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淑波的头像

宋淑波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6/21
分享

旋涡(短篇)

旋涡,有时用来比喻被牵扯到纠纷里,陷入某种使人不能自脱的境地。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所著《答吕子约书》中有云:“苏黄门初不学佛,只因在筠州,陷入此漩涡中。”

人在社会上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不可或缺,日久生情无法避免,这是人之常情,正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除圣人外,谁也不能免俗——越是重感情的人,越容易陷入旋涡中拼命挣扎,时间越长,越难以取舍。

正如小说主人公中的柳一飞感叹的那样:“社会就是个江湖啊!”

“咱们干工作要分清楚轻重缓急,这段时间大家工作的重点是治安案件的破获,要紧盯破案率提高的幅度,特别是一些历史积案,居民反映强烈,单位压力很大!”

寂静的上午,街道上和往常一样平淡无奇。走进带蓝色底纹白字的建筑院内,从楼梯口拾级上楼,三楼会议室里传来一个人铿锵有力的声音,细细听来,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SZ王祥波在给单位的弟兄们开会布置任务。

仲夏时节,树叶都停止了摆动,居民区平房的烟囱烟柱直挺挺地冲天空飘去,学校旗杆上的红旗丝毫没有要展开的意思,整个大地都在奏响一部热的交响曲:人们脸上的汗溜子自不必说,从额头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下巴,然后顺着下巴尖往下滴;身上也黏糊糊的,衬衣、背心被汗水打湿后像膏药似的粘在身上,湿了干干了湿;空调、电风扇都调到了最高档,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几乎没有停的时候;公共汽车从身边经过的时候,立刻让人感觉到一阵热浪袭来;车上空调压缩机、车尾的排气管山响,震耳欲聋,将人们烦躁的情绪逼近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大地上到处都是亮的,亮得发白,就像到了一个陌生的白色世界,白得刺眼,白得让人恍惚。

在烈日的持续肆虐下,路上往日热闹的景象被打破,行人变少了,即使不得不出来的人们也是神色匆匆——遮阳伞更多了,车辆走得更急了,大地上的万物变得更亮了,杨树、梧桐树上的蝉叫得更响了……

人们承受着、忍耐着,仿佛生来这一遭就要承受这些磨难。这时的人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唯独对雪糕、西瓜、冰镇饮料等清凉东西的渴望达到了极点。

你看吧,水果摊、商店、超市里人头攒动,叫卖声、砍价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奏响了一曲别样的交响乐,好不热闹。

一天,恰逢周一,按照惯例,单位开碰头会,除值班人员外,其余人都要参会,雷打不动,这是王祥波早先定下的规矩。

王祥波,四十二岁,警校侦查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各项成绩优异,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JCS工作。工作多年来因工作扎实、敢打硬仗,一步步升到现在的位置。

这次的碰头会照例由王祥波主持,两位副职、各片主管等参会人员围绕自己手头工作的推进情况依次做了汇报。在一些重要案件的细节问题上,王祥波打断一下,进行了询问,作出了指导,并提出了要求。

鞠志强、梁伯年分别代表巡逻一组、巡逻二组先后表态:表示定会不辱使命,有案必破。

巡逻一组,成员由副SZ兼组长鞠志强及组员柳一飞、黄小勇组成,与巡逻二组一起担负着单位平时的治安巡逻、接警出警及处置打架斗殴、卖淫嫖娼、赌博等“黄赌毒”有关的治安案件。

鞠志强,47岁,军队转业干部,为人忠厚豁达,不拘小节,不太善于搞上层的关系,平时工作生活中比较体谅下属,换言之好“护犊子”,有时免不了会“抗上”;或许有这些方面的原因,他在副职的位置上兢兢业业地“耕耘”十年了,也没能再进一步。

柳一飞,25岁,JC学院侦查专业毕业,工作三年,为人忠厚老实,为人处世原则性强,不够圆滑。

黄小勇,23岁,协勤,工作六年。你看他人小鬼大,平日里两只小眼睛咕噜咕噜转个不停。他每月工资几百元,但由于利用好了工作中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时充当中间人帮别人“办个缓”、往外捞个人,干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营生,基于此,他的小日子过得也挺滋润。

