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觅我添色的头像

觅我添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7
分享

一方石

新近习得一词“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在自然环境中,在不受外界干扰条件下,习惯根据自身喜好长成独特的几何形体。如钻石纯碳等轴晶系决定原石形态通常以八面体为主,偶见菱形十二面体;祖母绿六方晶系形成常见的六方柱状原石;小红蓝宝三方晶系一贯偏好桶状、柱状体;而翡翠玉石则呈块无固定形态。深埋地球几十至几百公里处,矿物晶体历经亿年打造自我,一旦遭遇周围地球地质环境变化,便停止生长,保持原有形态,最终形成美观、耐久、稀有的天然珠宝玉石,出土便是权力富贵的象征。“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吹进万家灯火。

一直以为,自然中光明有形的是人和动植。人有千奇百怪有千思万想,动植有林林总总有万千姿态,没想到苍古静默的石头竟然也有灵性。想起去贵州毕节织金洞游玩,巨大幽深的地下溶洞内,天然喀斯特地貌奇观令人叹为观止。规模宏大的石盾,石幔、石瀑,石慕,石笋、石柱层层叠叠从天而降,形态多姿多彩栩栩如生。有的像擎天一线,有的似银雨树;有的如燃烧的火炬;有的状若高耸的灯塔;有的酷似山川多娇;有的形如霸王头盔;有的貌似倒挂琵琶;有的恍惚仙人开会;有的宛若玉人起舞;有的仿佛母女情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彻底颠覆了我对石头枯淡的想象!无声无息的洞天奇石仿佛是被时空封印的灵界,行走其中,犹如身陷魔幻梦境,虚虚实实分不清是人赏奇石,还是奇石观人。从进洞初一步一景一声叹,到不知不觉呆若木鸡,远古神奇让人不由自主肃然起敬。

“石者永恒之物也,人者,须臾之旅也”!

自古,文人雅客喜好赏奇石悟禅意,坐石上,道因果。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石头记》中写道贾宝玉本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女娲补天遗弃的一块“通灵宝玉”,因自怨自愧无才补天,被空空道人携入凡尘。“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岂料人间一把辛酸泪,同是太虚幻境中!借自然万古的石头寓意短暂人生的本真自我,“爱上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曹先生通晓石性,悟透本心!

一方石一方天地精气,得天独厚的珠宝玉石注定非同寻常,无缘普通。与普通有缘的,是儿时老家房前屋后坡上地下,一抓一把叫不上名的土石子。我对石头的认知根深蒂固于幼时所见,印象中最大最有用的是石头,最小最无用的也是石头,。最大最有用的是村口巨无霸石磨,稻场滚圆的大石碾,邻里舂米的石臼。这几大件厚重的青石器,是村里集体所有代际相传的老古董,承担几代祖辈辛苦的人生。一脉相承于现今博物馆中展示的,那些出土于远古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石铲家族。它们共同见证了,人类从原始“刀耕火种”时代到现代化科技时代,石头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记载祖辈血汗人生的几大石器早被时光粉碎,消失在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洪流中。几十年过去,提起它们,我脑中仅现些许模糊的影子,年迈的父母却记得清楚而深刻,甚至于它们身上哪处破损、哪块磨伤都有印象。父母长挂嘴边的一句话,好看有鬼用,又不能当饭吃!反话说的就是他们恋恋不忘的老石磨、石碾、石臼,沧桑笨重,风吹不移雨打不走,誓死托举几代人的生活!

记忆有所选择的保留珍贵,为父母保留的是能当饭吃的生活必须,为我保留的却是那些最小最无用,遍地用脚踢的土石子。一个个灰不溜秋的就像裹满草灰的咸鸭蛋,明里暗里卧躺在村村有户户通的土路上。潜伏石子的土路坚硬不滑,石子硌脚而不扎脚。一茬一茬的毛孩子整日赤脚如飞从村头疯打到村尾,个个皮实的像从石头缝里蹦出的孙悟空,一茬一茬见风长。那时,湾里伢们多的也是用脚踢,家家户户似乎除了没钱影,土里土气的啥都充盈。男女老少各司其责,田无寸荒地无寸芜,稻子麦子迎风鼓浪;猪狗挡道鸡鸭成群,家家门上贴着大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抬头,天上星星多如牛毛;低头,地上石子星星样多。它们一堆在天上飞,一堆在地上滚。湾里老人说,天上星星多了,就下凡变地上石头;地上石头多了,就上天变星星。吃饱不愁的我信以为真,穿双关不住脚丫的破球鞋,有事没事踢石头玩,傻里傻气想看看石头到底怎样变星星。可脚尖踢肿鞋底踢翻,石头要么纹丝不动,要么就势顺坡打滚,根本懒得上天,傻人傻乐呵!

