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
此刻提笔,窗外正下着一场春雨。我独坐书房,听雨声淅沥,忽想起那支穿透云霄的歌——您以云雀的姿态,掠过西洋楼阁的尖顶,将东方的清越投向浩瀚的苍穹。
那日偶然听到《这世界那么多人》,恍若置身江南烟雨。您唱着"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尾音绵长如丝线,轻轻系住游子的乡愁。我忽觉满室寂静,唯有那歌声在梁上萦绕。粤语的韵味如青瓷上的冰裂纹,精致里藏着岁月的重量;西洋的和声似雨后彩虹,斑斓却不失澄明。东西交融处,恰似一幅水墨丹青被晕染了油彩——浓淡相宜,中西合璧。
您以云雀般灵动的歌喉,为世界讲述漂泊的故事。那旋律时而如古寺晚钟,沉稳厚重;时而似山涧溪流,清澈见底。犹记歌词中"孤单心事都隐藏得很体面",道尽多少游子心声!您以音符为舟楫,载着天南地北的乡愁,在太平洋上漂流。那曲调里有岭南的木棉,纽约的霓虹,更有超越时空的人性光辉。
更令人感动者,不在声名,而在情怀。您以艺术为桥梁,联结起陌生的灵魂;用歌声作良药,抚慰漂泊的心灵;借乐符之力,托起公益的朝阳。犹记您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曲终时全场起立致敬。那些不同肤色的人眼中闪烁的泪光,比任何喝彩都更动人。您让西洋乐团学会弹奏《彩云追月》,让纽约街头飘荡着《茉莉花》,这般胸襟,何等气度!
听闻您每场演出都要特设公益环节,为弱势群体筹集善款。这让我想起《五律·观弦思乡》中"赠爱暖寒士,抚弦见素心"之句。世人只见舞台上的光芒万丈,而您深知,真正的艺术应该如同月光,既照见华堂盛宴,也抚慰寒窑陋室。
为先生题拙诗数首,虽不工整,却是肺腑之言。"云雀穿云破霭音",不仅赞您歌喉清越,更喻您突破地域限制,在全球化语境中传承中华音律的赤子之心。"笔走龙蛇舞,指拨风雨吟",或可形容您舞台上的挥洒自如——书法于纸,音乐于空,皆需气韵贯通,方能神形兼备。
细想这些年,您在异国他乡的坚守与突破,恰似敦煌画师在荒漠中勾勒飞天。不同的是,您用声音丈量距离,以音乐搭建桥梁。那些漂泊的日子里,您将乡愁化作力量,把对故土的眷恋编织成旋律,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纸短情长,唯祝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永葆赤子之心。愿您的歌声如春风化雨,润泽四方;似朗月清风,照亮迷途。期待有朝一日,能亲聆先生现场演绎,感受那穿透时空的艺术魅力。
顺颂
金声日隆,艺术长青!
马明生谨启
乙巳年四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