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组章)
◎胡世远
●留声机
——致塔城巴克图口岸文化展示馆
我确信: 它一直在响。
这台来自1950年的留声机,在塔城巴克图口岸文化展示馆和我相遇。
七月的天空一览无余,每一种事物似乎都是为了相会而存在。
当我们面对面时,留声机继续保持着它的安静。而所有人在弯腰凝视的瞬间,就会突然感觉到,留声机就是一首时代之歌,正从久远的草原丝绸之路,落进你我的耳膜。
在这西北边陲,人们在回望中收获风景。从一张张陈年的照片,从我们追逐红色脚印的土地开始,我们已经得到了。
此刻,留声机以沉默的方式酝酿岀特别的厚重,而不是轻。
从未想过今天,我有机会来到这里。
更没想到面对一台留声机,我将留下点滴感慨。
或者,还可以有一些别的什么。
比如: 在一幅画中听到遥远的驼铃声。
比如: 在一条路上看见父辈们的身影。
透过留声机这扇窗口,巴克图口岸文化展示馆能够给予我的,包括塔城古镇时刻传递出西风东渐的强音,需要一个人在内心深处空岀地方安置它。
一如春天,我们接纳并感恩崭新的生命。
在巴克图口岸留影,我的身后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时代的繁荣昌盛,更是说不完的故事在等待着追梦之人。
在深远的风中,谛听或倾诉。
允许静静流淌的额尔齐斯河,代替古老的留声机发出声音: 此岸与彼岸,记忆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谈及声音,在塔城时而可以听到欢快的维吾尔歌曲从风中传来,一时间让我们跟着旋律雀跃,不吝啬用笨拙的姿势动起来。
来自塔城的力量,或许在声音之外,抑或在讲述之外,入心的寂静如棉花般柔软。
忽而渴望经过松树时,能弯腰捡拾起一枚松塔,又一枚松塔。
然后带上它,陪我说说话。
●安静的塔城
——写给油画之城
给每一匹马松开缰绳。
让每一只羊在草原上安稳地吃草。
愿每一条河流找到自己的源头。
天山之上的光芒,眷顾着每一片土地,在每一个清晨和黄昏,太阳和月亮有你我熟知的温情。辽阔的画卷徐徐展开: 迷人中的深邃,连同遥远中的深远,皆在一物一景足以填补视野的空洞之间。
你看到的是山,又不仅仅是山。
你说到的河流,如同时间一样经过我们。
这一生你我还能走多远?我问忐忑中的自己,亦问静如止水的自己。
为所有深爱的事物,找到值得托付的理由。
为所有风暴、旷野、炊烟,找到值得奔赴的理由。
告别消逝的一切。
抱紧静止的一切,置身于西北边陲厚地,你我同在某一个瞬间停留。
当无形的事物突然间具有了生命,和你我同样的生命,一个有血有肉的民族是值得尊敬的,一个懂得安静的世界必将登上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顺着风奔跑。
在人与世界的交融中,收获一种祥和之境。
一切在这静谧中,发出属于自然的声音。眼前的景致我只记住了明净的部分。
还有一只黑百灵从草原或花海
飞入我的心灵。
●离琴声更近一些
——致中国手风琴之城
虚拟一场爱情。
以一颗虔诚之心,去赞颂那些恒星、流星或闪电,敞开的心事打消种种顾虑,一些纯粹的念头回到我们身体之中。
10个国家1000余架不同品牌不同年代的手风琴,陈列在一起实属罕见。
好在,我见到了。
且尝试着去拉或弹,甚至发岀了动静。从自己手里得到的回应必然是喜庆的、吉祥的、充满善意的,就像人间追寻的两心相悦。
至于那只比较沉的手风琴,自从跨在我的双肩上,几乎就没有发出响声。即便有一点,也只能算作呻吟,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拉风箱的场景。
拉一下,火苗大了许多。
再拉一下,火苗又重新明亮起来。
若想持续烧的正旺,需要卖力地拉。如同拉这台手风琴一样,我感觉自己也跟着摇晃了几下。
与清风交流,同流水共鸣。
