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莫文师的头像

莫文师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8
分享

温热的鸡蛋

“家里母鸡下的蛋有几十个了,得空你就回来要!”母亲经常打电话嘱咐我。

父母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耕耘着几亩薄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那年月家里很穷,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逢年过节才能闻到肉腥味。每年母亲都养几头肥猪和数只家禽,为我和妹妹积攒学费和用于家里的日常开支。

营养不良使得我和妹妹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父母于是做了决定,家里的鸡蛋不再拿到集市上去卖换油盐了,留下给我和妹妹补充营养。

家里粮食有限,养的母鸡也是有限的,有时母鸡下的蛋都不够我和妹妹一天吃一个。母鸡“偷懒”不下蛋时,我和妹妹就窜到鸡窝里查看,催促母鸡快下蛋。有一次,妹妹从母鸡的屁股下掏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她高兴得手舞足蹈了起来。妹妹舍不得煮来吃,把它当宝贝似的珍藏了起来。一直到藏在床铺底下的那个鸡蛋“坏掉”才被母亲发现,母亲叹息地说,多可惜的鸡蛋啊!

那时候鸡蛋是家里唯一的营养品。母亲每天一大清早起来,暖些旧饭给我吃,水煮两个鸡蛋。我背书包出门时,母亲就从锅里捞出一个温热的鸡蛋塞到我手里,叫我补好身子,努力学习。另一个鸡蛋是给馋嘴的妹妹,每次她吃完蛋白、蛋黄,她总是用舌头舔着蛋壳膜和她嫩嫩的小手指。有时她还会对粘在手指上的蛋沫咬上几口。妹妹年纪小还没有上学,每次我背书包出门时,她都送我到门楼,依依不舍地跟我告别。妹妹说过几年她也跟着我一起去上学。

暖热的熟鸡蛋不仅能填肚子补充营养,冷天时还能暖手,还可以把它紧贴在脸上滚一滚,驱走冬天的寒冷。未敲碎蛋壳之前,还可用彩笔在蛋壳上写字作画,描绘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有一年闹鸡瘟,村里好多家养的鸡鸭都病死了。我家养的鸡也不例外,只有一只母鸡坚强地了活了下来,存放在木桶里的鸡蛋和米缸里的米一样,经常见底。母亲精打细算过日子,早上起来就只煮一个鸡蛋,然后把温热的熟鸡蛋装进我衣兜里,亲切地说:“你读书辛苦,别让你妹妹看见!”妹妹起得很早,仍然送我到门楼。馋猫妹妹咬着红红的嘴唇流口水,我知道她好多天没能吃上鸡蛋了,就从衣兜里掏出仍是热乎的熟鸡蛋塞到她手里,说:“你偷偷吃,别让妈妈看见!”妹妹瞪着圆鼓鼓的大眼睛,吞咽着口水。她把焐得热烫的鸡蛋送还给我,青白的脸上笑盈盈地现出两个酒窝:“我不饿,哥,趁热吃了吧!”妹妹说完,乖巧地跑进了门楼。

我和妹妹考上了高中、大学,很少有机会吃到家里的鸡蛋了,父母就把鸡蛋拿到集市去卖,换成现钱,变成了我和妹妹一张张的饭票……

毕业后,妹妹留在省外工作,我回到县城工作。时光易逝,如今父母已是两鬓如霜。妹妹离家远,父母就经常打电话给我,叫我回家拿“土鸡蛋”。我多次劝告父母,现在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家里母鸡下的蛋,留着自己补补身子!母亲笑着说,家门口天天有商贩拉鲜肉和蔬果来卖,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新鲜着呢!鸡蛋有腥味儿,我和你爸不喜欢吃!

母亲说,你打小就喜欢吃鸡蛋。母亲还说,市场上卖的鸡蛋,都是养殖场“饲料鸡”下的蛋,营养不高。

父母不喜欢吃鸡蛋?!说实在的,我压根儿就没见他们吃过鸡蛋。

儿子出生后,父母就时常惦记他。现在家里不养猪了,就多养了数只母鸡,半个月不到就能收获一竹篮的鸡蛋。我总是拒绝不了父母的温热之情,我害怕伤了他们的心。

一天,我和儿子回村上,当然也是母亲打电话叫我回去拿“土鸡蛋”的。母亲捡得满竹篮的鸡蛋,我说不要这么多,留着他们做家常菜。母亲说,留着会寡烂掉的!母亲硬是把满竹篮的鸡蛋装在车子的尾箱里。放完鸡蛋,母亲便躬鞠着身子,蹒跚地向老屋走去。

一会儿,蹲厕所的儿子从老屋出来,跑到我跟前,他神秘地在我的耳朵边小声地嘀咕:“爸,不能要奶奶爷爷的鸡蛋了!”我惊讶地问:“为什么?”儿子天真地说:“奶奶爷爷,也是喜欢吃鸡蛋的!”

儿子拉着我的手,走回屋里。我对父母撒了谎,说是忘记了拿手机充电器。儿子牵着我走进装柴火的杂房,努了努嘴,说:“你看,那是什么?”聪明的儿子弯腰捡起了一块纸盒递给我说:“装鸡蛋用的纸蛋盒!”不用说,这是母亲和父亲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吃了鸡蛋就把纸蛋盒堆积下来烧火用。

晴天打响雷。父母一直“欺骗”我的事实,竟然被年幼的儿子发现了真相。我脑子如被人打了一闷棍,嗡嗡地震响,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和儿子来到堂屋,儿子小跑过去,亲热地抱住了奶奶,然后又亲热地抱住了爷爷。

走到门楼外,儿子紧锁着眉头对我说:“爸,不能再要爷爷奶奶的鸡蛋了!”我哑口无言,回头凝视着年老体弱的父母,突然心口猛地一阵巨疼,我深怕有一天失去温热的鸡蛋……

此时,我泪流满面,成了个泪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