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从昨夜起,就没有停过。风缠雨,雨打树,不再是夏日暴雨那种慷慨激昂的、带着些蛮横的冲刷,而是变得绵密而执拗,带着一股子浸入骨髓的凉意。隔着窗户的玻璃望出去,天地间是一片灰蒙蒙的细纱,远处的楼宇轮廓、包括117标志性建筑都模糊了,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收敛了许多。
双节长假过后的第一天,就这样在淅淅沥沥中开始了。热闹与喧嚣,像一场美丽的梦,随着日历的翻页,戛然而止。昨日的氛围里,或许还残存着月饼的甜香与团聚的暖意,人声鼎沸似乎还在耳边;只这一夜秋风秋雨,便将那最后一点余温也涤荡得干干净净。季节的转换,竟可以如此决绝,不留一丝儿情面。
昨晚临时加盖了薄被子,方才缓过了“冷”劲。早上从被窝里挣扎出来,脚触到地板的那一刻,一股清晰的寒意便顺着脚心直窜上来,让人瞬间清醒。打开衣柜,几乎是下意识地,手便略过了那些单薄的衣衫,径直向深处探去。翻出了压叠整齐的秋裤与长袖。穿上身的那一刻,一种被包裹的、妥帖的安全感、温暖感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增添了一件衣物,更像是一种无声的仪式,是对凉意正式的和解与臣服,是对这个崭新季节的、郑重的接纳。
儿子的车把我送到单位门口,街上行人稀少。夏日里飘逸的裙摆不见了,代之以厚实的外套;裸露的脚踝被长袜精心地保护起来;人们行色匆匆,将脖子缩在立起的外套领子里,呵出的气在清冷的空气里结成一小团白雾,旋即又被风吹散。
这凉,是实实在在的了,它不再是一种朦胧的预感,而是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它藏在雨丝里,躲在风声中,附着在每一片被雨水打湿的、开始泛黄卷曲的树叶上。这雨,倒像是秋天派来的、最耐心的清道夫。它洗去了夏日的浮躁与黏腻,也冲走了节日留下的最后一点热闹的痕迹。世界似乎被这无尽的雨水擦拭得格外清亮、疏朗。空气是冷的,却也是前所未有的清新,吸进肺里,有一种凛冽的舒畅。
这样的天气,倒是最适合待在家里。泡一杯热茶,看热气袅袅升起,以前的时候还会有意无意地在窗玻璃上晕开一小圈朦胧的水汽,喜欢它的千变万化。窗外的风雨是它们的,屋内的暖意是自己的。这由外而内的寒,反而更衬托出由内而外的暖,让人格外珍惜这方寸之间的安宁。
我的思绪会不自觉地慢下来,变得沉静,甚至带点儿哲思的意味。我们总在追逐炙热的阳光,贪恋盛夏的繁盛,而这一场秋雨,却温柔而坚定地告诉我们,是时候向内走了,是时候该收敛心神,为自己积蓄一些过冬的能量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秋雨带来的凉,固然让人有些措手不及的狼狈,却也不必生出多少埋怨。它自有它的道理与诗意。它让万物沉静,也让自己的内心沉静。
我懂得了,热烈的狂欢终将过去,而生活真正的滋味,往往就藏在这份恬淡与安然里。添衣,取暖,然后,安静地等待天晴,等待一个更加高远、明净的秋天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