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没人回来
也没人离开。
车子飞驰,自顾自在时空中
精彩亮相。
原林与新绿,彼此对话
持续生长。
猴子摇曳,藤蔓摆荡。
似时间的钟摆。不想,折腾停下来。
阳光风雨如故,虫鸣如故,鸟飞如故,
漫步骑行的游人,如故。
月华应时照映。
频传果子迸裂声
如故。
每个人都很努力的,都在赶路
只是好运搭上车的名额,有限。
车厢里,极度坦诚的人,往往最可怕。
一开始,你以为他傻,性子直,不懂绕弯,
后来,才发现,
他比你想象中,高深得多。
有的人,对陌生人坦率,
放得开,侃侃而谈,
却对身边人封闭,
宁愿埋头玩手机,
没有想要聊天的意愿。
动车,高铁,旧铁路
不起眼的小站
不搭理鸟儿的问候,
只想与风儿
擦身而过。
抢鲜一步
终于吃到了传说中的蕈油面。
松蕈之鲜,胜在狂野无羁。
野蕈随地可摘,以煮羹汤,异常鲜隽,
售诸都市,亦小小利薮也。
青头菌被采摘的手拿捏过的部位
就会生出青色的淤斑。
手指触摸到牛肝菌,
它就会变成青绿红等颜色,
菌子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
菌子接受烈火烹油的再塑,
松茸芬芳,牛肝菌肥腴,干巴菌香冽。
刚刚苏醒鸡枞菌,如脱壳鸡蛋
那般新鲜,拾些小树枝将之圈起来,
待收工后再来采摘。
鸡枞菌汤,极危险,
贪图鲜爽,喝到胀死。
云南鸡枞占全世界一半。
独株鸡枞,可长到一尺高,
粗壮如小孩胳膊,
松脆清甜,挖出来抹去泥巴
便可生吃,芳香甘脆,可比水果。
鸡枞蟹肉塔塔,山海并美,
造型拗足,中菜西吃模式。
鸡枞伞盖紧包,身材秀美,
有的伞盖打开,蓬头垢面,满面倦容。
别看它们已躺平,其实还是活的!
八点钟一过,伞盖全部打开,
品相与风味大不一样,变得低微卖贱。
松茸在高端餐馆里频频走秀,
欲与白松露抢风头。
香格里拉松茸质量最佳,生长期更为漫长,
有一股山野的气息,蕴藉
在丝丝缕缕的菌丝体中。
汤清味醇,格调清雅。
在虬松下清泉边炭炉旁
慢慢品尝,恍如桃源中人。
昆明是菌类之乡,每年被吃掉的菌子
不到一半,大部分来不及采集,
都烂在山里。
好东西,也要抢先抢鲜。
错过时机,就成了烂货,不待见了。
人也是如此,优柔寡断,丧失的
不止机缘,还有舞台。
你要菌临天下,
就得昂首挺胸,脚步坚实
一路上流水潺潺
品相新鲜扑鼻。
你要菌临天下,
就要地道的特色的
就要清淡的原汁原味的清纯。
在全球化浪潮之下,
在食材与口味逐渐同质的时代,
留住了一份血缘与地缘,
让下一代看得见山珍食材从何而来,
听得见祖先吃饭的朴实声音,来自山野田园。
也能用自己的母语,与食材对话。
对世界说出我是谁。我爱家乡的山珍海味。
这份看不见终点的坚持,值得被看见;
这些傻气执着的人,值得被铭记。
这些菌子,坚定立场,立足地域
就是我们的君子。
不改味道的初衷。坚持做自己。
2025.10.16于涵江人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