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韵
小序
秋叶渐落,初雪方临。当第一场雪落下,冬天的信号悄然而至。冬,给人的感觉是清冷、凛冽、孤寂。总有人说,冬天这个季节是肃杀的季节,没有一点生机,你看那漫天飞雪,你看那三尺厚冰,你看那枯零落叶,还有疾行的路人。如果这么看冬天,那未免片面单薄了些。
俗话说:“秋有秋的趣意,冬有冬的诗意”。可能有人看到的是千山暮雪、孤舟蓑翁,可能会有人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可能有人体会到寒风凛冽,但也会有人期待“风雪夜归人”;可能有人感叹气温骤降,同时也会有人享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在每个人的眼中各有不同,其中韵味自然无穷。
一、
试想,琼宇落雪,粉妆玉砌。或有"未若柳絮因风起",扬扬洒洒,簌簌之间尽显动感活力之态;或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冰清玉洁,留白之间尽显静谧祥和之态;雪后,一切归于平静,置身于白茫茫的纯净世界,冥冥之间仿佛雪中出现一幕幕:三国无改笑谈中,红楼干净一场空,水浒英雄归尘土,西游幻梦醒时终......任由想象天马行空,思绪遨游苍穹,终了,恍若与过往的一切和解,净化了心地,荡涤了灵魂。
如果能赶上梅花盛开,就别有一番盛景。觅一处小径,沿级而走,拾雪而上,初极狭,后柳暗花明,看到的不仅是雪中盛开的梅花,也是一份冬日的礼物。正是这红梅,让我们体会到努力寻找后的欣喜,也是苦尽甘来的馈赠.此刻,梅香弥漫,雪虽压枝头,但不阻香气,让人心醉、流连。踏雪寻梅这样的心境很难得,看似赏梅,实则也是找自己。天地之大,浩瀚无边;天地之小,一方红梅。人生亦如此,若是能有踏雪寻梅的心境,披开荆棘,逆境求生,向着自身的目标勇毅前行,不惧严寒,踏雪而行,终会见到心中的红梅。
二、
冬日情怀,无处不在。 不必说孩童在雪地中嬉闹的笑脸,不必说恋人在漫步时深情的相拥,更不必说老人在春节里欣慰的眼神。雪,带来的是欢乐、是浪漫,更是一种情怀。那是"儿童戏雪画图中,折梅寻得一枝红"的稚嫩,那是"他朝若是共沐雪,也算此生共白头"的浪漫,那是"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時"的期盼。
每逢冬至,我们总能见到一些冬日里的小浪漫:也许我们会发现教室玻璃窗上不知何时留下了一排笑脸,课间里操场上多了些格子羊绒围巾的少年,校园上空满是雪地里的欢呼雀跃,还有放学后烤红薯的香气弥漫整条长街,晚自习路灯下的依依挥手惜别......这些都是冬日里最寻常的景象,但正是这些小确幸让冬天添了几分烟火气,也多了很多欢乐。
冬,总在岁末登上季节更替的舞台,也催生了远乡游子的思乡之情。岁末年关,一年的牵挂、一年的期盼在春节这一天最为深沉。当踏上回家的路,归乡的情切化为眼眶里兜转的泪水,对父母的思念化为见面后久违的那句"爸妈!",无论是大年夜的临窗细语,还是春节的觥等交错,团圆在这一刻无比具象化,血浓于水的亲情氤氲、充盈,让寒冷的冬天瞬间有了温度,成为最亲切、温馨的季节。
辞旧迎新之时,总会看到一些触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的景象。他们是冬日里最可爱的人,或是风雪交加路口默默守护的交警,或是争分夺秒抢修管道的工人,或是冰面上坚守职责的养路人,或是凌晨扫雪的环卫工人......正是这些守护者,用平凡的身躯筑起温暖的防线,让我们的冬天不再寒冷。正如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平凡而伟大,让人动容。
三、
正所谓“藏”是为了更好地“生”,“止”是为了更好地“行”。沉寂是自然界的宝藏。植物的沉睡,动物的冬眠,看似是生气的缺乏,万物凋零、一片死寂,实际上是生命的蓄力。冰冻土壤下是种子在积聚能量,树木之所以光秃是为春天抽新枝蓄力待发,农民春种秋收,经过三个季节的耕作,冬这个季节是再好不过的休整,让土壤充分休耕明天春天也会结出更多果实。“瑞雪兆丰年”“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这些古老的谚语是对厚积薄发最好的诠释。冬日的沉淀,是积累的最佳时机,也是新生的序曲。
人也一样,沉淀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冬这个季节适合去积累沉淀,当静谧降临,临窗而坐,没有往日的喧嚣和纷扰,独处的时光因为奋斗而更加充实,“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无论是寒窗苦读,还是充实认知,每一次努力都值得拥有。越是严寒,就越是刻苦,冬日的腊梅从不因为恶劣的环境而低头,秋日的霜菊也不会因为风霜而放弃盛开。当苦尽甘来的那一天,曾经熬过的日子都会成为宝贵的财富,在人生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冬,作为四时之一,是自然的馈赠。如果说春是四时之首,那么冬理应是春的序章。冬带来的不仅是刺骨的寒风,也是催生新绿的前奏;不仅是万籁俱寂,也是生命的序歌。一场大雪落下,不仅是冰封千里,也让一切变得纯净,还给世界一片纯粹和宁静,让每个人有时间去思考去沉淀,留一段时间去迎接美好的春天。如果身陷人生的寒冬,不要放弃、咬牙挺住,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挑战,相信作家雪莱在西风颂中写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日里厚积薄发,春日的曙光终会来临。
冬韵悠悠,绵长而醇厚。每一片雪花的背后,都是对春天的期盼。冬天最深的韵脚,不在景,不在人,而在情。当最后一片雪融入泥土,当最后一丝寒消释,那不是告别,是万物在寂静中,签署了春天的第一份契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