚不足两千公里,年均加油费不过千元。平日里,他出行多靠步行或电瓶车,那车就像一位被冷落的挚友,仅在紧急时刻或春节做客时,才被想起,派上用场。
于许多人而言,购车或许有几分面子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出于对家人的关爱。家中有老人孩子,全家出行时,那些腿脚不便的,或是走亲访友路途遥远的,代步车便成了不可或缺的伙伴。尤其在公共交通欠发达之地,无车便如被缚住了脚步,寸步难行。车,如同一位忠诚好友,将家与外界紧密相连,让生活更温暖。这份温暖藏在每一次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途中,藏在每一次陪家人出行的安稳里。
车,在不同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价值。在部分家庭里,自家车平日里大多静静停放,为了节省开支,主人不仅加油精打细算,就连停车也要寻那免费的角落。在大城市,基建完备,地铁纵横交错,网约车随处可见,交通选择丰富多样。此时,买车不仅耗费钱财,还要面对停车难、堵车烦等诸多困扰,许多人因此觉得买车并非必要。但在那些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即便只有一辆“老头乐”,也能让人自主掌控出行的时间与目的地,这份自由与便利,正是买车的意义所在。
多年前,我家尚未购车。一街之隔的坚强量贩超市半夜突发火灾,楼上上百户居民紧急撤离。有人就近住进酒店,有人借宿亲朋家中,也有人无奈蹲在路旁等待天明。次日清晨,好奇心驱使我前往街边一探究竟。刚到楼下,便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两个孩子睡在路边的车里。车门半开,门上晾着孩子的衣裤,车内堆放着各种衣物和食品。那一晚,车成为了他们临时的家,给予他们庇护和安慰。也就在那一天,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开始萌生出买车的念头。不求车的高档奢华,只愿能容纳下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007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们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公司配的面包车。它虽不华丽,却无比实用,能坐人,能载货,能下乡,还能上高速。就这样一辆轻便的面包车,陪伴我们在北京多年的奋斗生涯,给予了我们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开到长城脚下,触摸那古老的城墙,感受历史的厚重;第一次去鸟巢,惊叹于那宏伟的建筑,领略现代科技的魅力;第一次带着老家来的亲人们集体去草原玩,看那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绿草如茵。记得有一年暑假北京下暴雨,我们的住处被水淹了,一家人于是在面包车里过了一夜。那小小的空间,却成了我们温暖的港湾,让我们在风雨中感受到了家的力量。
三年后,我们买了一辆北京现代。它就像一位忠诚的伙伴,陪伴我们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平时开车出差,累了困了就在车里休息;到了年底一放假,我们开着它,跨越万水千山回南方老家,与家人们幸福团圆过大年。自家车所给予的包容、舒适和便利,远非网约车或出租车可比,它让生活更温暖,这份温暖是长途跋涉后回到家中的踏实,是疲惫旅途中的温馨慰藉,是风雨来袭时家人安全归属的一方天地。
有一次,我与先生驾车前往狼牙山旅游。小车在一个长坡道上突然熄火,坐在副驾的我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满心担忧小车会倒退滑入山沟,那后果不堪设想。所幸,先生沉稳操作,重新点火、起步、加油,将方向盘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最终安全抵达目的地,与先行到达的朋友开心会合。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我们值得信赖的好友,是在困境中的希望之光。车,带给我们更多的温暖,这份温暖是危险时刻化险为夷的庆幸,是迷茫途中足以依靠的安心。
还有一次下乡走访,小车行驶至上坡匝道,前方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因堵车在半坡熄火,多次起步均告失败。同车的志愿者老蔡下车查看,发现车里坐满了年轻人,七个座位满满当当。开车的年轻人询问老蔡是否会开手动挡,希望他能帮忙将车挪开。经验丰富的老蔡并未轻易上车,而是让车上的人都下来,以减轻车辆负载,毕竟小排量的手动挡拉满一车人,半坡起步着实困难。车上的六位年轻人闻言,迅速下车。在老蔡的指导下,年轻司机尝试多次,仍未成功。此时,后车喇叭声声催促,这群年轻人一窝蜂地凑到车尾,齐心协力向前推车,老蔡也加入其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破旧的面包车终于成功发动,一车年轻人乐乐呵呵地上车,驶向他们的目的地。那一刻,我想起了那些年,自己开面包车在北京的奋斗时光,看到了车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出行的便利,更是团结的力量和对生活的希望。
在二手群里,一辆面包车或许只需三五千元,但正是这样一辆破旧廉价的车,让偏僻乡村的年轻人有机会走出乡村,走进大城市,走向远方。他们或许去逛了热闹的集市,品尝各种美味的小吃;或许去同学家赴一场期待已久的宴会,增进彼此的友谊;或许去市里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电影,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甚至,他们可能什么也没做,只是坐在车里,漫无目的地穿行,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想象着远方未知的世界。但因为有了车,他们拥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走出农村,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人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车,如同人生路上的方向标,助力年轻人寻找改变命运的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2018年,经朋友介绍,我们在北京购置了一辆二手的凯迪拉克。这辆车车龄不到一年,近乎全新,尚未过磨合期。开上它,发动机的噪音、风噪、胎噪都微乎其微,性能极佳。高速行驶时,再也不用担心各种噪音的干扰,告别了开面包车时靠吼交流的尴尬,稳重与高性价比,是这辆原装全进口高配置凯迪拉克车最大的安全保障。有了这款空间和配置都更契合我们经常跑高速需求的车,驾驶与乘坐都变得更加自在舒适。它就像一位优雅的绅士,陪伴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驰骋,享受着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与品质带来的美好。
车的本质是交通工具,但对于我们来说,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为我们提供便利,让我们在赶路时更加从容不迫;它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在旅途中免受风雨侵袭;它带我们翻山越岭,让我们领略远方的美景。无论车的价格高低、新旧如何,只要它能满足我们的出行需求,给我们带来安全与舒适,它的价值便是无可替代的。
回顾我家买车的历程,其实并非单纯由费用决定,更多的是与个人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条件紧密相连。从公司配备的面包车,到个人买的第一辆小车,再到SUV凯迪拉克,每一辆车,都承载着独特的生活故事;每一程行驶,都书写着对美好的执着追求。它让我们的出行不再受限,让生活的半径无限拓展,让平凡的日子也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在车的陪伴下,我们驶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拥抱那些未知的惊喜和温暖。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温暖伙伴,在人生的道路上,平安出行,快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