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少稀的头像

少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04
分享

端午抒怀

初夏的傍晚,夕阳披着霞光慢慢落入崖头上的稀亭,顿时稀亭断崖金光闪烁,我伫立亭中望着崖对岸青金色的云蒙山顶着天上五彩斑斓的晚霞被暮色渐渐淹没,真是即悲壮又灿烂。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不知为什么,当看到这壮美的景色时由然而生的不是愉悦而是对生命的慨叹!那些用生命成就了中华民族,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先贤们如同这绚丽的晚霞般辉煌。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吃棕子赛龙舟来祭祀和缅怀屈原。这来自民间的祭祀最终被奉为`节’代代相传,这里一定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一定有感人的冤屈和愤懑。一定有与国与民息息相关的作为。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舜,然而就这一舜被历史铭记被人们传诵,可见她的杰出和伟大。

 昨天收到孩子们从上海寄来的棕子和礼物,家人们也相约在这一天团聚,亲情的延续增温是这民俗节日的重中之重,当棕子冒着热气端上桌时满屋的棕香弥漫,亲人围坐一堂长幼有序,话语情亲,真是幸福满满。从二千多年前的屈原《九歌》之中似乎看到了对当下这种景况的朦想,也在《天问》里听到了对国泰民安的呼唤。生活安逸幸福这也是人类生存的终极愿望。

 夜幕降临,我踱步园中,薇风拂许,阵阵花香裹挟着从崖下村舍中溢出的一股股棕香在园中漫延,让人心醉,也让人遐想。西南方的夜空中闪烁着今夜的第一颗星,在青蓝色的夜空中极耀眼,我想那一定是屈子的在天之灵为今天中华民族的太平盛世而吟诵新诗。

是啊,谁不想往平静而安逸的生活呢?时光无限只是生命短暂,先贤们一点一点在这一舜中爬行探索的时侯由支撑着的希望渐变成无奈时,其中的辉煌和失败,拥者云集与孤独离索,都已渐行渐远时不惜用生命来唤醒醉梦中的民族,"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悲怆的呐喊终于换来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

有时侯我常常自问:活着时对现实生活的探究审视能证明什么能改变什么?老子的宇宙观,释迦摩尼的佛学,苏格拉底的哲学,尼采的格言悖论,这些人类闪光的智慧,使人类社会变得清晰,使人的大脑复杂起来,由对现实生活相距甚远的高谈阔论变成了让后人们产生求`真'的意识呼唤。正是先贤们对社会、对生活不断审视、思考、才构成了几千年中华民族追求文明的历史,才有了今天我们在祥和平安的生活状态中以节日的形式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山谷里的村舍在夜色中静谧而祥和,从农舍中飘出的棕香在山谷间弥漫,看不到人影,但能感觉到一种机械的统一笼罩着一切,如这端午,千家万户都在包棕子团聚,互祝安康,享受假日里的安逸,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的一句话:世间万物的极至本质是优美、简单和统一。

乙已端午于稀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