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觅我添色的头像

觅我添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9
分享

人生默默

你不想在世上留点什么,证明你来过?有人出其不意问我。

留什么?留名?留利?还是别的?……?

一阵无法解答的沉默让空气瞬间凝固,仿佛凭空一声惊雷在头脑中炸响,震慑的人目瞪口呆,张嘴不知如何应答!惭愧几十载光阴徒增皱纹不长心智,殊不知人生理应树立如此宏伟的目标,制定如此长远的规划。更没料到,他人的人生格局竟然卷出如此新高,不但卷今生今世,连带卷身后千秋。闻之汗颜,我心中的那亩田,算不上肥沃也绝非贫瘠,可无论是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还是在冬日漆黑的梦境中,心念惯常平实,丝毫不敢萌生任何非分之想。究其缘由,可能是低飞的燕雀追不上高翔的鸿鹄,索性志向不同。

我,生而平凡,湮没人海微如尘。披星戴月的人生风尘仆仆,力所能及一日三餐四季烟火的平安,怯而止步登高望远的风险和挑战,平凡的梦想和希望只能深深扎根现实土壤。所以 “一朝成名天下知” 的奇遇,断然不会无缘无故从天降临。安然守拙的心思,被这无端一语惊起涟漪,不禁好奇地扪心自问:默默无闻的人生,拿什么证明一朝来世为人?

我,是人吗?是!我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平常人。

作为普通存在的平常人,我具备平常人的两种身份:一种是自然意义上的生物人,这点父母可以明证;另一种是法律意义上的社会人。独一无二的学生证、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结婚证,退休证,都能证明我属于社会人的身份。因而,我体内同时拥有自然人的血性,和社会人的恪守双重性格,思想行为常常在自由的天性,和禁锢的现实中矛盾挣扎。踟蹰彷徨迷失方向时,文字成为自我纾解情感释放压力的突破口,日记成为人生一大助力。

几大本厚厚的旧日记本,是青年时代的产物,至今仍保存完好地搁在书柜中。带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老日记本,制作厚实装订扎实,彩色塑料封皮上印有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影视明星照片,扉页醒目题写“奖给***同学,以资鼓励!”,并盖有象征学校荣誉的大红印章。作为学生我自认比较合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小到大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却一直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勤奋好学的好榜样。一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日记本奖品,曾是我引以为傲的资本,视若珍宝小心翼翼锁在衣箱中,如今却悄无声息隐蔽在书柜角落,韶华尽失荣光不再。偶尔想起拿出来翻翻闻闻,时间就仿佛变得年轻美好。

曾经洁白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摸上去质地仍然细腻密实,深蓝色碳素墨水颜色依然清爽明净,一板一眼的钢笔字老是那么幼稚笨拙。优雅的钢笔是我最喜欢的书写工具,用英雄牌钢笔灌满英雄牌蓝墨水书写的习好,从学生时代一直延续至今。

记得参加工作后,负责记录班组日常管理台账。一次某位领导检查,在清一色水性笔书写的台账中,看到我规矩整齐的钢笔记录,脱口而出:还是这个学生写的好!好笑,那时距离我的学生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百年之久,好学生早就变成了好工人!虽然我的一手钢笔字永远差强人意,可当尖尖的钢笔唰唰摩擦细腻的纸面,一个个棱角分明饱含墨香的“小丑体”,个性十足的在洁白的纸上“谈东论西”,眼前就浮现出一群乌压压的麻雀在空中飞翔,心就治愈!

明信片是日记本的好伴当,我的每本日记中,都夹杂有各式各样写满美好祝福的明信片。它们一个明朗一个阴暗,一个播撒希望,一个哭诉风雨,同甘共苦为人生护航。这样,在夜深人静打开日记时,见不得阳光的心思,就不会在黑暗中过于猖狂。日记是心路历程不可泄露的私密,我在其中密密麻麻藏起原创的诗文故事,并在边框角落画上手绘小插图。内容无一不是倾诉多愁善感烦恼无助的伤心事,和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所谓人生痛苦。如今读起来,字里行间充斥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孤傲和没来由的自卑,以及不通人情的乖张和孤陋寡闻的自以为是。时而纤细整齐,时而粗狂潦草的字体,透露出青春年时,我纠结忸怩的性情就像变化多端的云阴晴不定。日记中的往事,日记中的自己,遥远疏离的不可置信!回首过去,过去的自己不一定美好,可过去的年轻真美好!