周二轮到巡逻一组执勤,晚上由鞠志强带班,柳一飞、黄小勇负责出外勤。

当晚七时三十分柳一飞、黄小勇正常巡逻时,意外抓获一名涉嫌参与打架斗殴的小青年,该青年系男性,未成年的样子,学生气十足。

把人带回去以后,为尽快破案,他们立即开始了审讯;不出意外,审讯进行得并不顺利,该青年拒不承认违法犯罪事实,一再声称自己只是旁观者,并没有参与打架斗殴。

双方就这样来回地交锋,形成对峙局面,审讯自然陷入了僵局。但是,黄小勇是谁啊?号称“急先锋”“审讯大师”,他哪能忍受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这样顽固?最后,他直接给这个小青年下最后通牒,若再不如实交代违法犯罪事实,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你看此时的黄小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用手指使劲指着这小青年,双眼直瞪着,好似目光中能射出千万羽箭,可以直接将该青年身体击穿。

那小青年虽然一脸无辜的样子,无奈被黄小勇身上“强大的气场”压制,吓得躲躲闪闪,说话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见局面有失控的迹象,柳一飞极力地劝说黄小勇冷静。因为破案心切,黄小勇哪能听得进去这些?柳一飞看劝不住,怕出现问题,于是赶紧向鞠志强求援。

柳一飞走出去不远,在走廊里就听到审讯室里传来小青年说要招供的话语,柳一飞感觉非常奇怪,但还是加快了脚步,向鞠志强办公室跑去。

等到柳一飞回来时,审讯已经结束了,那个小青年已经签字画押。

柳一飞询问了黄小勇审讯情况,埋怨他鲁莽行事,不问清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及案件的来龙去脉,案件处理过程过于草率。

黄小勇头一歪,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柳一飞也不好发作。

柳一飞心里默念道:“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单元,个人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不定何时就会处于旋涡之中;有时工作中面对个别同事不规范、甚至不合规的行为,为维护大局,只能以劝解为主,不好太发作。”

第二天下午,王祥波通知鞠志强、柳一飞、黄小勇到他办公室商量有关案情事宜,并当面告知他们抓错人了,打架斗殴的另有其人。

他们巡逻抓回来的这个小青年未满十六周岁,是个在校学生。经与学校联系核实,该学生在学校里日常表现良好,未发现有参与打架斗殴等劣迹。学生家长已将单位、你们参与办案人告到上级那边,希望能够替他们主持公道。上边领导听到这个案子的详细汇报后大发雷霆,说要从重处理案件相关人。

听到这个处理结果,三人反应各异:柳一飞一副无辜无助的样子,不断看向另外两人,似乎想辩解一番,又无从开口,可那俩人却没有与他交流的意思;鞠志强则半低着头,脸憋得通红,胸中好似有股火发不出来,憋得异常难受;再看看我们的小勇,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浑身战战兢兢,两条腿不自觉地颤抖着,像筛糠一样;也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多的汗,不停地擦拭着。

经过多方面做学生家长的工作,达成谅解,加之王祥波找领导替三人求情,最终上级作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协勤黄小勇违反审讯规定,未核实好相关信息,处置案件方法简单粗暴,在案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对未满十六周岁的在校学生私自进行恐吓,造成了不良后果及社会影响,虽已取得对方的谅解,但为整顿警纪,以儆效尤,在全系统内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二、带班领导兼巡逻一组组长鞠志强,身兼数职,责任重大,带班期间发生较大的违纪行为后,制止不力,未履行好带班领导及主管领导职责,在全系统内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王祥波严肃地宣读着上级的处理决定,黄小勇一直低着头仔细听着,满脸的恐惧,身上的“威风”全无;鞠志强半低着头,脸上的红色更深了。

事后,黄小勇心里过意不去,到鞠志强的办公室去认错,他怯生生地说:“领导,这个事都是我的错,连累您了。所有的处分应由我一人来承担,我犯的错误,不能让您跟着受罚。我这就向上边说明情况去。”

鞠志强的气稍微消了一些,盯着黄小勇一会儿,语重心长地说:“小勇啊,还你自己承担?你工作也五六年了吧?也不是小孩子了,审讯程序你不清楚吗?审讯过程中不能恐吓你不知道吗?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最终,上级的处理决定一点也没有更改。

黄小勇心里五味杂陈,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他极其内疚地对柳一飞道:“飞哥,找机会我要好好请鞠哥吃个饭,就算赔罪了,要不我心里过意不去,到时你作陪啊。这次算我栽了!”

他满脸的懊悔和一副不得劲的样子!

