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志华的头像

刘志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9
分享

鼎湖山游记:大自然赠与的温柔疗愈

晚秋的清晨,绿树环绕、峰峦叠翠、泉水淙淙、云雾缥缈、蝴蝶飞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几声鹧鸪声自林隙间穿透而来,清脆如笛……我们踩着青石小径,踏入这座被誉为 “北回归线带上的绿宝石”,位列岭南四大名山之首的鼎湖山,开启了一场与大自然共舞的心灵疗愈之旅。

初至宝鼎园,一座青铜巨鼎巍然矗立,仿若携五岳之重、纳四海之气自远古走来,熔山川日月、星辰流转、天地万象于一炉。斜阳轻抚,铜绿斑驳,像是在诉说岁月的流转、历史的变迁。山不在高,有“鼎”则名,水不在深,有“泉”则灵。古人铸鼎以镇山河大地,今人仰鼎而许一世宿愿,愿金榜题名、才华非凡、能力拔萃、事业顶尖、造诣登峰。。。。。。。正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谁没有过“一飞冲天,问鼎星辰的梦想呢?”

沿溪而上,转入蝴蝶谷。此处幽静如画,藤蔓垂悬,溪水潺潺。忽有彩翼翩跹,黄的、蓝的、黑纹相间的蝴蝶,在花间轻舞,如散落人间的精灵。“身无彩碟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的意境照进现实。再行数百步,庆云寺的飞檐冲破云雾映入眼帘,寺前古木参天守护着一方清净,僧人扫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清扫尘世的杂念。我立于殿前,看香烟袅袅生起,与山雾交融,竟分不清是人间烟火,还是天上云霞。“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心若澄明便能摒弃杂念,一些久困与心的烦恼正飘然远去。

走走停停,终于抵达了著名的飞水潭。“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从三十米高处直泻而下,激起千层浪,卷起千堆雪。轻雾裹挟着阵阵凉意与淡淡花香扑面而来,游人纷纷停下脚步,我和女儿寻一块青石坐下,脱鞋让双脚浸入清凉的潭水之中,任水汽轻抚身心,闭目静听——水声、风声、叶声、虫鸣声汇成一曲曲天然交响乐。我深深、缓缓、贪婪地呼吸着负离子含量高达125,000个/cm³的纯净空气。每一口呼吸,都如给心肺做一次清洗,洗去尘世间的浊气,洗出生命的清亮。

我忽想起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灵气逼人的女子,却一生困于肺病,曾数次辗转于北京香山养病。若她能来此,闲暇时坐在这飞水潭边,听瀑布如雷,看绿意如海,日日呼吸着纯净如水的空气,她的心肺会不会少一些疼痛?她的梦里会不会多一些青翠?或许,这鼎湖山的山水、绿树与百花,正是她诗中一直追寻的“那一抹春色”。而今,多少人呼吸着尾气、粉尘与焦虑;多少人被病毒侵袭后感染了肺结节。当我们被生活磋磨至肺腑蒙尘、心神俱疲时,鼎湖山就如一位沉默的医者,它不需诊脉,亦无需开方,却以整座山林为药、以飞瀑为引、以清风为剂,以万年不变的绿意与清气,疗愈着每一个受伤的身心与灵魂。

我正出神时,忽见潭边一块石头上停着一只绿蜻蜓,通体碧绿、翅膀透明如纱,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它时不时飞到我和女儿的腿上,轻点一下,又飞回石头上,却不远离。 “妈妈,它在等谁?”女儿轻声问。我望着它,心想它可能在等它的爱人——那只曾在秋日午后与其共舞的紫蜻蜓。它们曾一起掠过荷塘,点破晨露、戏耍山间。。。。。。却因意外分别,或许它们曾约定在此等待,从日落星辰到地老天荒。这等待有着最浓的情意、最深的守候。夕阳西下,水雾渐淡,蜻蜓在水面划出一道细小的弧线后展翅低飞,消失在丛林深处。我也准备踏上归途,再次恋恋不舍地深吸了一口氧气,顿觉心肺清亮、神清气爽。

有些疗愈,不在药方,而在山水之间。鼎湖山不仅有着绝美风景,更是自然赠予人类的养肺良方,是喧嚣世界里,千万次缝补生活的你我一处可以安放心灵的绿洲。让我们听一潭飞水,洗一次心肺;看一只蜻蜓,等一场爱情;在十万空气负离子的怀抱中,与过去的不如意和解,做回那个眼神明亮、体态轻盈、呼吸清新、心灵纯净的自己。然后继续向善而行、向上而行、向美而行——总有一天,我们能用自己的努力与天赋“问鼎”星辰,不负此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