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巷人家
王大可
公元2017年6月17日,上午时分。
蓝天白云下,崭新的摩天楼群拔地而起。巨大的红色充气拱门,上方有着金色的二龙戏珠,门上印有黄色的“远大曹家巷广场现房开盘盛大庆典”字样。门里门外彩旗飘飘,人头攒动,若干空飘气球载着各庆贺单位的条幅,载有“承载品质人生,畅享都市韵律”和“幸福生活新篇章,圆我居家梦想”等标语,飘浮在空中……
今天是周末,郑爽和谢彬这对恋人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喜出望外地来到庆典现场。他们在开盘庆典结束后,要去完清接收新房的手续,领取房屋钥匙。
庆典即将开始,礼仪小姐引导贵宾入座主席台,嘉宾进入观礼区。
九时正,司仪小姐道出开场白,之后便介绍出席剪彩仪式的贵宾、嘉宾和庆贺单位代表。
……
开发商总经理致辞后,司仪小姐悦耳的普通话回响在现场上空:“下面恭请贵宾、金沙区区长况志明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远大曹家巷广场开盘庆典’,有特别的意义……”
“‘北改’工程,是成都市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目的是给城北市民一个畅通、安居、宜人的城北。曹家巷区域的拆迁改造,是‘北改’的难点所在。对此,区政府采用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运作模式,让居民自主决定改造的决策、方案和规划。这种模式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也确保了公正性和群众的参与度,使得最终化解了拆迁改造中的难点问题。”
“‘北改’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除民生工程外,不仅要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引进产业化项目,还要大力进行文化建设等。区委区政府,在这些方面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为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人,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祝愿“远大曹家巷广场开盘庆典,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一
郑爽和谢彬从小青梅竹马,他俩上大学时就开始了热恋,然而十余年时光过去了,洞房花烛仍然遥遥无期。
郑爽的爷爷是江苏人,年轻时温文尔雅,有着江南水乡人的细腻与聪慧。谢彬的爷爷,是贵州人,年轻时豪爽直率,有着高原人的粗犷与坚毅。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同在上海邮电学校就读,毕业后都分配到了成都邮电系统。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国家各行各业都处在建设的热潮中。他们怀揣着为新中国的邮电事业做贡献的热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前往成都的列车。
那时,成都邮电系统正需要他们这样的技术人才。他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两年后,他们都娶了贤淑的成都姑娘为妻,且小家都安在了成都曹家巷红砖楼居民区,并成了隔壁邻居。
红砖楼居民区,是20世纪50年代成都市首批建造的居民区,清一色的苏式三层筒子楼,整洁、亮眼,体现了新时代住宅房的风貌。在当时,能住进红砖楼居民区是令人羡慕的,很多人爱用“洋盘”来形容。
那时的红砖楼居民区,晴日里的傍晚时分是最美好的时光:孩子们在宽敞的楼栋间追逐嬉戏,大人们则聚在楼下的树荫里,谈论着当天的工作生活或见闻。
郑爽和谢彬的爷爷在住进红砖楼居民区的第二年,就都有了儿子,后来他们分别成了郑爽和谢彬的父亲。在以后的数年里,郑爽的爷爷又添了两个儿子,谢彬的爷爷却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郑家和谢家这两个隔壁邻居相处得十分和睦。两家平日里不仅互相帮衬,逢年过节还互送礼品,甚至还相互请客。在那个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年代,毗邻关系相处得如此,还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二
时光荏苒,岁月如斯。郑爽的父亲和谢彬的父亲及其弟弟妹妹都有了十几岁的年龄,两家的住房自然都显得狭窄拥挤起来。