这就是鞠志强,转业前在军队带过兵的人。平时日常训练没的说,生活中爱兵如子,士兵们都不怕他,却爱戴他,他是有名的“护犊子”。

鞠志强转业到地方后,把“护犊子”的传统也一并带了过来,这在单位是公开的秘密,弟兄们都知道。

自从出了这档子事,黄小勇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

两个月后的一天,又轮到柳一飞、黄小勇巡逻。他俩老远就看到有人在打架,其中一人被打倒在地。

俩人快步上前询问得知,事情起因是三个男青年在烧烤摊上喝酒,并不在一桌,之前也不认识,喝酒过程中因一点小事引发口角,互不相让就动起了手;其中两个青年是同学,怕吃亏,就用马扎猛击另一个青年。

被打倒的青年就惨了,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哪经受得住俩人的前后左右夹击,不一会儿就被放倒在地,头上鲜血直流,躺在地上不停地呻吟着,站不起来了。

柳一飞、黄小勇快步上前隔在中间,将双方先拉开,然后联系了救护车。

待救护车将伤者拉走后,柳一飞、黄小勇立即将两个打人者强制带回所里讯问。

待两人酒醒后,经审讯得知:二人一个姓王,另一个姓李,都是成年人,均处于无业状态。

王姓男子到审讯室坐下后,一点没把自己当外人,你瞧他叼着烟,哼着小曲,翘着二郎腿抖着,自称是张JZ的亲小舅子,并扬言,识相的话赶紧把他放了,否则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还大声嚷嚷着让王祥波快来见他。

柳一飞见他打了人还这副嚣张的样子,生气地说:“你酒后打人,把人打成那样,还想出去;如果伤者鉴定为轻伤,你就等着被判刑吧!”

王姓男子丝毫没有收敛,脸侧向一边,然后扭过头来,阴阳怪气道:“你甭吓唬我,我是吓大的吗?犯点事赔些钱就是了?张JZ是我的亲姐夫,谁敢关我?还反了你们了?快叫王祥波来见我。”

柳一飞没有丝毫退缩,坚定地说:“你别乱扯些没用的,现在可是法治社会,既然你违法犯罪了,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上面领导也保不了你。”

两人唇枪舌战间隙,黄小勇把刘一飞拉到一边,不无担心地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如果那小子说的是真的,我们关他,就把张JZ得罪了,张JZ可是老资格的领导,我们惹不起呀!”

柳一飞听完,没有丝毫丝毫退缩,接话道:“以张JZ的口碑和肚量,决不会纵容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他身边的人也不行!只要咱们和他汇报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及利害关系,他一定会支持我们的,放心吧!”

第二天一大早,有个看上去四十多岁、打扮端庄的妇女说是找王祥波有事,内勤将她领到二楼办公室。

王祥波很快认出了来人是张JZ爱人,俩人客套了一番后,王祥波热情地招待了她。

妇女开门见山,说是她弟弟给大家添麻烦了!她就这么一个弟弟,让家里人惯坏了,平时无所事事。请咱这边通融一下,联系对方家属多赔点钱,达成谅解,人使劲教育一下就是了;她还说这个事不能让老张知道,老张这个犟脾气,眼里不揉沙子,一点余地都不给。

单位的人事后得知这妇女是张JZ的妻子,知道她亲弟弟犯事了,特地替她弟弟求情来了。

王祥波说得先问一下案情,他对一些细节还不了解。

王祥波打电话将鞠志强、柳一飞叫到会议室,询问了案件细节及他们对这个案件的处理意见,鞠、柳二人意见一致,就是按照法律办事,该拘留拘留,该移交移交。

听完二人说的处理意见,王祥波脸上马上“晴转阴”,稍停顿片刻,低声道:“他们的行为确实很过分,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没错;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张JZ可是我们多年的老领导,对单位的工作支持又大;再是张JZ的爱人现在还在我办公室呢,如果把她的弟弟拘留或移交,面子上过不去啊!”

他摇着头,叹着气,满脸的愁容。

鞠志强忙安慰道:“王S,你的难处我们能理解!张JZ是我们的老领导,口碑众人皆知,处理他的亲属我们也不好受;但我们是老百姓利益的守护者,老百姓都在注视着我们呢,他们心里都有杆秤,关键时候我们都不能秉公处理,又怎么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和帽子上的徽章?”

