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弥漫的雾气,在万峰林的峰峦之间静静地萦绕着。
站在万峰林观光道上的观峰亭眺望,眼前,静卧在纳灰河畔的“将军峰”正被一层薄薄的雾霭笼罩着,让人浮想联翩。鼻子轻轻一嗅,空气中好像能闻到泥土深处漫溢开来的土地清香,让人心清气爽。
在春风的吹拂下,在鸟鸣的相伴中,在万峰林下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土地,终于在立春这个好时节苏醒了。
过不了几天,春雨,伴着春风纷纷扬扬而来。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万峰林的山,说绿就绿了,峰林下的纳灰河的水,也说涨就涨了。
万峰林下,田坝里那些淌满的田水闪着诱人的波光。
面对说来就来的春风,说下就下的春雨,纳灰的村民们就是不躲,顺其自然戴着斗笠跨过田埂,站在田间地头,任春风轻抚衣袖,任春雨落在脸上、肩上。在村民们的心中,淅淅沥沥的春雨是赶来给蛰伏了一冬的土地“解渴”来的,那温柔的春风也是赶来给春耕“开道”的。
春雨下得久了,田埂上的青草都被春风吹绿了,村民们刚翻犁过的稻田间蓄满了闪着波光田水,就连空气里都飘浮着青草与泥土混合的香气,悄悄地深吸一口,都是春天爽心的味道。
春雨,下下停停,万峰林的灌木丛里,在一夜之间也抽出嫩绿的芽,过不了好久,满山的灌木就舒展成翠绿的叶片在随春风轻拂着,仿佛在悄悄地告诉纳灰的村民:春耕时节,已经来到了。
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对纳灰村民来说可不是一句空话,是村民们世代遵循的信条。
这不,清晨,纳灰村的稻田里就传来了村民老陈手扶着的“旋耕机”,“突突”的叫声在田里响起,于是,老陈手中“旋耕机”的犁铧切开了湿润的泥土,身后,都是湿润的泥土伴着青草的馨香。
如今,加油的“旋耕机”代替了老牛的辛劳,耕种的村民也轻松了很多。而此刻,双手紧扶着“旋耕机”的老陈便兴高采烈地哼起了不成调的布依山歌,就这样,老陈一上午耕田的时光就这样在万峰林下悠然地过去了。
下午,村民们像预约好了似的,前前后后都向耕犁好了的稻田里聚拢,然后,弯腰插下稻秧。他们左手紧攥着一把把嫩绿的秧苗,右手则飞快地分苗、插秧,指尖在田水里一拈一提,一株株秧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一看,秧苗之间的间距分毫不差。
于此,我便想到,村民们指缝间插下的不仅是稻秧,更是一年的期盼。
春阳,在万峰林的山巅高高挂起,田坝里的水汽也升了起来,稻田里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你看,他们额前的汗珠滴在了禾苗上,闪着迷离的光,指尖磨出的血泡已经成了老茧,村民们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秧苗在阳光下出荘成长,在万峰林中织成一片片让人欢欣的绿色天地。
“今年的秧苗长得非常好,要是夏天的雨水再充足一些,收成肯定少不了。” 老陈的语气里满是幸福的期待。
春阳高照,在树荫下趴着的狗,正吐着舌头喘着粗气,逶迤的万峰林顶着烈日,像一个个沉默的守护者,注视着万峰林下这片忙碌的田野,这就是人与自然在这春耕的劳作里和谐相处的画面。
万峰林下,纳灰村这片被喀斯特地貌滋养的一块块稻田,会让你在心中感叹,每一年的欣喜与丰收,每一份的收获都要靠脚踏实地的耕耘、都要靠辛勤和汗水的付出。
季节转到了夏天,万峰林纳灰村的田野更是热闹。
清晨,稻田里会响起青蛙“呱呱”的鸣叫声,午后,悠扬的蝉鸣会从万峰林的树林里传来,与田坝里的风声、与纳灰河的水声交融在一起,幻化成成一首扣人心魄的夏日交响曲。
这个时节,纳灰村的村民们的辛苦劳作也没有停下来,在凉爽的清晨,村民们就早早下田,趁着凉爽的时辰,给秧苗除草、施肥,到太阳落山时,又心急火燎地去田里走走看看,看看田里有没有病虫害,田水够不够,还要除去多余的稗子。老陈说:“种稻子跟养娃娃一样,得天天照顾好,要不然就长不好,产量就会降很低呢。”
然而,最让人期盼的,让人心喜无比的,还是稻苗拔节的声响。
老陈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悄然坐在田埂上,仿佛能听到田里传来稻苗拔节的轻响,那是稻苗在努力生长,茎秆一节节往上拔。”
每当月儿高挂,月光静静地洒在稻田里,把稻苗照得一片银光闪闪,轻风吹拂,稻苗的拔节声便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是在向月亮诉说着生长的喜悦。远处的万峰林也在月光的照耀下寂静地沉默着,而纳灰河的水也在悄悄地泛起银光,偶尔有鱼跃出水面,发出“扑通”的声响,和稻苗拔节生长的声音交相辉映。
一到秋天,秋风就像是万峰林的调色师。当第一缕秋风掠过万峰林的山巅,纳灰村田坝里的稻子就开始变换着颜色了,先是稻穗尖儿变黄,再是稻秆、稻叶,没几日,整个田坝就成了金色的海洋。
那沉甸甸的稻穗躬身弯向土地,村民们缓缓挥起了镰刀,成片的稻秆断裂的声响里藏着他们会心的笑意。
你看,每一张黝黑的脸庞,都漫溢着最幸福的交响。
此刻,面对丰收,村民指尖捻起一粒粒饱满的稻谷,那是春时经历的泥泞时光,那是夏时挺过的漫漫酷暑,现在,都化作了他们笑脸中的无比香甜。
夕阳西下的时候,万峰林田坝里金色的稻子已经被村民们收割完了,田里只剩下光秃秃的稻茬,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金光,村民们把装满稻粒的布袋装上三轮车,在机耕道里慢慢开回家里,你仔细一看,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与远处的万峰林,和近处的田埂构成了一幅温馨的乡村丰收画面。
此时,当我安静地站在纳灰村村民们收割完稻谷的田坝,慢慢想着村民们脸上漫溢的幸福笑容,我仿佛在瞬间明白了:村民们辛勤劳作获得的丰收,从来都不是大自然唾手可得的馈赠,而是他们从春天时播种经历的泥泞时光,到夏时挺过的漫漫酷暑,再到秋天收割时的辛劳,现在,才化作了他们欢快的欢声笑语。
我知道,等到明年的春天,当晨雾再次笼罩蜿蜒着的万峰林时,当春雨再次滋润纳灰村的土地时,勤劳的纳灰村民还会欣喜地扛着农具下田,开始新一年的耕种。
此时此刻,我深深感到,纳灰村村民们的丰收与幸福,都是汗水与光阴用最质朴的付出,结出最幸福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