1971年,年仅16岁的郑爽的父亲和谢彬的父亲,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一同踏上了前往云南思茅地区的征程,成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两家的住房因都减少了一人,拥挤的状况得到了些许改善。但他们每三年要休一次探亲假,回到家中就只有在房中间临时铺一张可以折叠的行军床。
生产建设兵团的劳动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条件也异常艰苦,但郑爽和谢彬的父亲,他们的意志不仅没被磨灭,反而更加坚韧。后来生产建设兵团被撤销,变成了农场,但恶劣的劳动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依然如故。
1979年,知青返城的政策让郑爽和谢彬的父亲回到了成都。
在新的都市环境中,他们却处于失业状态;为了家庭生计,他们不得不去打零工。郑爽的父亲做的是帮人拉车送货的活。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凌晨五点就得起床,之后就拉着车在城市的街巷中穿梭。而谢彬的父亲则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卸砖卸水泥,再苦再累,也只能咬牙坚持。
经过几年的艰辛劳作后,郑爽和谢彬的父亲终于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都顶替了提前退休的父亲,成了邮电系统的职工。那时的邮电系统含邮政和电信两个部分,今天却分成了中国邮政和中国电信两大系统。
郑爽的父亲在市邮局当邮件分拣员,做信件和物品的分类工作;谢彬的父亲在市邮局当市话测量员,做市内电话障碍测试及障碍处理工作。他们的工作虽然稳定,却很不轻松,但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和家庭生计,他们都努力工作着。
1981年,这两个经历了生活磨难的青年,都领取了结婚证。
1982年上半年,谢彬呱呱落地,成了谢家的宝贝儿子。而在同年的下半年,郑爽也来到了人间,成了郑家的掌上明珠。
此时,郑爽的大叔在部队服役,小叔在外地上大学;谢彬的姑姑已经出嫁,叔叔当上了人民警察。三代人同居一室的郑家和谢家,尽管生活在狭窄的空间里,过得清苦,但家里却充满着和睦温馨,间或还有笑声从屋子里透出。他们两家依然延续着老一辈人的相互帮衬,依然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家风。
三
郑爽跟谢彬的年龄差不多,也就小个月份,加之两家又是世交和隔壁邻居,所以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并一块儿上幼儿园。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里,他俩真可谓两小无猜,日夜相随。
有次他俩跟一群同龄孩子玩泥巴,有个男孩子欺负郑爽,谢彬就站出来挥舞着小拳头,把那男孩子给打哭了。从此,再没有其他孩子敢欺负郑爽。
后来,他俩一起走进了就近的张家巷小学大门。在家长的建议下,他俩成了同班同桌的同学。回到家里,还一起做作业,成了学习上的好伙伴。
很快,小学阶段结束了,他俩进入了中学时代。不想,他俩又幸运地在人北中学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上学和放学都一道乘坐公交车。
青春期的到来,他俩的内心都有了各自的小秘密。
在上高中的一天,谢彬有些羞涩地对郑爽说:“郑爽,我……我好像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个女生,但又不知道该怎样向她表白。”
“是吗?那你告诉我是谁,兴许我能帮上你。”郑爽闪烁着清澈明亮的双眸。
“嗯……郑爽,就是你呀!”谢彬低下了头,“你看,我们一起长大,嗯……”
“对呀!”郑爽打断了谢彬的话,似乎对谢彬的回答早有准备,“谢彬,可从小到大我们如兄妹一般,我认为这就很好。再说,再过三个月就高考了,我们应该把心思用在迎接高考上。”
其实谢彬也就是一时性情所致,郑爽这么一说,令他有些后悔了,他抬起头来:“你说得对,的确我们就如同兄妹。”
从童年时期到青葱岁月,郑爽和谢彬的内心世界都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俩彼此都珍惜着那份青梅竹马的情感,珍藏着一同成长中那些难忘的影像,彼此对未来都有所憧憬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情感将成为他们面对生活挑战的坚实盾牌。
2000年,郑爽考上了川师大中文系,她希望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而谢彬则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他选择了就读电视广播学专业。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俩向各自的家长宣布了他们的恋爱关系。
