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国的头像

方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泥屐上的童年雨韵

刮大风,下大雨,光头小孩儿真淘气,踩着泥屐满街跑,回家变成泥猴子。

童年的雨天,总藏着一份独有的期待,那期待系在一双沉甸甸的木头上。泥屐子,这农耕时代的雨具,在北方农村的雨天里,是孩子们最称手的“玩具”。它有着六只粗壮的木脚,稳稳地托着一块木板,上面系着两根结实的布条,能牢牢绑住脚上的布鞋。

每逢雨天,我便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屋檐下,迫不及待地将双脚伸进泥屐。木板比脚大出一截,刚穿上时总有些晃悠,得费些力气才能站稳。可一旦迈开步子,“咯吱——咯吱——”的声响便会随着动作响起,像一首笨拙又欢快的歌。那声音里,有木头摩擦的厚重,有泥水被踩溅的清润,更有我压抑不住的雀跃。

奶奶总爱倚着门框看我。她的白发被风吹得轻轻扬起,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化不开的笑意,看着我像只刚学会走路的小鸭子,在院子里的泥地上歪歪扭扭地挪步。雨丝斜斜地织着,打湿了我的头发,顺着脸颊往下淌,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后来胆子大了,便敢穿着泥屐跑到街上去。村路被雨水泡得软软的,泥屐的木脚踩下去,会陷进半寸深的泥里,再拔出来时,带着一串浑浊的泥水。我故意在水洼里重重踏下,看泥水溅起高高的水花,沾在裤腿上、衣襟上,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快活地蹦跳。

风在耳边呼啸,雨在眼前迷蒙,只有“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和我清脆的笑声,在雨幕里穿梭。等跑累了回到家,奶奶总会笑着摇头,递过毛巾:“你看你,都成泥猴子啦。”

如今的雨天,脚下是干净的雨靴,耳边是汽车的鸣笛,再也听不到那“咯吱咯吱”的声响。可每当雨丝飘落,总会想起那双笨重的泥屐,想起奶奶倚门的笑容,想起那个在雨中奔跑的、满身泥泞却满心欢喜的童年。那是属于农耕时代的质朴记忆,是刻在心底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温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