端坐窗台下,漫无目的翻阅尘封久远的心事,窗外高大的月桂开满一树浅淡的黄花,悠悠的清香盈满耳鼻发梢,思虑沉浸在鸟语花香中杂乱无序:昨日的自己与今日的自己是否同一人?昨日信誓旦旦奉为的真知,今日荒唐的像个笑话!昨日自以为天塌地陷的大事,今日羞于提起!昨日不懂珍惜的人,今日满怀思念和愧疚!昨日种种甚至于颠覆今日所有,而今日种种又能说明什么?此一时彼一时的思想,今时不同往日的人生,用过往证明过往,就像用粉笔在黑板上证明一道几何题,随手可以擦掉重来。

究竟有什么能佐证人生?瓜瓞绵绵,赓续生命?

“敬天法祖”思想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信仰体系,起源于上古民间传统习俗,周代时被纳入宗法制。 “敬天”是天子行为,意思是敬畏自然,顺从自然法则;“法祖”是庶民行为,意思是效法祖宗智慧,恪守祖制家法。周代时将这一信仰体系与政治联系起来,形成等级化固定祭祀:“天子祭天,士庶祭祖”,以此强化封建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统治合法性,以及倡导尊崇血统传承,增强宗族身份的认同感。这一思想贯穿中国整个古代社会,对后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影响深远。

记得年幼时,每年大年初一吃年饭前,父亲都会将提前预备好的酒肉饭菜,按规矩摆放在供桌上“供祖宗”,烧香恭迎祖宗吃席,待祖宗吃好后再恭送出门,我们才能上桌开年饭。并嘱咐我们记住,“五服”之类皆是血缘宗亲,出了“五服”就是外系旁支,当时不懂听了只当耳旁风。如今,离开老家多年,偶尔回乡一定会去祖坟祭拜。太爷太奶和爷爷奶奶,坟头相连茅草相绊。爷爷奶奶逝去多年,幼时承欢膝下的陈年往事,经不住时间消磨,能忆起的日渐稀少模糊。有关太爷和太奶的记忆更甚,稀有的仅剩一抔黄土堆,一块灰色墓碑上近乎平整的几道刻痕。老祖宗的音容笑貌早被时光消剥殆尽,老祖宗的姓名,也被风雨洗涮干净。一年一度坟头燃烧的香火纸钱,提醒我们“慎终追远”,牢记祖宗莫忘根本。可事实上,即便“五服”之内,又有几人记得住坟茔中的先人?

大概是传统遗风遗俗影响深厚,年迈的父母离开老家多年,却一直心存执念,希望他们百年之后,能落叶归根,回乡守护。在“那边”庇佑我们后代子子孙孙繁荣昌盛,平安幸福!对于祖宗崇拜生死传承的信仰,我不敢轻言妄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的存在与否绝不能拖累和摸黑后代的人生!……

一道金光洒在窗台上,光线安详柔和,抽出游离的思绪放眼望去,一轮又大又圆的红日,正挂在远处大树上缓缓下沉,风轻快的从大树枝头拽下一片又一片叶,长的比鲜花更加绚丽多彩的秋叶,在落日余晖金光闪耀下,轻舞蹁跹拜别星空云彩,飘飘洒洒飞扑大地。一地红红黄黄数不清的落叶,在夕阳残照下泛着光透着彩,一片凄美而不凄凉的景象尽收眼底。它们有的铺展有的蜷缩;有的孤零有的层叠;有的凋零有的完整;有的被阳光晒得焦枯干瘪;有的被风雨撕扯的千疮百孔;有的被嘎吱、嘎吱的脚步踩得支离破碎……!不论哪种姿态,落叶最终的使命都逃不过碾成泥化成土。小小的一片叶也肩负使命!决绝舍弃一身繁华的树木,只为保存精干养精蓄锐,徒留空荡荡颤巍巍的长枝短杈,迎接即将到来的萧瑟寒冬,在虚极中守候来春丰盈的复归。四季轮回,生命生生不息!

夕阳下的秋景美如画,紧紧攫住一颗怀旧之心,眼神掠过近前飘向远方,看见时光中草木绿了黄,黄了绿,一个妙龄少女踽踽独行在洒满落叶的小径,拾起一片火红的枫叶,小心翼翼夹在书中藏起心思;随后,一名年轻女子脚踩四季牌风火轮,碾过一地琐碎的鸡毛蒜皮,用生活的一点一滴一针一线,偷走书本的一字一句一颦一笑;……!如今,白发初生的老阿姨,在自然闲暇中品味昨日与今生,仿佛重温一段无声的黑白电影,不禁一笑释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光芒万丈值得敬仰,萤火之光也颇值称道。默默无闻的存在同样拜天地恩赐,自有一草一木为之喝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