鞠志强接着说:“张JZ那边你不好出面,我替你去找他汇报一下。张JZ是个明白事理和体恤下属的好领导,我相信:只要我把整个案子的来龙去脉及利害关系讲清楚,他一定会支持我们的。”

第二天上午,在综合办公楼四楼的走廊里,一个约莫五十岁,身着笔挺制服的男人,从容不迫地朝副JZ办公室走去,虽然他发间不时地闪出“银丝”,但步伐还是那样的坚实,那样的有力。这个人正是鞠志强。

鞠志强来到张JZ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经过允许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张JZ办公室十六七平米左右,一张中等尺寸的办公桌在靠窗位置,桌上摆着很多文件;旁边的衣架上挂着笔挺的制服,很整洁很妥帖的样子;靠墙的书橱里放着很多与工作相关的书籍,整齐排列着;还有一家三口温馨的合影及几件精致的小摆件,这可以看出主人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办公室不算气派,但让人看着很舒服。

鞠志强其实之前在不同场合见过张JZ几次,但都是简单地打一下招呼,单独汇报工作还是头一遭。

俩人稍微寒暄后,鞠志强就向张JZ说明了此行的目的,解释了王祥波不能亲自来汇报的原因,并详细汇报了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

鞠志强不卑不亢,有条不紊地说着,张JZ默默地听着,不时点点头。随着鞠志强汇报的深入,一些细节被揭露了出来,张JZ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努力克制着,使自己的情绪不至于失控。

张JZ一直是一个原则性强、很自律的人,这点有口皆碑。像他这样的人,怎么能让自己的亲属在外打着自己的旗号给单位抹黑呢?

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着。

张JZ听完汇报,虽然很生气,但态度很坚决鲜明:就是你们单位要排除外界干扰,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不要以为是我的亲属就变通处理,要对得起帽子上的徽章和老百姓的信任。我家属这边我来做工作。

谈完话,他拿起电话给王祥波交代了案件的处理意见,指示他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即使是他的亲属,违法犯罪了也不能变通处理。他会做好自己家属的解释工作。

不知何时,外面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不多时地面就全湿了。只见路上的行人也神色匆匆,脚步明显加快——有快走的,有三步并作两步跑起来的。

随着雨量的逐渐增大和空气湿度的增加,半空中形成了一幕幕朦朦胧胧的雨雾,由于雨雾的笼罩,给这座不大的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使人难以琢磨。

雨中的柏油马路,被大雨冲刷得很是干净。由于雨水的不断汇聚,在下水道井口处形成一个个壮观的旋涡;旋涡旋转时不断发出“哗哗”的轻柔旋律,虽然水、泥沙都能旋进去,但总有那么一些东西坚强地留在外面,一次次的冲刷考验着他,他都“坚定如初”,显得是那样的“特立独行”!

柳一飞想:树上、建筑物上、空气中的灰尘多了,亟需一场大雨涤荡一下,经过雨水洗礼的树叶、空气会变得更加得清新洁净,雨后又是一个艳阳天,不是吗?

张JZ所住的小区,是城中村旧城改造后新建的商业小区。从小区的正门进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人造小喷泉,隔一段时间喷一次,也不总是喷;夏天喷水时把它附近的区域弄得凉丝丝的,人走近会感到一种难得的清凉。

小区西面的小广场好惬意,居民们没事都愿意过去待一会儿,说说话,拉拉家常。脚踏秋天是喜欢锻炼的大人、孩子的好去处,嬉笑声、追逐声断断续续,好不热闹。

小广场的周围是绿色的草坪,并适时栽植了水果树、观赏树、绿化苗木等,一排排一簇簇,错落有致,也不失优雅。

被紫藤缠绕遮蔽的木质走廊是亮点,由于紫藤年复一年的生长、缠绕,廊顶基本被遮了起来,紫外线强烈时人在里面遮挡一下太阳,累了时坐一会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JZ下班后回到家,刚进门见到妻子,便立刻感受到了妻子身上不一样的柔情:先是给自己削水果,还做了好几个自己爱吃的菜,平时这种待遇属实不多。略一思考,他就猜到了八九不离十。

张JZ在客厅坐定后,招呼妻子放下手中的活也坐下说说话,俩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小舅子的案子上。虽然不大好开口,张JZ还是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请妻子转告一下家里的其他亲属,不要在外面打着自己的旗号,做违法乱纪的事;如果出事了也别拉着自己当挡箭牌,这些都是不允许的。他是下面弟兄们的后盾,如果他这边乱开口子,下面的人该怎么看他?如果大家都仿效着变通处理,法律的尊严何在?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又由谁来维护?这些问题你想过吗?他说已经和王祥波打过招呼了,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

