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史建民的头像

史建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雨中登崂山

崂山,海上道教第一名山,自古便以“山海奇观”闻名于世。此番来到青岛,怎能不登崂山?游览完五四广场等市区景点后,我选择从南线经清流登崂山,据说此线路最能领略山海交融的壮丽景致。

乘专线旅游车再换乘景区车,历经四十多公里,抵达客服中心。从九水入口开始攀登,刚迈入山门,倾盆暴雨便骤然而至。崂山的雨,来得迅猛而毫无征兆,不似我家乡甘肃那般先有风雷预警,而是如天倾水泻,瞬间将天地笼罩。远处山峦依旧清晰,近处海浪依旧翻涌,只是我们这些游客猝不及防。我和几位年长者只能在景区牌坊下避雨,而更多的年轻人却迎着风雨继续前行,他们在雨中攀登的身影令我动容。或许是上天怜我远道而来,暴雨四十分钟后戛然而止。

崂山脚下,蜿蜒的海岸线勾勒出无数岬角与海湾,海石嶙峋,天然成趣。可惜近海因富营养化泛起一层绿色海藻,略显遗憾。虽非湛蓝碧海,却也别具一番风情。

崂山虽不高,登顶却不易。山路尽是石阶,雨后湿滑难行,稍有不慎便可能滑倒。我与老伴相互搀扶,一步一阶,缓缓前行。虽已是秋日,却因攀登而汗流浃背,衣衫尽湿。途中几度停下歇息,才得以继续前行。

历时一个半小时,终于抵达太清宫。这里没有峨眉、武当那般巍峨金顶,却有一处千年道观静卧山间。太清宫,又称下清宫、北国小江南,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历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遗存,是中国崂山道教祖庭,全真道随山派发源地。

太清宫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两千余平方米,三院并列,各立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另有关岳祠、翰林院等附属建筑。如今,这里是山东省和青岛市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太清宫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由江西方士张廉夫初创。宋太祖曾拨款重修,自此形成今日规模。尤为难得的是,其建筑风格至今仍保留着宋代遗韵,在国内宗教建筑中极为罕见。

登崂山者众,真正走进太清宫的却寥寥。大多数人只是匆匆一瞥,拍照留念。登山路上人山人海,太清宫内却清幽宁静,仿佛隔世。

太清宫与白云观、永乐宫、重阳宫、天师洞、真武宫、万寿宫等并列为道教名观。而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中,太清宫为诸宫之首,是崂山道教文化的代表。

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官殿。三官殿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供奉尧、舜、禹三位圣贤,分别尊为天官、地官、水官。道教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

三官殿为三进院落,大门朝东,与北方多数庙宇坐北朝南不同。道家不重权势,门向东开,是对宾客的尊重。主殿为宋代单檐硬山式建筑,古朴庄严,虽经多次修缮,仍保留着宋代风貌。

殿内两侧供奉雷神与真武。雷神主惩恶扬善,真武即玄武,属四方神之一。宋代为避讳,改“玄”为“真”,遂称“真武大帝”。真武属水,象征柔顺,与雷神刚烈形成鲜明对比,正应道家“阴阳相生,刚柔并济”之理。

三官殿内外古木参天,尤以门前一棵圆柏最为古老,相传为张廉夫所植,树龄两千一百余年,至今仍生机勃勃。院内两株银杏,为宋太祖敕修时所植,树龄逾千年。还有数株山茶,树龄四百余年,其中一株为张三丰自长门岩移来,每当冬日雪落,红花似火,美不胜收。

《聊斋志异》中《香玉》一篇,便以此树为灵感,蒲松龄笔下“绛雪”即指此花。三官殿外西侧,还有一株名品山茶“重瓣白雪塔”,花白如雪,树龄四百余年。

崂山因仙而名,《崂山道士》的故事便发生于此。王姓书生在此学得穿墙术,归家后却因炫耀而失效。传说中道士穿墙的影壁,至今仍在太清宫内。王重阳创全真派,授七子,其中丘处机曾来此传道,使崂山成为全真派第二大丛林。

三十年前曾来崂山,却未入太清宫,如今终得偿所愿。从太清宫侧登巨峰,虽非英雄,却也胜似登顶。

巨峰海拔1132.7米,登顶之路虽不险峻,却也需一番气力。沿途花岗岩巨石,形成于白垩纪,历经亿万年风化,造就今日奇景。

摩崖石刻遍布山间,多为元、明、清三代所留,可见崂山自宋以后才成道家名山。正如武当因明帝宠爱而兴,泰山则承载华夏五千年文明,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成为民族象征。

登顶之际,我忽然想起家乡甘肃泾川的回中山。回山之上有王母宫,始建于西汉,传为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山下有瑶池,传为蟠桃盛会所在。唐代李商隐曾作《瑶池》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道教诸山中,唯西王母、九天玄女为西方神祇,而碧霞元君则为东南所奉。泰山、武当皆无王母宫,可见地域神祇之别。

山顶巨石上刻有“中国第一寿”字,高二十米,宽十六米,为1993年放大欧阳询字体所刻。觅天洞又名槐树洞,由巨石叠成,共五层,高三十米。出洞后可见“通天桥、一线天、神龟探海、咫尺天涯、天苑”等景点。

天苑为一倾斜平台,沿途可见面朝大海,秋暖花开。可惜九月为雨季,天空阴沉,难见“海天一色”之景,照片也略显暗淡。加之海藻泛绿,美感大打折扣。

继续前行,可至狮子峰,为太清景区最高峰。因时间关系,明霞洞、龙潭瀑未能成行。回望崂山石刻与山海奇观,顿觉此山镇海,万象归怀,不虚此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