无脚四处滚的小石子,有的越滚越硬;有的滚成碎渣;有的滚进茅厕粪坑,有的滚进河塘水沟。越滚越硬的有朝一日和泥扶上墙;滚成碎渣的重新尘归尘土归土;不幸掉进茅坑的,沤在粪中不论多久也沤不成肥,捞起弃之于犄角旮旯,一坨乌漆麻黑,招来苍蝇群魔乱舞,臭得猪狗绕路。遇上湾里风言风语,才终于派上点用处,“他娘的就像粪坑的石头,又臭又硬”!大意是骂某人屁大点本事没有,脾气还臭。老乡的粗言粗语根植于本乡本土,乡里乡亲都懂,年幼的我不懂!

有幸滚落水的,被柔中带刚的水涤荡的滑溜细腻;被细鱼小虾钻上钻下画满天书;被日月映照生光,被岁月打磨成五彩莹润的鹅卵石。鹅卵石一度是我认为下凡人间的星星,喜欢藏在清澈见底的池塘水沟中,总有捞不完。一场大雨后,上游河水泥沙俱下,下游湖里塘里沟里坎里水灌满,草鱼鲫鱼刁子鱼活蹦乱跳。大人扛把铁锹在田畈通沟,孩子提个水桶沿沟捉鱼。大水褪去,沟沟坎坎留下一堆大大小小光鲜的石头。大人愁眉苦脸担心大水冲坏堤坝,伢们没心没肺到处捡石头。漂亮的鹅卵石是土石子翻出的花;是我们女伢指尖上跳动的五子棋;是男伢弹弓上抛射的子弹;是打在大树小树上的惊吓;是划过碧空落在水面的抛物线;是泥巴墙上堵鼠洞的花补丁;是婆婆泡菜缸中增香的美味!

那年月秋冬一到,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用口大水缸腌萝卜、雪里蕻过冬。婆婆妈妈们总会跑到村后山坡上,找几块不打不小的灰石头,抱到池塘中泡上几天。洗净沥干后,再平平展展码在青青白白的萝卜、雪里蕻上头,石头缝中还不忘塞上几颗红红黄黄的鹅卵石,土里土气的腌菜缸中立刻活色生香。用土法压制的腌菜原汁原味酸香可口,久存不坏。湾里考进县初中的孩子,每周从家拎袋米,装瓶腌菜自带口粮住校,三年初中三年大米就腌菜,教室飘出酸酸的咸香,穷山沟里飞出不少金凤凰。

近日一则新闻,某打工男青年为省钱,连续半月吃面馆免费泡菜,结果亚硝酸盐中毒,差点性命不保。专家分析是泡菜食用过多所致,建议少吃。真庆幸那会,几年如一日三餐四季腌菜下饭,未曾放倒过谁。如今世事易变,时间按快进键运行,“瞬间秒杀”之风盛行,腌菜也无心在土缸中慢慢细细酝酿,高科技速成挤占传统,利益至上一夜功成名就。

城市化文明革除了原始的土里土气,曾经的日常渐成昂贵的稀缺,满天繁星隐入尘埃,满地石子遁入水泥混凝土,湾里宝贝孩子也上起幼儿园。一切变得规范整齐,一切又似乎缺少本真。或许,亿万年后一场地震,高山为谷深谷为陵,日渐稀少平淡无奇的土石子,被地球重塑成有“自范性”的矿物晶体,就连粪坑的石头也被雕琢成独一无二的宝石。想想有趣!只是不知那时人在哪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