他妻子刚想开口求情,还没来的说,就被这些肺腑之言怼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惟有她脸上一块又一块的红色,显示出她遮掩不住的窘状。她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是徒劳,只好作罢。

晚饭后,张JZ又到广场边的木质走廊里走了走。以前,当有烦心事或下不定决心时,他喜欢过来走几圈找找灵感。今天,他过来走时,仔细端详了一下,忽然发现这里还真是个特别的地方:走廊上方缠绕的紫藤形成的遮挡强紫外线的屏障,不正形象地代表着法律对自己的庇护?自己对弟兄们的支持,正是这种庇护的延伸?

想到这里,他的脚步变得异常轻松,人也变得松弛,可他内心深处“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初心使命感更加坚定了……

张JZ,老警校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基层工作,从片警开始干起,干过片区主管、副职、部门主管、大部门主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一步步提拔到现在领导的位置。

你看他五十岁上下,四方脸,浓眉大眼,中等身材,眼睛里透出一股自带的威严,像要把人看透一样;头发虽黑里透着白,但精神状态很好。

他接近而立之年迎娶了同城在财税系统工作的老婆,成家后育有一女。他平时工作很忙,少有闲暇的时候,所以大部分时间基本都呆在县城。即便这样,他也会挤出时间,带着一家三口,带上好吃好喝好用的东西,回农村老家看望父母,一块儿陪他们吃顿饭,拉拉家常。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在外学习、工作了多年,早已经完全适应了外面的生活。平时与投缘的同学、朋友也有适度的交往,应该不怎么会想家;但是不知怎的,冥冥之中总有一根丝线紧紧地牵引着他,麻缠着他,使他心神不宁,迫使他不时地回农村老家一趟,看看昔日生他养他的地方,看看父母长辈乡邻,看看他感兴趣的一切。他知道这里有深入骨髓的记忆,有血浓于水的感情,有带不走的一切,这是他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这里,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了。

咱再说说黄小勇,他已婚,与妻子育有一子一女,不算富裕的家庭,生活得还算美满。

他的妻子在机械厂上班,除白班外,平日里有时还得加夜班。可能最近工作比较累的原因,他妻子老是感觉很疲乏,还发复发热,身体也每况愈下。如此折腾几日,她就彻底病倒了。

将她送到市医院进行初诊检查后,确定是白血病。因为各项指标都处于高值,她又被转到了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在住院部的十二楼,总体费用很高,每天花费在两三万元上下,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黄小勇与他妻子结婚没几年,平时开支也大,又因为他们都是农村家庭,家底也不是很厚实,所以也没攒下很多钱。这几年积攒的钱,几天就会消耗殆尽,后续治疗、康复的费用远没有着落。

更让人忧心的还有他们一家四口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细细数落下来,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鼻子眼里都是钱。这样算来,他们家因为这个病要陷入绝境。

一家有难,多家支援。当得知黄小勇妻子患病的消息后,王祥波、鞠志强积极行动了起来,迅速动员本单位的弟兄们为黄小勇进行了爱心捐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困境中方显勇毅,绝境前不离不弃。当一个家庭遇到大病,没钱治疗,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于是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份充满温度的爱心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助人的磅礴力量。短短半天的时间,捐款额就达到两万多元。

当这饱含特殊意义的救命钱交到黄小勇手里的时候,他瞬间破防,热泪盈眶,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鞠躬。

不止于此,为帮助黄小勇彻底走出困境,王祥波、鞠志强还安慰他,让他不要为钱有太多的心理压力,单位已经向上级打了请示,让上级号召全系统的人为他家捐款;再是单位出面联系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协调一下给孩子减免部分学费、生活费等事宜,总之难关定会过去的。

自从这个爱心捐款的事情过后,大家都说黄小勇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勤快了,开朗了,人也正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也不参与了。他平时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对自己要求也变得严格了。弟兄们吃惊于他的转变,纷纷为他感到高兴。这就是大家亲情般的温暖举动感化了黄小勇,使他自我觉醒,自我转变,自我提升,从而向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世间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我们只有多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找出其中的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找好应对之策,才能在漩涡中游刃有余,而不会深陷其中之中不能自拔。

2025年6月19日于龙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