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意思是我们所熟知的各个领域各个朝代的历史名人,在实现博大胸怀之志,追求理想抱负的路经大致是相同的,且粗略可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而我从这三重境界中,品出了 “独”“憔”“悟” 三字的深意。
其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就是其中的“独”字。而对于独的解释,我认为又有两种。一是孤独,寂寞的意思,即在攀登理解高峰时身边无一人与伴,犹如深夜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无灯塔的指引便找不到正确方向,或许会感到迷茫,无助,弱小,黑暗,甚至想要放弃,但倘若能耐得住寂寞,那么就是另一番天地。譬如莱持兄弟当年造飞机时,人们都说将人送上天是不现实的,因此无人看好他们,但莱特兄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是独特,独有的意思。即不随波逐流,要坚持自己内心的观点。一个海浪很容易会被一波大海浪卷走,失去它原来的样子,但绝不能否认他曾经的初心存在。荷兰的伟大画家梵高,在当时人们都追求写实细腻画风的时代,他却用扭曲抽象的线条表达心中所想,受到许多人唾骂,嘲讽,但如今人人都知道的《星空》《向日葵》,恰恰是对当时反对者的有力反驳。
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个境界就是其中的“憔”字。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为了粉碎核大国的武力威胁,从零开始投入氢弹研制。长期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工作数十小时分秒不停。由于沉重精神压力和过度劳累,他的胃病加重,甚至几近休克。他的心中充满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正是因为这份信仰,甚至隐姓埋名30年的他,才能在“人憔悴”时“终不悔”。如果说“独”是奋斗之基,那么努力就是必由之路,坚定就是制胜之道,若是在追求理想的途中少了这份坚毅,不懈,那么这条路上便会荆刺丛生,巨石横路。相反,若是心中有信仰,有坚定,即使艰难险阻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其三,“众里寻他千白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个境界就是其中的“悟。”讲的是研究学问或解决问题时冥思苦想却无济于事,有时为了寻找事物的踪迹,寻找大海的尽头,却忽略蜿蜒的河流。当我们逆水行舟时,却不曾想她就在那小小绿洲,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牛顿坐在树下被苹果砸到后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正为无法辨别王冠真假发愁洗澡时,偶然发现了浮力,法国数学家彭加勒因为一杯咖啡难以入眠,各种思想在脑海中冲突排挤时,发现了福克士函数存在。这些“顿悟”并非偶然——牛顿早已深耕物理研究,阿基米德也在反复思考浮力问题,正是长期“独”与憔,才让“悟”的灵光得以闪现。当我们奋斗一生回头望来时路时,或许发现自己想要的就在身边。
综上所述,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孤独登上高楼,在这途中更要坚守理想,秉承信念,即使憔悴也绝不悔,到最后灵光乍现,这是无数人奋斗的来时路。这三重境界,亦是我们当代青少年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的桥梁:以 “独” 立心,以 “憔” 践行,以 “悟” 成长,方能在逐梦路上彰显人生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
指导老师:刘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