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阳高县太平堡村,当街矗立着一棵老杨树,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守望,已有 600 多年的岁月。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它为“大官树”(据说是忽必烈南征路过此地,在地上随意立了一根拴马桩,后来成活了且逐渐长的又高又粗),这棵树,不仅是村庄的地标,更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寄托。
时光流转,四季更迭,老杨树始终坚守在那里。它不追随云影漂浮的踪迹,那些飘忽不定的云朵,承载着远方未知的诱惑,可老杨树扎根于这片土地,不为所动。它也不探寻清风远行的絮语,清风带来的或许是外面世界的喧嚣与繁华,但老杨树安于这一方天地。曾经在岁月中悠悠转动的石碾旁,老蒲扇已在时光的摩挲下蜷成枯叶,如同被岁月尘封的记忆。那晃悠的井绳,再也打捞不上井底残留的月光,往昔的美好与诗意,似乎在渐渐远去。
然而,老杨树却站在风中,稳稳地守着村庄的中心。它像一位忠实的倾听者,听蟋蟀在墙缝讲述古老的故事。每一只蟋蟀,都是村庄历史的传承者,它们在墙缝间的低吟,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些或热闹或静谧的过往。虫鸣也在细数着一个村庄的过往,从农忙时节的欢声笑语,到丰收之后的举杯欢庆,从孩子在街巷间的追逐打闹,到老人在树下的悠然谈天,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村庄独特的乐章,而老杨树,是这乐章最忠实的听众。
站在老杨树下,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仿佛又听见奶奶穿布鞋的小脚,踏过碎石路的声响。那声响,轻盈而又沉稳,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奶奶总是迈着那细碎的步伐,穿梭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她的身影,与这老杨树一起,构成了我童年最温暖的画面。她会在树下为我讲述古老的传说,那些故事,如同老杨树的枝叶,繁茂而又充满生机。
当炊烟袅袅升起,驮回我的乳名时,母亲唤归的尾音,在老杨树返青的枝叶上,反复晃荡。那一声声呼唤,饱含着母亲无尽的关爱与牵挂。在黄昏的余晖中,老杨树的枝叶被镀上一层金色,母亲的声音,仿佛也被染上了温暖的色彩。这棵老杨树,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步,见证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传承。
老杨树啊,你是村庄的守护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离去,目睹了村庄的变迁与发展。你那粗壮的枝干,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情感。即使岁月的风霜在你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你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每一个太平堡村的村民。你教会我们坚守,教会我们珍惜,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记得回家的路,记得那份深深的乡愁。
如今,无论我走到哪里,老杨树的身影总会在我的梦中浮现。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我的思念,让我与太平堡村紧紧相连。而那树下的故事,那亲人们的声音,将永远在我的心中回荡,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