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乡村的夏夜,是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卷。如水的月光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银纱,轻柔的微风带着夜晚的凉意和田野的芬芳,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和蛙叫,像是夜的交响乐,深远而悠扬。
就在这如诗如画的夜色中,一点绿光,忽悠悠地亮起来,像谁丢了颗小火星。接着,又一点,再一点……草丛里、篱笆根儿、小河沟边上,小小的绿灯笼悄悄冒了出来。它们飞得不高不低,一闪一闪,真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了地上,在跟你捉迷藏。看得我们这帮孩子心里直痒痒。
“快看!那边多!”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声音里全是压不住的兴奋。我们几个立刻猫下腰,踮着脚尖,大气儿都不敢喘,朝着那闪亮的地方挪过去。心里想着:这回总能逮到你了吧?可那些萤火虫精得很,眼看小手就要拢住了,它尾巴一摆,“嗖”地一下就从指缝间溜走了,飞到稍远的地方,又慢悠悠地亮起来,好像在逗你玩。
“小明,小心脚下!”有人喊晚了。只听“哎哟”一声,小明被草窠里藏着的石头绊了个结结实实。我们赶紧围上去,他却一骨碌爬起来,胡乱拍打着沾了泥巴的裤腿,脸上笑开了花:“没事没事!看我的!”他顾不上疼,眼睛又紧紧盯住了一只飞得低的“小星星”。
最有趣的是狗伢和小胖配合,一个在前头张开胳膊虚张声势地拦,一个猫着腰在后面悄悄靠近,猛地一扑!嘿,还真让他俩罩住了一只。小胖小心翼翼地捏着那只萤火虫,献宝似的举给我们看,心里头别提多美了。
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小玻璃瓶。捉到萤火虫的伙伴,都特别小心,生怕捏疼了它,轻轻地把它送进瓶口。不一会儿,瓶子里就聚集了好几只“小星星”,它们在里面慢慢爬着,飞不起来,但尾巴上的小灯还是固执地一亮,一灭,再一亮。我们把瓶子举到眼前,屏住呼吸看着,那点点的绿光,真的就像把天上的星星摘了几颗下来,装进了小小的世界里。
“娃娃们,玩得挺乐呵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笑意响起。是张大爷,摇着把旧蒲扇溜达过来了。他瞅了瞅我们手里的瓶子,说:“这些小东西可是庄稼地的好帮手,专吃祸害菜苗的鼻涕虫(蜗牛)。关在瓶子里,它们就干不了活了。”
“真的呀?”我们几个都睁大了眼。
张大爷点点头:“它们的小崽崽(幼虫)最爱把鼻涕虫当点心。你说,是不是得让它们去干活?”
原来是这样!我们互相看看,再看看瓶子里一闪一闪的小生命,心里头忽然有点不得劲儿。不知是谁带的头,大家不约而同地拧开了瓶盖,倾斜瓶口。那些绿色的光点,先在瓶口探了探,接着轻盈地飞了出来,重新融进了那片温柔的夜色里。看着它们自由地飞舞,心里头反倒松快了,涌起一股说不出的踏实和快活。
如今,住在城里,每到夜晚,灯火通明,霓虹灯闪烁,非常热闹。但我依然怀念故乡的夏夜,怀念夏夜追“星”的快乐,更怀念那段纯真无邪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