和着手风琴的节奏,找到属于自己最合适的背景。踏上曾经熟悉的小径,有一首迷人的歌向这里延伸。
在现实与冥想之间,我愿意爱上那些禅意的山水,做一只幸福的海豚。
离琴声更近一些。
在塔城中国手风琴之城,我们收到一封春天的来信。
●红楼里的马蹄声
——致塔城红楼博物馆
载一马车记忆转过身。
百年的风雨过后,红楼依旧沿续着俄罗斯式的建筑风格,依旧保持着它铁锈般的红。
边境重镇的故事,徐徐摊开——
塔尔巴哈台山造就出今日的塔城,昔日的铁戈金马纷纷落入光阴的囊中。
等一群人酝酿已久,激情比火焰更高。
接过守护边陲的重任,一代代人浴血奋战,一代代人融入历史的年轮,像所有古老的童话一样,被后人传颂,被后人铭记。
直至从白山黑水到天山塔河。
直至巜新青年》发岀救国救民的呼声。
直至黑夜里看见万家灯火。
古老的红墙布满昨日的印痕,就连这砖缝之间也深藏着历史的苍凉与悲痛。
红墙只是墙而已。
它所能提供的只是见证,而你我的到来则是追寻。
从见证到探就,从沉寂到沸腾。
以红墙为背景,我在这儿拍照,留下一张关于历史与当下达成共融的部分。
意欲挽留住这仓促的时间。
抑或我愿意被霞光普照,或渴望成为一个有红色情怀的人。我知道这红色的寂静里,正潜伏着昔日的马蹄声,在今天幸福的
枝桠上回响。
●动静之间
——走进裕民县博物馆
静止的还在静止。
一如那些从土里挖掘出来的石器、玉器,以及久远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拨云见日的岁月里,它们依然处于睡眠中。
仿佛此前的事情从未发生。
当我们彼此经过时,我确信:它们也正在看着我,一个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之人。山川、草原、植被、牧场,被巴尔鲁克山脉滋养。游牧民族的繁衍生息,见证这片土地的沃野千里。
活跃的还在活跃。
羊群继续着它的奔跑,星光继续着它的移动,草原丝绸之路的故事正在继续。“是国之道,节用以裕民,而善藏其馀。节用以礼,裕民以政”。西部边陲小镇裕民县由此而来。
在裕民县博物馆,哈萨克民族情系草原的脉络,被一幅幅生动的记忆呈现。
在这里,土肥草丰,林木森森。
在这里,碧天绿水,繁花似海。
在这里,人民勤劳智慧,团结勇敢保卫边疆。
如果再说下去,裕民县的数万亩红花就到了采摘的季节,然后是丰收和喜悦,日益滋长的幸福正在赶来的路上。无边无际的时间里,莫名的担忧在茁壮的现实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被风缓缓吹起的尘土,又缓缓地落下来。
●夜宿布尔津
在童话边城布尔津,我总该写点什么。
离传说中的阿勒泰越来越近,近到明天早晨用餐过后即可抵达。
此次出行,应该说是机缘巧合。
下午从额敏县出发,经过将近七个小时的车程,在天黑之前早早来到这里。沿途中车窗外的景致格外迷人,尤其是天空蓝得不像话,山脉连绵不绝。
特别是游牧人的毡房和牲口,活跃于天地之间。这些平素看不到的场景,让人感到瞬间拥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清净。
这也是我向往的生活方式。
用珍惜丈量天地间的距离,用牧马人的鞭子抽响生活的回音。
在我看来,那一匹匹马就是一个个灵动的词语,放在一起时就是波澜壮阔的宣言,就是无限山河中必不可少的点缀。
无独有偶。昨夜在额敏县去了天鹅湖,而今天则去了布尔津县天鹅大桥。
一切与天鹅有关。
或许,这就是天意。但愿这西北边陲的风,能够读懂其间的含意。
夜宿布尔津。
在明天醒来之前,对阿勒泰的种种想象,只是为了让爱继续,只是为了尊重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在美丽的布尔津河
我同时爱上两个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