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智贤的头像

牛智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5
分享

作家与故乡

作家们的笔,似乎都牵系着一条看不见的线,一头握在掌心,另一头,则牢牢系在生长于斯的故土深处。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笔下,鲁镇,是乌篷船划过的潺潺水声,是社戏舞台下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的热闹场面,是祥林嫂㧟着竹篮踉跄走过的青石板路。那方水土被大文豪融入脑海,再揉进文字里,带着江南水乡、吴越大地的灵动,也裹着旧时代的伤痛。他目光敏锐、笔锋犀利地刻画《故乡》里的闰土,举重若轻、即小见大地摹写《祝福》里的祭祀,字字句句中透出鲁镇的气息——仿佛站在咸亨酒店的柜台前,就能听见孔乙己正苦口婆心地把“茴字有四种写法”讲给孩子,看见门外那店铺林立、人声嘈杂的绍兴风情。

“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的湘西,是悠悠沱江岸畔精巧的吊脚楼,是翠翠翘首以待的白塔,是《边城》里那抹带着水汽的温柔与雅致。他写湘西的山,是青黛色的眉;写湘西的水,是流动的诗。《湘西散记》里的码头、船工、赶路人,都是从天门山、沱江的晨雾里走出来的,带着草木的清香和江水的凉意。他把故乡的魂魄熔铸入墨,让湘西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记,更是芸芸众生心中关于淳朴与美好的所在。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贾平凹的老家棣花古镇,坐落在秦岭腹地商山洛水之间。《秦腔》里苍劲、斑驳的戏台,《高兴》中粗粝、挣扎的街巷,都是棣花古驿道真实鲜活的模样。他写塬上的风,写塬下的河,写那些在土地上生老病死的乡亲,字里行间带着三秦大地的豪放与悲壮。走在商於古道棣花镇的青石路上,仿佛能瞥见《秦腔》里的引生在清风街巷口张望,听见《高兴》里的主人公正悠然哼着南腔北调的戏文——故乡的一砖一瓦、点点滴滴,都成了作者笔下最生动最撩人的诠释。

可见,作家从来不是凭空创造生活、拥抱世界的。他们只是把自个故乡的月夜、泥土、笑语,细心锤炼成墨,再蘸着自己沸腾的一腔赤诚,一笔一划地书写下来。那些文字里的故乡,也早已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坐标,而是酝酿成了被真情实感熔铸过的精神原乡、心灵故土,在悠悠岁月里静静伫立,等着你、我、他,去品味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