四
大学毕业后,郑爽如愿以偿地成了成都八中的一名语文教师。担任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后,她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学校的认可。谢彬则与金沙区有线电视台签订了聘用合同,做新闻策划工作。半年工作下来,他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聘用方和同事们的认可。
郑爽和谢彬都有了一份较稳定的工作,俩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他们各家依旧三代同居在不到50平方米的屋子里,而且是三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旱厕。
他俩也想按揭一套小户型房屋作为婚房,可走了几家房介,发现房价已经很高了。他俩刚工作,都没有积蓄,各家的两代老人就最大限度地给他们凑钱,但凑拢来的钱却不够首付,他们便打消了按揭购房的念头,结婚的事也就搁置了起来。
后来,房价一个劲儿往上蹿,几年间就翻番了。不仅如此,新楼盘已不再有小户型;二手房倒是有,可首付款就令他们望而却步。
没有住房,年复一年,结婚也就是郑爽和谢彬的梦想而已。
成都旧城改造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了90年代,曹家巷周围已是高楼林立,对应之下,昔日整洁、亮眼、洋盘的红色苏式筒子楼,就显得低矮破旧了。不仅如此,占道在红砖楼之间的菜市,更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臭气熏天。这种状况经年累月,令曹家巷居民苦不堪言,也成了成都北城改造的“老大难”。
郑爽和谢彬的婚事因住房问题阻碍。不知不觉中,他俩明确恋爱关系已十余年过去了,都已过了而立之年。
有一天,情绪低落的谢彬在酒精的刺激下对郑爽说:“我们都老大不小了,可我却仍然无能,把你的青春都快耽误完了,你就去找个买得起房的人嫁了吧!”
“谢彬,你这是什么话?你该是觉得我老了,嫌弃我了吧?”郑爽被谢彬这突如其来的话语气得脸色煞白,“好哇,谢彬,我就成全你!”
郑爽话音一落,就一巴掌扇在谢彬脸上,接着捂着脸,泪汪汪地跑出了谢彬的家门。
谢彬急忙撵出门,只听见郑爽进了自家房门后的关门声。
谢彬酒醒后抽着自己的嘴巴,后悔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对郑爽说话。其实他本意是想对郑爽表达歉意,责备自己的无能,不想走偏的话却极大地刺激了她。的确,在客观上谢彬亵渎了郑爽对他不弃不离地真情。
好几天了,郑爽都不跟谢彬打照面,回到家里就闭门不出,这让想哄哄她的谢彬心情十分郁闷。
“你怎么来了?”晚自习值班后走出校门的郑爽向迎面走来的谢彬问道。
“我来接你呀!接你,是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郑爽不仅见到了谢彬露出的笑容,还感觉到了他少有的兴奋。
“这与我有关吗?”郑爽语气冷冷地回应道。
“当然与你有关!”谢彬察觉到郑爽的气性仍然不小,但还是保持着笑容,“不仅与你有关,还与我们有关!与整个曹家巷的居民有关!”
……
2012年,北城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富有创新意识的曹家巷“居民自治改造”模式派生出的“曹家巷工作法”深入人心,使得棚户区的改造得以顺利进行。这事惊动央视后,还做了全面采访和报道。
五年后,崭新的摩天楼群,在当年拆迁的曹家巷棚户区废墟上拔地而起。
今天,郑家和谢家作为曹家巷原地返迁住户,根据相关政策和签约协议,在支付了一定的款项后,各自领取了“曹家巷恒大雅苑”里三套58平方米套二住房的钥匙。
而郑爽和谢彬因有了住房,终于结束了超长的马拉松式恋爱,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完成了结婚庆典。他俩将在一个全新的人生起点上,开启家庭幸福生活的漫长航程。
《曹家巷人家》这篇“北改题材”小说,通过讲述曹家巷两户三代人的人生际遇,以及执政为民者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的事例,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都金牛区“民居有其房”的沧桑巨变;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与家庭、个人命运的交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