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石峁遗址就是一个小山包或者一个洞穴什么的,到了地方才知道,这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部落遗址。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秃尾河北侧的山峁上,是新石器时代遗留的产物,遗址面积近570多公顷,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外城墙皆用石头依山势砌筑而成,蜿蜒曲折,斗折蛇行,现城墙虽已呈残垣断壁状,但走势依然明朗 ,修葺城墙所用的石头来自河道,在高家堡镇旁边有两条河,一条叫秃尾河,一条叫喇嘛河,两条河如同两条玉带环护着高家堡镇,在远古的4000年前,石峁这个地方应该也是野草丰茂牛羊成群吧,古人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看外城的轮廓就比内城大很多,不论是内城还是外城都有出入口,叫“门熟”,路边有导引图,数了下,“门熟”有十余个之多,在内外城的连接处还修有“瓮城”,应该是对于内城起进一步保护作用。城墙将石峁闭合成内外两个封闭且独立的空间。
在内城中心位置有“皇城台”, “皇城台”高大威武,气势磅礴,依山势而建,山势落差约三四十米,需仰望才能看到顶部,“皇城台”四面有护坡, 有纵横的梁、有台阶,有坑洞,在一个矩形的土坑中,还放着两个柿饼状的大石头,似乎是宫殿柱子的奠基石。我没有学过考古,猜想“皇城台”应该是宗教祭祀的场所吧!“皇城台”周边到处是石头,被整齐的码放着,这些石头不同于我们平时见到的圆圆的石头,这里的石头全部呈片状,可以层叠的垒起来,查资料知道这是页岩石,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
石峁遗址正在整理开发,周边都用隔离网隔离开来,游人不可近前,只可看标牌上的介绍,据说在这个遗址中曾发掘出“一目人”玉片,掌心大小,晶莹剔透,《山海经》有载“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意思是说一目国的人,一只眼睛长在脸面正中。看资料介绍,有个希腊人曾经到中国新疆考察,看到新疆的阿里马斯普人,面貌奇特,前额正中长着一只眼睛,故起名“独目人”,其部落人口众多、骁勇善战、畜牧发达、羊马成群。难不成石峁远古部落的人和阿里马斯普人还有渊源?这个只能待考古学家考证了。在我看来,一目国应该是不存在的,也许只是远古人类对于本氏族文明图腾的一种表征。
更奇妙的是,在发掘石峁遗址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在巨大的岩石罅隙中居然夹杂着数不清的透亮的玉片,玉片很薄,约一毫米左右,打磨的甚为精细,玉片上刻有细细的花纹,据考证,这些细细的花纹被称作“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功”的解释是:以劳定国。玉本温润柔和之物,将其融于石头之中,很是鲜见,不知道是不是寓意“刚柔相济”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
石峁遗址周边很荒僻,远眺则全是梁、峁、沟、塬,黄土塬被沟壑分割的支离破碎,半山腰零散的分布着几孔土窑,已破败不堪,山上到处能见到一种像芦苇的植物,细细的、高高的、开白色的像棉絮一样的花,在风中瑟瑟地鸣响着,地上还有成片的苜蓿,绿莹莹得可爱,几颗芥菜,已经蔫了,还看到当地人种的香葱,长的蓬蓬勃勃,叶子中空呈圆筒状,摸起来硬硬的,掐了一段尝尝,不是很辣,有淡淡的香味。
几个小时后下的山来,到高家堡镇,看熙熙人群,恍如隔世,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就是在高家堡镇拍摄的,到镇上吃了一碗猪肝碗托,还是老味道,感觉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