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阮开元的头像

阮开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6
分享

故乡的洋芋丁

朋友来电,末了总添一句:“多哈回会泽?洋芋丁管够。”我在电话这头笑应:“要得。”两头便都静了半晌。这邀约比甚么琼浆都醉人。

洋芋这东西,各处叫法不同。在会泽,切成指节大的圆锥丁,滚油里炸得酥香。我吃过东北地三鲜,尝过西北烤土豆,却偏将会泽的洋芋丁,就着七年青春咽下了肚。

会泽城里的摊主都有一双妙手。削皮刀嚓嚓几下,圆土豆便褪了粗衣。客人往摊前一站,声气都是熟的:“老板,要焦脆的!” (或者“要脆生的!”)铁漏勺往油锅一浸,“哧啦”一声,洋芋丁在油浪里翻跟头。炭炉吐着绿焰,鼓风机嗡嗡地响。一勺捞起,油星欢蹦,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佐料摊开得像中药铺子。椒麻、辣子、咸酱是基本,芝麻卤腐水、姜蒜油、薄荷叶是点缀。白瓷盘里拌开,便是会泽夜街上最动人的风景。

最爱夜间与友同往。忙碌整日,夜幕垂下时抛却所有负累。三五好友围坐,啤酒杯碰得叮当响。洋芋丁送入口中,香里带甜,甜中含香。年轻的笑声撞在一处,夜就染了绯红——半是酒意,半是情谊。

那时只道是寻常。我们就着洋芋丁的香气走过青春,再回首,故交早已散落天涯。

漂泊异乡,梦中总飘着洋芋丁的香味。日前食堂菜牌上忽见“心痛的感觉”之名。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心早已木了,难得食堂有这份心思,定要尝一尝。

“师傅,来个心痛的感觉。”

菜递到手中,心当真痛起来——二十五元,五根排得齐整的猪排骨。肉价飞涨早有耳闻,不料连骨头也金贵如斯!

拈起一根送入口中,牙在痛,心亦在痛。忽然想起会泽夜摊的洋芋丁,当年五毛钱便能装满纸碗,香气烫着指尖。现在竟要十元一碗。

啊,我的故乡!故土的友谊,故园的洋芋丁!连回忆都不断涨价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