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史建民的头像

史建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5
分享

一眼千年,梦回敦煌

暑去秋来时节,我踏入敦煌,开启一场与历史的深情相拥。短短二日,这座古城却在我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敦煌不仅是敦煌,更是一部历史。

上午9点,出绿洲敦煌,穿沙漠,走进这座历经千年的莫高窟。红色砖木结构的大殿,共有五层,层层叠压而上,顶部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殿正面有一排木质栏杆,可以保护游客的安全,并提供观赏的角度。在这座古老的佛教艺术宝库面前,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禁对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术赞叹不已。背景则是连绵起伏的土色山峦,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壮丽的画面。

五层高的塔楼矗立于山崖之上,像一位忠诚的守护者静静守护着莫高窟。游客络绎不绝。随人群我们依次观赏了96、138、148“156号窟。洞窟内,壁画和彩座塑在昏黄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历经千年,莫高窟内的色彩依旧明艳动人,飞天的灵动、佛陀的慈悲,在这一方天地中被永恒定格。站在洞窟里,我仿若穿越时空,触摸到古代西域文明的心跳,感受着佛教文化在此地的蓬勃生命力。那些壁画上的菩萨,身着华丽服饰,双手合十,面容慈祥;僧侣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表情虔诚地望着前方,仿佛在向我讲述着往昔的故事。我静静地欣赏着其中一幅卧佛像壁画,那尊巨大的卧佛雕像,仰面朝天,安详地躺在洞顶之下,仿佛正在享受阳光浴。

敦煌书局内暖意融融,书香弥漫。我沉醉在一本本讲述敦煌历史的书籍中,进一步探寻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那古朴典雅的装修风格,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我穿梭于书架之间,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每本书都是一个通往过去的小船,载着我驶向敦煌的古老岁月。我站在书局里,看着墙上挂着的画作,感受着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敦煌博物馆里,古老的文物静静陈列,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站在展柜前,我仔细欣赏着这些画作,感受着它们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展厅内的情景展示区,墙上挂着许多画作,并配有灯光照明。与我同行的参观者们正在欣赏并讨论着其中的作品,我也沉浸其中,感受着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正午一时,迎着34度的高温,艰难地爬上沙丘,脚下的沙子簌簌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极目远眺,天地间一片苍茫,唯有这泉与沙相依相伴,演绎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远处的沙丘上覆盖着一层薄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周围被一片金黄色的大漠环绕着,远处可以看到一些树木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遥远的世界之中。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一群骆驼载着游客缓缓前行,他们的身影与远处的人影形成鲜明对比,天空湛蓝而深远,仿佛能包容下所有的壮丽景色。

鸣沙山月牙泉在初秋,别有一番景致。月牙泉在阳光照射下依旧澄澈,如同一颗温润的翡翠镶嵌其间。

如今,我即将告别敦煌。回首望去,心中满是眷恋。敦煌这片土地,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自然的奇美,让我深深着迷。

敦煌莫高窟,一眼千年,梦回处,西风凛冽也藏不住的艺术瑰宝!莫高窟下,雕塑轻吟千年故事,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与欢笑。站在这石窟前,我仿佛成了那古人,拜别菩萨,踏上丝绸之路的征途。千年风霜过后,丝路依旧在,莫高的菩萨们,拈花微笑,等君来。一入敦煌莫高窟,如穿越古今,与华夏先民共祈愿,心灵得慰藉。

我期待着下一次相逢,再次投入它的怀抱,续写与它的奇妙缘分。

在离开敦煌的路上,我回望那座五层高的塔楼,还有呜沙山与月牙泉,它们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我告别,也仿佛在等待着下一次的相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