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万库的头像

张万库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0
分享

救“母”妙方

母亲以前有病,说是上天定的,听从天命;后来生病,说是神灵可救她,求神拜佛;几次手术后,说是医院可以救命,听医生的叮嘱;如今有病,说是要听我的话,我是神医。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对医术一窍不通。今年春季,八十六岁的母亲身染重疾,村里好几个高龄老人都生病撒手人寰了;村医生提醒我们,送我妈住院治疗。我妈说她可能过不了这个坎,睡在她的土炕上,看看门口对面的树上的花,听听林间的鸟的叫,闻闻山里空气的香……我们兄弟姐妹不听从她的想法,说赶紧送她进市级医院。我妈坚决不同意,最后说:“问一下我的二儿子吧!”兄弟姐妹们知道我开颅手术后,吃了几十年的蔬菜水果都叫不上名字,想半天,叫上名字了,几分钟后又忘了;不指望我拿主意。“就听他的话,他是救活了我很多回的儿子,他比医生都神奇!”“对呀,我比医生都神奇,听我的话!”进门看妈病情的我应和她老人家。半个小时过去了,妈问我啥主意,我说先别着急,让我再想想。大家都说我反应慢了,不要催促。我打电话问了乡医院、县医院、市医院的大夫后,又问了几个救活了他们高龄父母家属,最后决定让母亲在老家挂针,理由是不同级别的医院大夫对我妈的病情了解后,用药大致相同,都是静脉输液,家里空气好,老人心情舒畅。

“给病人输液几十年的乡村药房都没有权力输液了,上级检查那么严,不到医院谁上门输液?再说,一旦出了问题,谁担责?”大家都说住院治疗。我让市医院里的大夫给我开处方,他只是说了些需要静脉注射的药,应该怎么用,但都不开处方;好在我电话上就录了音。没人开处方,药房也不给我卖处方药,我叫来乡村医生开了处方后,乡村医生提醒我一旦用药有反应,他不担责,我签字答应了;没有护士扎针,我偷请人扎,后来看很安全,我们兄弟姐妹学着扎;妈的静脉血管难扎针,我们都学着扎针,好在我妈盼望家里输液治病,她甘愿承受多次扎针,我们也用心扎,大夫也说没大碍……家里静脉输液十天后,老妈终于康复了。

病后的妈要吃荞面搅团,我的嫂子和兄弟姐妹都要给她老人家缠搅团,我坚决反对。我的弟弟又学我打电话问了好多医生都说可以吃,我接着问了这次用药开了处方的大夫也说可以吃,我就说少给她吃点,不要吃多。妈第一顿饭没吃过瘾,我说少吃点,不能多吃。妈反驳我:“大夫都说敢吃,,我也想吃,你的兄弟姐妹们都想满足我口福……”我说让我再想想,到下一顿饭时,我妈等吃荞面搅团,我大嫂子已经缠好了搅团,我坚决禁止我妈吃。我让他们打电话问大夫,几个和我谈了话的大夫说:“就听她老人家的二儿子的话,不能给她吃搅团。”“大夫都听你的话了,先说敢吃,后来又说不敢吃了,你还真成了神医了?”一家人都有反对意见,但考虑到大夫改变了主意,又怕引发我的癫痫,那顿饭妈只吃了点馒头。

后来都问我为什么不给她老人家吃搅团。“她越想吃,大夫越放开让她吃,荞面搅团越没有任何副作用我越担心”我说,“你们和大夫都忘了,吃搅团的人放得越开,蒜、辣椒、葱这些辛辣刺激食物吃得越多,妈做过胆切除手术,这次有些口服药还禁忌辛辣刺激食物……她如果的确想吃,就给她缠些搅团,不要给蒜、辣椒和葱,让她吃……”

大家静思了一会儿后,都说我提醒得好,一大碗蒜已经捣碎了,多亏没有放开吃!

“我这个神医,神在多咨询大夫,多咨询家属,多咨询患者心情,登高望远,见多识广,博采众长;还要多动脑子,集思广益;我虽然现在反应慢,但我的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抓重放轻的思维习惯还在……”我开始自我炫耀了。大家都说我在给他们上课,老妈听不懂我的意思,只提醒我的兄弟姐妹们:“有病要听大夫的,还要多问问他……我这个二儿子,心肠好;吃得苦多,脑子虽然不好了,但人家读得书多,想得也多……他救人有'妙'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