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栋
人世间,书写、讴歌家国的方式,多如五月繁花。
有人在竹简上刻下眷恋,有人在绢帛上寄托思怀,有人在纸张上倾洒血泪,有人在长路上种植乡音……
这个夏天,在黄海之滨的盐之城,我遇见的却是另一场书写,另一种歌吟。
盐城,八十多年前抗日铁军驰骋过的地方。这片被鲜血浸润过、被烈火炙烤过的土地,记载着新四军将士们转战江淮的足迹,回荡着乡亲们踊跃支前的呐喊,也流传着敌寇们狼狈逃窜的一个个故事。
烽烟淡去,传奇长青。那每一帧被时光皴染过的记忆,都长葆着一声声铁血的澎湃,也成为后来人永恒的灵魂图腾。
如今,另一支“铁军”在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中征战四方,用拼搏与奉献、心血与汗水,书写盐城的梦想与荣光。
在解放路上的盐城奥体中心体育场,我一次次目睹球员们顽强奔突的身影,仿如重温铁军将士们挥戈疆场的英姿。那锣鼓喧天的助威,那激情迸发的呼唤,那漫天飞舞的旗帜,让人恍若回到久远的峥嵘岁月。
一个个火爆的场景,是光与影的见证,是心与魂的缅怀,是梦与现实的交叠,更是一种精神的赓续与传扬。
特别记得盐城队的第一个主场比赛,对手是夺冠热门劲旅泰州队。
出人意料的是,开场哨声尚未在热浪中消散,计时器上的数字刚跨过四分钟的门槛,泰州队防线正在匆忙中调整呼吸,盐城队的红色闪电已骤然劈开!
随着比分牌上的数字变成“1∶0”,球场瞬间沸腾,多少人摇旗欢呼,多少人热泪盈眶,多少人振臂向天,多少人频按快门……
令我尤其震撼的,是一面写着“铁军”两个大字的红旗,在震耳欲聋的声浪中飞舞,宛若劲风中翱翔苍穹的雄鹰,又似汪洋上搏击风雨的海燕。那一刻,我心中不住蹦出“闪电战”“兵贵神速”等词语,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幕幕穿透时空的景象:一场大捷后,新四军将士与群众一起纵情高呼、热烈庆祝,一时间旌旗飞扬,欢声漫溢,并交织成逐梦未来的希冀。
难忘六月的第一个午后,我在盐城奥体中心体育场,迎来这个季节的第一场细雨,恰似一份久违的期许。
绿茵场的静寂,被淅淅沥沥的天籁捻破,被鼎沸的人声唤醒。与盐城队将士们矫健身影相映的,是草尖上浮起的海浪般缥缈的雨雾,是满地湿漉漉的稍纵即逝的足音。
作为一支绿茵强豪,淮安队的防守固若金汤。盐城队反复冲击却久攻不下,球场里弥漫着浓浓的焦灼。泥泞中,两队不时人仰马翻,汗水和着雨水飞溅。不知不觉间,已到八十八分钟,眼看着比赛还有几分钟就将结束,从球员、教练到观众,人人焦急不已,凝重的气氛使人简直窒息。
突然,一记长传球从盐城队后场呼啸而至,飞鸟落巢般精准抵达淮安队门前,三十六号祁睿似离弦之箭迅疾跃起,胸部停球后,不待球完全落地,即挥脚凌空怒射,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入死角。
刹那间,两万六千多双眼睛里阴霾立褪、星光骤起,嘶哑的喉咙深处响起如山的春雷。看台在震动,战旗在狂舞,号角在欢鸣,如同冰封的大地在春风中猛然苏醒,暴绽出万紫千红。
喜极而泣的将士们抱成一团,久久不愿分开。那是胜利的泪水、欣慰的泪水、英雄的泪水。那每一滴泪水里,都融汇着汗水、雨水、泥水、血水。那每一滴泪水,都是心灵的汁液,在将士们的脚下倾泻,书写着城市的荣耀、家国的涅槃。
是的,足球不仅是一只球,它从未与脚下的土地分离,它是民族情怀的物化、城市精神的载体、铁军风范的凝聚。盐之城的每一脚传球,都是绿茵中国的一缕浪花;观众席上的每一次欢呼,都在诠释着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
每次到球场为盐城队鼓劲,我都是风雨无阻、乐此不疲。皮肤晒黑了,嗓子喊哑了,手心拍肿了,脚掌跺麻了……但心中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因为我支持着的是一支铁军,一如八十多个春秋前,枪林弹雨中的盐阜大地上,乡亲们热情拥戴那支英勇的铁血之旅。
盐之城,盐之队,盐之梦,盐之歌。铁军的故事仍在绵延,铁军的血脉仍在流淌,铁军的赛事仍在继续。你我的每一次奔赴,都孕育着一场没有尽头的开始。
携起手来吧,并肩迈上追梦的新征途,用一张张捷报,续写这座盐之城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